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889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4
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0、斜台1、加载木块组、加载横梁5以及加载组件。本申请设计了专用加载木块3,对于斜台1后端的加载,利用开启时斜台1与机身的空隙,通过加载横梁5和加载木块3实现作动筒6在机身外部的施加;对于斜台1前端的加载,在不破坏斜台1承力结构的前提下,在斜台1上打孔,通过贯穿孔利用加载杆9和加载横梁5完成载荷的传递,实现作动筒6在机身外部的施加。本申请的斜台载荷加载装置,既能实现大载荷在狭小空间的对斜台的施加,又能避免斜台趾板与支撑底座之间大力矩的产生,降低试验风险,方便现场安装工作的实施,保证试验的顺利完成。保证试验的顺利完成。保证试验的顺利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结构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型运输飞机斜台结构最主要的一项功能为飞机着陆时,斜台开启一定角度,斜台趾板触地,货车或主战坦克通过斜台驶入机舱中。因此在大型运输飞机结构试验中,斜台结构及其静力试验是飞机结构试验的一项重要试验项目。
[0003]由于功能需求,斜台需承受百吨量级载荷,而斜台只能开启一定小角度,加载空间狭小,加载设备需要在机身内部对斜台施加百吨级载荷,同时由于静强度试验中飞机水平高度高于飞机实际着地时高度,因此斜台趾板无法触地,需要设计支撑底座模拟地面支撑斜台趾板。但是斜台和趾板受大载荷变形,使得斜台趾板末端相对于斜台支撑底座产生位移生成航向摩擦力,此摩擦力会对底座施加十吨米级的力矩;支撑底座难以承受。这些都是试验面临的技术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台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0),所述支撑底座(10)包括第一支撑底座以及第二支撑底座;斜台(1),所述斜台(1)呈开启状态,其一端与货舱地板(1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两个趾板(2),第一趾板以及第二趾板,其中,所述第一趾板与所述第二趾板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趾板抵接所述第一支撑底座,所述第二趾板抵接所述第二支撑底座;加载木块组,所述加载木块组包括第一加载木块组以及第二加载木块组,所述第一加载木块组以及所述第二加载木块组均包括多个加载木块(3),所述第一加载木块组的多个所述加载木块(3)依次沿所述斜台(1)以及第一趾板布置,所述第二加载木块组的多个所述加载木块(3)依次沿所述斜台(1)以及第二趾板布置,所述第一加载木块组以及所述第二加载木块组中的加载木块(3)一一对应;加载横梁(5),包括多个,所述加载横梁(5)通过地脚螺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加载木块组以及所述第二加载木块组中一一对应的两个加载木块(3)上;加载组件,所述加载组件与所述加载横梁(5)连接,用于实现对所述加载横梁(5)施加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台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趾板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趾板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之间均涂有润滑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台载荷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木块(3)为梯形体,所述梯形体具有与所述斜台(1)相适配的斜面,还具有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斜面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二平面以及所述第三平面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所述加载木块(3)通过所述斜面设置在所述斜台(1)或所述趾板(2)上,相邻两个所述加载木块(3)之间通过第二平面以及第三平面相互抵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凯刘春艳王刚杨鹏飞何月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