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系统、油箱泄漏检测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756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箱系统、油箱泄漏检测系统及汽车。该油箱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一加油管和回气集成管路结构;该第一加油管与该第一油箱的侧面连通;该回气集成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一加油管连通,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一油箱的顶部连通,该第三端口与泄漏检测装置连接,该泄漏检测装置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该第三端口和该第一端口流入该第一加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油箱系统具有检漏效果好的优点。系统具有检漏效果好的优点。系统具有检漏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箱系统、油箱泄漏检测系统及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油箱系统、油箱泄漏检测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燃油系统作为汽车的能源存储装置,对其的气密性以及安全性要求均较高,对油箱系统的不泄漏的检测是必要的,国六标准中,油箱需满足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Onboard Refueling Vapor Recovery,ORVR)排放,加油后气体通过FLVV阀流向炭罐,确保蒸气被炭罐吸收,另按国六法规要求,油箱系统需实现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n

Board Diagnostics,OBD)泄漏诊断。
[0003]而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油箱系统一般是采用油箱泄漏诊断模块 (Diagnostic Module Tank Leak,DMTL)诊断,DMTL诊断时,气泵向油箱内部打气,管路经过GVV阀体时,GVV内部排气通孔小,流阻较大,当系统无泄漏DMTL气泵电流快快速上升超过设定阈值则说明系统无泄漏,当系统存在1.0mm或更大泄漏时,DMTL气泵电流无法上升或上升值较慢无法超过设定阈值(3MB阈值为15hpa)从而易造成系统无法识别故障导致OBD诊断漏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油箱系统存在进行泄漏检测时漏检测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在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油箱系统,其包括第一油箱、第一加油管和回气集成管路结构;
[0006]该第一加油管与该第一油箱的侧面连通;
[0007]该回气集成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0008]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一加油管连通,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一油箱的顶部连通,该第三端口与泄漏检测装置连接,该泄漏检测装置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该第三端口和该第一端口流入该第一加油管。
[0009]可选地,该回气集成管路结构包括回气管、进气管和连接管;
[0010]该第一端口为该回气管的一端的端口,该回气管的另一端与该第一油箱的侧面连通;
[0011]该连接管的一端与该回气管的侧壁连通,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该进气管的侧壁连通,该连接管内设有单向阀;
[0012]该第二端口为该进气管的一端的端口,该第三端口为该进气管的另一端的端口,该第二端口内设有GVV阀;
[0013]该泄漏检测装置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该进气管、该连接管和该回气管流入该第一加油管。
[0014]可选地,该回气集成管路结构包括回气管和进气管;
[0015]该第一端口为该回气管的一端的端口,该回气管的另一端与该进气管的侧壁连通;
[0016]该第二端口为该进气管的一端的端口,该第三端口为该进气管的另一端的端口,该第二端口内设有FLVV阀;
[0017]该泄漏检测装置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该进气管和该回气管流入该第一加油管。
[0018]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加油管盖;
[0019]该第一加油管包括第一加油端口和第二加油端口;
[0020]该第一加油端口与该第一油箱连通;
[0021]该第一加油管盖设于该第二加油端口上。
[0022]可选地,该第一油箱内的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和甲醇。
[0023]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油箱、输气管和第二加油管;
[0024]该输气管的一端与该第二油箱的顶部连通,且该输气管的一端的端口内设有FLVV阀;
[0025]该输气管的另一端与该进气管的侧壁连通;
[0026]该第二加油管与该第二油箱的侧面连通。
[0027]可选地,该第一油箱的燃料为汽油;
[0028]该第二油箱的燃料为甲醇。
[0029]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加油管盖;
[0030]该第二加油管盖设于该第二加油管远离该第二油箱的一端。
[0031]本申请在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油箱泄漏检测系统,其包括泄漏检测装置和上述的油箱系统;
[0032]该泄漏检测装置包括碳罐、油箱泄漏诊断模块和气泵;
[0033]该碳罐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
[0034]该出气口与该第三端口连通;
[0035]该进气口与该气泵连接,且该进气口处设有该油箱泄漏诊断模块。
[0036]本申请在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括上述的油箱泄漏检测系统。
[00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油箱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8]本申请在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油箱系统,其包括油箱、第一加油管和回气集成管路结构;该第一加油管与该第一油箱的侧面连通;该回气集成管路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一加油管连通,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一油箱的顶部连通,该第三端口与泄漏检测装置连接,该泄漏检测装置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该第三端口和该第一端口流入该第一加油管。如此,该油箱系统具有进行泄漏检测效率高和准确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本申请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5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油箱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7为本申请油箱泄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7]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0048]1‑
第一油箱;2

第一加油管;3

集成回气管路结构;301

第一端口;302

第二端口;303

第三端口;304

回气管;305

连接管;306

单向阀; 307

进气管;308

FLVV阀;309

GVV阀;4

泄漏检测装置;401

碳罐;4011
‑ꢀ
进气口;4022

出气口;402

油箱泄漏诊断模块;403

气泵;5

第二油箱; 6

输气管;7

第二加油管;8

第一加油管盖;9

第二加油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将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箱(1)、第一加油管(2)和集成回气管路结构(3);所述第一加油管(2)与所述第一油箱(1)的侧面连通;所述集成回气管路结构(3)包括第一端口(301)、第二端口(302)和第三端口(303);所述第一端口(301)与所述第一加油管(2)连通,所述第二端口(302)与所述第一油箱(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端口(303)与泄漏检测装置(4)连接,所述泄漏检测装置(4)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所述第三端口(303)和所述第一端口(301)流入所述第一加油管(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回气管路结构(3)包括回气管(304)、进气管(307)和连接管(305);所述第一端口(301)为所述回气管(304)的一端的端口,所述回气管(30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箱(1)的侧面连通;所述连接管(305)的一端与所述回气管(304)的侧壁连通,所述连接管(305)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307)的侧壁连通,所述连接管(305)内设有单向阀(306);所述第二端口(302)为所述进气管(307)的一端的端口,所述第三端口(303)为所述进气管(307)的另一端的端口,所述第二端口(302)内设有GVV阀(309);所述泄漏检测装置(4)产生的气体能够依次从所述进气管(307)、所述连接管(305)和所述回气管(304)流入所述第一加油管(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回气管路结构(3)包括回气管(304)和进气管(307);所述第一端口(301)为所述回气管(304)的一端的端口,所述回气管(304)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307)的侧壁连通;所述第二端口(302)为所述进气管(307)的一端的端口,所述第三端口(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胜辛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