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引线切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24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引线切刀,包括切刀机构和驱动切刀机构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切刀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切刀部,固定座与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切刀部包括可升降的上切刀和固定的下切刀,上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第一切刀为倒L形,第一切刀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凹槽,第一切刀的底端是刀刃,第二切刀为倒L形,倒L形的第二切刀的顶端一侧是与对接凹槽适配的对接端,第二切刀的底端是刀刃,第二切刀的对接端嵌入第一切刀的对接凹槽内,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固定在固定座的侧面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切割时受力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刀偏离的问题。刀偏离的问题。刀偏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引线切刀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容引线切刀。

技术介绍

[0002]电容是电容器的简称,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未加工的电容器的引线一般较长,因此在组装电容器的装置中,需要用切刀来切断电容的引线。由于电容的体积较小,对引线的切割的误差不能太大,如切割误差超过两毫米,就会导致电容的规格不合格,而后续难以纠错,因此对切割电容引线的切刀的要求会比较严格,切刀不能偏移太多。现有的切刀一般包含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对应电容的两条引线,但是现有的切刀,其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侧面贴合并通过螺栓紧固,但是这样结构存在缺陷,当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在切割过程中长期受到冲击,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在冲击力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偏离的情况,导致切割电容的不良品率过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容引线切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引线切刀,第二切刀嵌入第一切刀内,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存在切割位置,切割时受力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刀偏离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电容引线切刀,包括切刀机构和驱动切刀机构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固定座和切刀部,所述固定座与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切刀部包括可升降的上切刀和固定的下切刀,上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一切刀为倒L形,所述第一切刀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凹槽,所述第一切刀的底端是刀刃,所述第二切刀为倒L形,倒L形的第二切刀的顶端一侧是与对接凹槽适配的对接端,所述第二切刀的底端是刀刃,第二切刀的对接端嵌入第一切刀的对接凹槽内,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固定在固定座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一切刀的侧面设置有通向对接凹槽的第一连接螺孔,所述第二切刀的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孔适配的第二连接螺孔,连接螺栓依次与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二连接螺孔螺纹连接,将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切刀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座配合的第一固定螺孔,所述第二切刀方向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座配合的第二固定螺孔,第一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一固定螺孔和固定座螺纹连接将第一切刀固定在固定座处,第二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二固定螺孔和固定座螺纹连接将第二切刀固定在固定座处,在第一切刀底端的刀刃和第二切刀底端的刀刃之间形成电容空隙,该电容空隙用于容纳电容,所述下切刀与电容空隙适配且分别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配合,在切割状态下,第一切刀的刀刃和第二切刀的刀刃分别与下切刀的边缘形成用于切割电容引线的切割空隙,然后第一切刀的刀刃和第二切刀的刀刃同时切割电容的引线。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凸出设置有
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处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嵌入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切刀部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贯穿上切刀,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位于电容空隙中,所述第一切刀设置有与导向杆适配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第二切刀设置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导向杆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滑动连接,在上切刀和导向座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固定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复位件与导向座的导向孔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表面。复位弹簧起到将导向杆与导向座弹性连接的作用,还起到在切割电容时控制导向杆的作用。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为长条形,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所述导向孔适配,在切割过程中防止导向杆转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与上切刀适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第一切刀的上方,且限位凸起与第一切刀限位接触,在上切刀升降的过程中,限位凸起起到防止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向上偏离的作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升降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从而将切刀机构固定在升降驱动装置上。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与连接座可拆卸地连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切刀还包括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套设在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外侧,且固定罩分别与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罩加固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与固定座连接,有效防止在切割过程中第一切刀或第二切刀发生偏离。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均为倒L形,在第一切刀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凹槽,第二切刀的顶端一侧是与对接凹槽适配的对接端,第二切刀的对接端嵌入第一切刀的对接凹槽内,第一切刀底端的刀刃和第二切刀底端的刀刃之间形成电容空隙,该电容空隙用于容纳电容,然后第一切刀的刀刃和第二切刀的刀刃同时与下切刀配合切割电容的引线,切割时受力均匀,对接凹槽对第二切刀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二切刀受到冲击时出现偏离,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刀偏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上切刀的示意图。
[0017]图中:1

固定座,2

升降驱动装置,3

第一切刀,4

第二切刀,5

导向座,6

连接座,7

复位件,8

导向杆,9

复位弹簧,10

限位凸起,11

对接凹槽,12

对接端,13

第一固定螺孔,14

第二固定螺孔,15

第一通孔,16
‑ꢀ
第二通孔,17

第二连接螺孔,18

第一连接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19]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均相对于附图视角而定,仅仅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够理解为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容引线切刀,包括切刀机构和驱动切刀机构运动的升降
驱动装置2,优选地,升降驱动装置2是升降气缸,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固定座1和切刀部,所述固定座1与升降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切刀部包括第一切刀3和第二切刀4,所述第一切刀3为倒L形,所述第一切刀3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凹槽11,所述第一切刀3的底端是刀刃,所述第二切刀4为倒L形,倒L形的第二切刀4的顶端一侧是与对接凹槽11适配的对接端12,所述第二切刀4的底端是刀刃,第二切刀4的对接端12嵌入第一切刀3的对接凹槽11内,第一切刀3和第二切刀4均固定在固定座1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一切刀3水平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引线切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机构和驱动切刀机构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2),所述切刀机构包括固定座(1)和切刀部,所述固定座(1)与升降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切刀部包括可升降的上切刀和固定的下切刀,上切刀包括第一切刀(3)和第二切刀(4),所述第一切刀(3)为倒L形,所述第一切刀(3)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凹槽(11),所述第一切刀(3)的底端是刀刃,所述第二切刀(4)为倒L形,倒L形的第二切刀(4)的顶端一侧是与对接凹槽(11)适配的对接端(12),所述第二切刀(4)的底端是刀刃,第二切刀(4)的对接端(12)嵌入第一切刀(3)的对接凹槽(11)内,第一切刀(3)和第二切刀(4)均固定在固定座(1)的侧面底部,所述第一切刀(3)的侧面设置有通向对接凹槽(11)的第一连接螺孔(18),所述第二切刀(4)的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螺孔(18)适配的第二连接螺孔(17),连接螺栓依次与第一连接螺孔(18)和第二连接螺孔(17)螺纹连接,将第一切刀(3)和第二切刀(4)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引线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设置有导向座(5),所述导向座(5)凸出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处设置有导向杆(8),所述导向杆(8)的一端嵌入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8)的另一端与上切刀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引线切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8)贯穿上切刀,所述导向杆(8)的底端位于电容空隙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铃黄瑞剑杨云飞刘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富之光电子科技韶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