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50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前端设有圆台头,圆台头由前端至后端直径逐渐变大,圆台头的后端与主体的前端连接,主体和圆台头为一体成型,圆台头的后端面直径大于主体的直径;主体的后端设有内凹喇叭口,主体和圆台头轴向中线位置开设内镜通道,内镜通道的最前端、最后端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一组十字口密封片,圆台头圆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宫腔镜进镜的辅助装置,在宫腔镜进镜前先行进到宫颈口并将宫颈口套在圆台头上,然后宫腔镜再由主体内部的内镜通道穿过后进入到宫腔内,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灌流液由宫腔镜外壁渗出,从而能够保证膨宫压力恒定,为手术提供最佳的手术视野。手术视野。手术视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属于医疗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手术时需要液体膨胀宫腔、机械或能量器械的参与,由医师操作完成。宫腔镜手术需要膨宫介质膨胀宫腔,形成可视空间,完成手术操作。由于宫内压力、宫颈肥大、宫颈手术史(冷冻、锥切、LEEP术后)等因素,可能会造成灌流液外渗,导致手术视野不良或不全,影响手术的进行。为此,医师在进行宫腔镜手术时需要不断调节膨宫压力,或用宫颈钳夹闭宫颈口,使之在术时达到最佳手术视野及最低灌流液吸收量之间的平衡,但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时间一长可能会出现水中毒或宫颈损伤等。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防止灌流液外渗的措施或者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圆柱形,主体前端设有圆台头,圆台头由前端至后端直径逐渐变大,圆台头的后端与主体的前端连接,主体和圆台头为一体成型,圆台头的后端面直径大于主体的直径;主体的后端设有内凹喇叭口,主体和圆台头轴向中线位置开设内镜通道,内镜通道的最前端、最后端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一组十字口密封片,圆台头圆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槽。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后端设有握持把手。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组十字口密封片由两片密封片组成,两片密封片贴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两片密封片的十字开口交叉开设。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作为宫腔镜进镜的辅助装置,在宫腔镜进镜前先行进到宫颈口并将宫颈口套在圆台头上,然后宫腔镜再由主体内部的内镜通道穿过后进入到宫腔内,本技术前端的圆台头和宫颈口处贴合效果好,本技术内镜通道内的十字口密封片与宫腔镜的外壁密封效果好,通过本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灌流液由宫腔镜外壁渗出,从而能够保证膨宫压力恒定,为手术提供最佳的手术视野。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一组十字口密封片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主体,2、圆台头,3、握持把手,4、内镜通道,5、内凹喇叭口,6、十字口密封片,61、前密封片,62、后密封片,7、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圆柱形主体1,主体1前端设有圆台头2,圆台头2由前端至后端直径逐渐变大,圆台头2的后端与主体1的前端连接,主体1和圆台头2为一体成型,圆台头2的后端面直径大于主体1的直径,圆台头2前窄后宽且后端直径大于主体1的直径,方便主体1插入到宫颈口位置;主体1的后端设有内凹喇叭口5,主体1和圆台头2轴向中线位置开设内镜通道4,内镜通道4的最前端、最后端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一组十字口密封片6,圆台头2圆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槽7。
[0015]使用时,将圆台头2一端由患者阴道插入直到宫颈口,然后将宫颈口套在圆台头2上,由于圆台头2圆周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环形槽7且宫颈口具有收缩性,因此,宫颈口会卡在适当的一个环形槽7上,宫颈口不会从圆台头2上脱落;套好后再把宫腔镜由内凹喇叭口5一端插入内镜通道4,先后穿过三组十字口密封片6后贯穿整个内镜通道4进入到患者宫颈内,十字口密封片6可以供宫腔镜穿过的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包裹住宫腔镜的外壁,密封性能好,由于提高了密封性,所以由宫腔镜的进水口进入到患者体内的灌流液不会由宫腔镜外壁流出而是会由宫腔镜的回水管路流出,从而能够保证膨宫压力恒定。
[0016]在主体1后端设有握持把手3供医疗人员握持,方便医疗人员操作,提高使用的便捷性;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每一组十字口密封片6均由两片密封片组成,两片密封片贴在一起,如图2所示,前密封片61的十字开口和后密封片62的十字开口交叉开设,更加提高了密封效果。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腔镜辅助进镜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主体(1)为圆柱形,主体(1)前端设有圆台头(2),圆台头(2)由前端至后端直径逐渐变大,圆台头(2)的后端与主体(1)的前端连接,主体(1)和圆台头(2)为一体成型,圆台头(2)的后端面直径大于主体(1)的直径;主体(1)的后端设有内凹喇叭口(5),主体(1)和圆台头(2)轴向中线位置开设内镜通道(4),内镜通道(4)的最前端、最后端和中部位置分别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刘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爱康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