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09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洗模水加入:将含有NaOH成分的洗模水加入浸泡池中;模具浸泡:模具下机后模具零部件全部分解将模具本体移栽到浸泡池边内浸泡;清洗:将模具从浸泡池中取出,立即用清水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等待模具表面水分自然风干;储存:将模具储存于阴凉通风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洗模水中包含氢氧化钠成分,氢氧化钠碱性物质和涂模剂反应,在催化剂和活化剂的作用下有效融化涂模剂的粘接结构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时不会对模具造成磨损,减少模具磨损,有效延长模具寿命,取消磨料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改善人员作业环境,采用洗模水浸泡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程中不会产生粉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膜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铝合金轮毂成形过程的重要工艺装备,目前轮毂行业内的低压铸造模工作表面普遍会喷涂模剂来保护模具,延长模具寿命;利于铸件脱模,防止粘铝和氧化物堆积;改善铸件表面光洁度;每次模具下机都会将工作表面的涂模剂去除再喷新的涂模剂,目前是通过打砂的物理方式将工作表面的涂模剂去除。
[0003]打沙是低压机模具下机后,将模具分解开后移栽到车间的打砂房,员工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后,将打砂机内加入磨料打开压力开关,压力控制在0.45MPa以下,调整喷枪与模具间的距离,按下喷砂按钮喷砂,对模具工作表面均匀喷砂去除涂模剂。目前采用打砂的物理方法去除模具工作表面的涂模剂对模具的磨损非常大模具寿命降低;同时打砂会产生很大的粉尘人员操作环境差而且磨料用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
[0005]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洗模水加入:将含有NaOH成分的洗模水加入浸泡池中;
[0007]模具浸泡:模具下机后模具零部件全部分解将模具本体移栽到浸泡池边内浸泡;
[0008]清洗:将模具从浸泡池中取出,立即用清水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等待模具表面水分自然风干;
[0009]储存:将模具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0010]优选的,在洗模水加入步骤中,浸泡池中洗模剂与自来水的比例为3:7。
[0011]优选的,洗模剂的组分包括NaOH30%,活性剂3.5%,KOH9.5%,水67%。
[0012]优选的,在模具浸泡步骤中,模具浸泡时间为45mi n
±
3mi n。
[0013]优选的,在模具浸泡步骤中,浸泡池内的温度为80℃

90℃。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15]提供了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洗模水中包含氢氧化钠成分,氢氧化钠碱性物质和涂模剂反应,在催化剂和活化剂的作用下有效融化涂模剂的粘接结构达到去除的目的,同时不会对模具造成磨损,减少模具磨损,有效延长模具寿命,取消磨料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改善人员作业环境,采用洗模水浸泡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7]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洗模水加入:将含有NaOH成分的洗模水专用的浸泡池中,按洗模剂3份、自来水7份的比例添加到浸泡池的标定位置。洗模剂的组分包括NaOH30%,活性剂3.5%,KOH9.5%,水67%。
[0019]模具浸泡:模具下机后模具零部件全部分解将模具本体移栽到浸泡池边,用行车将模具本体吊起放入定制料框,在用行车将放有模具的料框放入浸泡池内浸泡。模具放入浸泡池时间控制在45mi n
±
3mi n,时间太短涂模剂去除不彻底,时间太长影响工作效率。浸泡池中的温度控制80℃

90℃,温度过低洗模水中氢氧化钠碱性物质和涂模剂反应不够充分,起不到去除涂模剂的效果,温度太高洗模水挥发太快需要频繁添加。
[0020]清洗:用行车将放有模具的料框从浸泡池中吊出,用大量清水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把料框放工作平台上待模具表面水分自然风干后在用行车将模具吊出续流到下一工序。
[0021]储存:将模具储存于阴凉通风处,并保持容器密封。应与其它产品物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止使用无防护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操作。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和合适的收容器具。
[0022]涂模剂的成份主要是粘接剂和金属或者非金属氧化物等矿物质组成,如果要去除涂模剂破坏粘接剂的粘接作用即可。涂模剂的粘接剂的主要有铝溶胶、硅溶胶、硅酸钠、硅酸钾等硅酸盐组成。
[0023]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普通水或者碱无法与涂模剂充分接触,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浸润性的物质与涂模剂产生亲和性,这里我门采用了常用的表面活剂BS

12
(化学式:C
12
H
25

N
+
(CH3)2CH2COO

)与无机非金属物质产生亲和性,C
12
H
25

N
+
(CH3)2CH2COO

中的—COO

是极性(亲水)基团,C
12
H
25
是非极性(亲油)基团。这样水和油状物都能够产生相亲,由于它的非极性基团被排除溶剂(极性水分子),将相对整齐地覆盖的水的表面在低浓度下,浓度的不断增加,仅分散在水溶液中以形成胶束。BS

12
是常用的表面活剂,容易取得效果也好,但与有BS

12
在高温下时间长了会产生分解的化学特点,能到达到去除涂膜剂的目的。
[0024]以硅酸钠(Na2SiO3,俗称水玻璃、泡化碱)为例说明溶解原理:2NaHCO3+Na2SiO3=2Na2CO3+H2SiO3

,这个公式表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可溶于水,破坏了硅酸钠的高温粘接性。溶解后需要尽快清洗,否则挥发后涂模剂重新粘接。
[0025]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洗模水加入:将含有NaOH成分的洗模水加入浸泡池中;模具浸泡:模具下机后模具零部件全部分解将模具本体移栽到浸泡池边内浸泡;清洗:将模具从浸泡池中取出,立即用清水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等待模具表面水分自然风干;储存:将模具储存于阴凉通风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膜剂去除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洗模水加入步骤中,浸泡池中洗模剂与自来水的比例为3: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亮
申请(专利权)人:盛旺汽车零部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