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08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所述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腔底部的正面栓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远离减速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栓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套与调节座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通过微型气缸提供动力来源,通过锁止架、锁止柱和锁止孔的配合,可对旋转轴进行二次限位,提高了调节器的稳定性,防止了调节器在调节过程中发生晃动,解决了传统的调节器稳定性差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调节器稳定性差的问题。解决了传统的调节器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调节器领域,尤其涉及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调节器,基本释义:就是一种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达到,改变某一参数,某个环境下需要的,一种仪器,日常的调速器,调档器,都是其中的一种,汽车和火车飞机,航天卫星等都用到调节器,可编程调节器就属于调节器的一种,可编程调节器又称数字调节器或单回路调节器,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部件的一种新型调节器,它的各种功能可以通过改变程序(编程)的方法来实现,故称为可编程调节器。
[0003]传统的调节器多数为手动调节,降低了调节器的稳定性,从而使用者在调节座椅时会产生晃动,降低了调节器的调节效果,同时调节器在加工时需要进行检测,然而传统的调节器传送装置在检测时多数为人工手动检测,不仅降低了调节器的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次品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解决了传统调节器稳定性差,同时调节器在检测时多为人工手动检测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腔底部的正面栓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减速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远离减速器的一侧栓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栓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套与调节座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座,所述调节座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限位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微型气缸、锁止架、锁止柱和锁止孔,所述调节座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锁止架,所述锁止架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锁止柱,所述转轴正面和背面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锁止柱配合使用的锁止孔。
[0008]优选的,当调节器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所述传送架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栓接有滑道,所述传送架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栓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控制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部贯穿通槽并栓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均栓接有检测器,所述传送架的正面栓接有控制器。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连接板、连接杆、移动座、第一活动杆、移动板、滑柱、滑套、第二活动杆、旋转轴和固定杆,所述控制箱内腔正面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栓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
栓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背面栓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与控制箱内腔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移动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背面与控制箱内腔的背面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箱内腔背面的顶部栓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贯穿移动板并与控制箱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配合使用的滑套,所述滑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控制箱内腔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贯穿通槽并与调节板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正面与固定杆背面的顶部活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腔顶部的背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座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块。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滑块。
[0012]优选的,所述控制箱内腔正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背面与固定杆正面的顶部栓接,所述控制箱内腔底部的背面栓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移动板的底部栓接。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通过微型气缸提供动力来源,通过锁止架、锁止柱和锁止孔的配合,可对旋转轴进行二次限位,提高了调节器的稳定性,防止了调节器在调节过程中发生晃动,解决了传统的调节器稳定性差的问题。
[0015]本技术提供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通过气缸提供驱动来源,通过连接板、连接杆、移动座、第一活动杆、移动板、滑柱、滑套、第二活动杆、旋转轴和固定杆的配合,通过检测器对加工件进行质量检测,从而可对检测不合格的加工件通过连接板对其进行挑选,避免人工手动挑选,从而提高了加工件的生产质量,减少了加工件的残次品数量,解决了传统调节器加工检测时多数为人工手动挑选的问题。
[0016]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可对移动座进行滑动限位,提高了移动座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可对移动板进行滑动限位,增强了移动板的限位效果,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可对固定杆和移动板提供弹性缓冲,增强了固定杆和移动板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控制箱结构侧视剖面图。
[0021]图中标号:1、调节座;2、伺服电机;3、减速器;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转轴;7、活动座;8、第二限位机构;81、微型气缸;82、锁止架;83、锁止柱;84、锁止孔;9、传送架;10、
滑道;11、支撑柱;12、控制箱;13、调节机构;131、气缸;132、连接板;133、连接杆;134、移动座;135、第一活动杆;136、移动板;137、滑柱;138、滑套;139、第二活动杆;1310、旋转轴;1311、固定杆;14、调节板;15、检测器;16、第一滑槽;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槽;19、第二滑块;20、第一弹簧;2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请结合参阅图1

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的结构俯视剖面图。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1,所述调节座1内腔底部的正面栓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栓接有减速器3,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轴远离减速器3的一侧栓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腔栓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套与调节座1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座7,所述调节座1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限位机构8。
[0025]所述第二限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包括调节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内腔底部的正面栓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的输出轴栓接有减速器(3),所述伺服电机(2)输出轴远离减速器(3)的一侧栓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腔栓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正面和背面均通过转套与调节座(1)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的表面栓接有活动座(7),所述调节座(1)内腔的右侧栓接有第二限位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8)包括微型气缸(81)、锁止架(82)、锁止柱(83)和锁止孔(84),所述调节座(1)内腔底部的右侧栓接有微型气缸(81),所述微型气缸(81)的活塞杆栓接有锁止架(82),所述锁止架(82)左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锁止柱(83),所述转轴(6)正面和背面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锁止柱(83)配合使用的锁止孔(8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当调节器在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架(9),所述传送架(9)正面和背面的左侧均栓接有滑道(10),所述传送架(9)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栓接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栓接有控制箱(12),所述控制箱(12)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控制箱(12)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机构(13),所述调节机构(13)的底部贯穿通槽并栓接有调节板(14),所述调节板(14)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均栓接有检测器(15),所述传送架(9)的正面栓接有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用车座椅用大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3)包括气缸(131)、连接板(132)、连接杆(133)、移动座(134)、第一活动杆(135)、移动板(136)、滑柱(137)、滑套(138)、第二活动杆(139)、旋转轴(1310)和固定杆(1311),所述控制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昌沛许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