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96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加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试验加载模块用于对单根锚杆或同时对多根锚杆进行加载,其上设置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设置范围内的锚杆的锚固参数和/或与正在锚固的锚杆的相邻位置的已锚固锚杆的锚固参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参数进行处理,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向控制模块发送处理后的锚固参数,控制模块判断接收到的锚固参数是否满足锚固参数阈值范围。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实现在施工现场开展群锚预应力损失的原位试验,施工人员可直接了解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中的影响。了解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中的影响。了解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中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锚固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锚固工程中,岩土锚杆通常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如果锚杆布置间距过密,地层中受力区的重叠会引起应力叠加和锚杆附加位移,从而降低锚杆极限抗拔力的有效发挥,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群锚效应,群锚效应的影响与锚固体间距、锚固体直径、锚杆长度及地层性状等因素有关。由于岩土锚固作用的机理复杂,加之群锚效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相关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如何合理地预测群锚效应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已经成为工程界长期存在的难题。
[0003]目前,在设计方面,往往通过提高安全系数来考虑群锚效应的影响,安全系数的大小主要依靠经验来选取。由于缺乏群锚效应对预应力锚固损失的理论依据,在工程施工中,受具体的被锚固体性质、锚固时机、施工工艺、锚固材料以及作业环境的影响限制,无法准确预测锚固工程中的锚固力损失情况,当预应力损失过大时,将严重威胁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加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0006]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用于对单根锚杆或同时对多根锚杆进行加载,其上设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设置范围内的锚杆的锚固参数和/或与正在锚固的锚杆的相邻位置的已锚固锚杆的锚固参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参数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处理后的锚固参数,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接收到的锚固参数是否满足锚固参数阈值范围。
[0007]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实现在施工现场开展群锚预应力损失的原位试验,施工人员可直接了解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中的影响。
[0008]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试验加载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加载单元,每个加载单元对单根锚杆进行加载。
[0009]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所述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试验加载模块上,每个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连接至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向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发送试验对象的实时荷载信息、位移信息,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0010]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与试验加载模块通信连接,同步接收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的运行数据。
[0011]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内置于数据采集仪中的第一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端连接至控制模块。
[0012]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试验加载系统中内置有第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的运行数据输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单元输入端,该第二信号处理单元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输入端。
[0013]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组、第二比较器组和控制器,第一比较器组包括多个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组包括多个第二比较器;
[0014]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每个数据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比较器组的一个第一比较器的正相端以及第二比较器组的一个第二比较器的反相端;
[0015]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端对应连接存储锚固参数阈值范围下限值的存储器,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端对应连接存储锚固参数阈值范围上限值的存储器,所述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输入端。
[0016]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或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将试验结果显示于显示模块上;所述人机交互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与控制模块实现人机交互。
[0017]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显示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控制模块集成于一智能终端上。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在现场开展群锚预应力损失原位试验,施工人员可直观了解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施工人员可合理界定影响因子,为设计、施工、试验与验收环节的优化提供客观依据,达到设计和施工中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要求。
[001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用于岩土锚固工程中群锚效应的试验,通过在现场开展群锚预应力损失原位试验,评估群锚效应在具体工程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该系统包括试验加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
[0025]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用于对单根锚杆或同时对多根锚杆进行加载。试验加载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加载单元,每个加载单元对单根锚杆进行加载。加载单元包括液压动力源、千斤顶、反力装置、配套锚夹具、加载控制单元,多个加载单元可共用一个加载控制单元。
[0026]试验加载模块设有数据采集模块,实际操作中具体到每个加载单元上均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设置范围内的锚杆的锚固参数和/或与正在锚固的锚杆的相邻位置的已锚固锚杆的锚固参数。
[0027]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试验加载模块的每个加载单元上,用以采集加载过程中的荷载信息和位移信息,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在试验加载模块的具体设置位置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设置的位置即可。每个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连接至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向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发送试验对象的实时荷载信息、位移信息,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0028]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参数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滤波除噪等,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向控制模块发送处理后的锚固参数,控制模块判断接收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加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用于对单根锚杆或同时对多根锚杆进行加载,其上设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设置范围内的锚杆的锚固参数和/或与正在锚固的锚杆的相邻位置的已锚固锚杆的锚固参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参数进行处理,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处理后的锚固参数,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接收到的锚固参数是否满足锚固参数阈值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加载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加载单元,每个加载单元对单根锚杆进行加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所述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试验加载模块上,每个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均连接至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向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发送试验对象的实时荷载信息、位移信息,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群锚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多源数据采集仪与试验加载模块通信连接,同步接收所述试验加载模块的运行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廖强陈强方宗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达预应力工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