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670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在三乌胶丸粉末中加入石油醚超声处理,静置,挥干石油醚,加入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醚或氯仿超声提取后,用乙醚或氯仿补足提取过程中的失重后,固液分离,残渣中再添加乙醚或氯仿提取,用乙醚或者氯仿补足失重后固液分离,合并提取液,提取液蒸干后,残渣用酸性甲醇复溶;在复溶溶液中加入磁性石墨烯基吸附剂进行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6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所用色谱条件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三乌胶丸质量控制技术相比,可较为全面的表征三乌胶丸的中的有效成分,可更好的保证三乌胶丸的疗效和安全性。效和安全性。效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中药质量分析、检测
,涉及了一种同时测定三乌胶丸中六种指标性成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N102507781A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中风类疾病的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该中成药的商品名是三乌胶丸,其中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中指标性成分2,3,5,4
′‑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β

D

葡萄糖苷以及黄草乌、川乌中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对乳香药材、何首乌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对挥发碱性物质进行了检测,通过定性和定量检测两种方式来控制三乌胶丸的产品质量。
[0003]然而,上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仅对三乌胶丸中单个药材的指标性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薄层鉴别仅可用于定性,无法进行定量。三乌胶丸中双酯型生物碱是毒性的主要成分来源,但三乌胶丸的处方工艺决定了其双酯型生物碱含量较低,常常低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限,因此不能全面的反映三乌胶丸的物质基础。仅对三乌胶丸中单个药材的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过50目筛的三乌胶丸粉末1

2g中加入石油醚20

30℃下超声处理4

6min,静置,40℃以下挥干石油醚,加入氨水润湿后,加入乙醚或氯仿超声提取60min后,用乙醚或氯仿补足提取过程中的失重后,固液分离,残渣中再添加乙醚或氯仿提取60min,用乙醚或者氯仿补足失重后固液分离,合并提取液,提取液蒸干后,残渣用1mL酸性甲醇复溶;在复溶溶液中加入磁性石墨烯基吸附剂进行净化,离心,上清液过0.45μm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甲醇是在每100mL甲醇中添加1

2mL盐酸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检测三乌胶丸中六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磁性石墨烯基吸附剂制备方法如下:(1)在三(2

胺基乙基)胺的甲醇溶液中加入丙烯酸甲酯,在30~35℃下反应20~24h后再加入三乙烯二胺,继续在30~35℃下反应20~24h,反应产物旋转蒸发得粗产品;将粗产品溶于甲醇溶液中,再次加入丙烯酸甲酯,在30~35℃下反应20~24h后再加入三乙烯二胺,继续在30~35℃下反应20~24h,制得聚酰多胺树状大分子;其中每次添加时,三(2

胺基乙基)胺与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秀明罗才琴曲媛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