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莉茵专利>正文

血管覆膜支架及血管覆膜支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94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覆膜支架及血管覆膜支架组件,该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第二分支血管支架三大模块,第一分支血管支架覆膜、第二血管支架覆膜的一端与主血管支架覆膜密封缝合为一个整体,缝合处不会漏血,且各支架模块间不会发生支架解体和内漏,使用寿命长;在第一分支血管支架覆膜下端、第二分支血管支架覆膜下端与主血管支架覆膜间设有无Z形骨架支撑段,无骨架柔软段,增加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灵活性,适应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位置的轻度变异;主血管支架覆膜外设置的多组绳套对可对主血管支架进行绑扎,从而该血管支架能够以很小的尺寸送入血管中,该血管支架置入血管更加方便。更加方便。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管覆膜支架及血管覆膜支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血管覆膜支架及血管覆膜支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胸主动脉夹层或胸主动脉瘤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一旦破裂死亡率较高。外科手术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其中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采用介入治疗相关技术将覆膜支架置入主动脉管腔,封闭主动脉夹层和或动脉瘤破口。
[0003]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然而当胸主动脉疾病累及至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所采用的传统直筒式覆膜支架在覆盖胸主动脉疾病的同时不能保留主动脉弓部的重要分支动脉的血供。目前传统的外科手术仍是治疗此部位主动脉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是传统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较高。
[0004]分支覆膜支架技术在传统的直筒式覆膜支架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分支覆膜支架具有和主动脉弓解剖结构相似的结构特点。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分支覆膜支架置入主动脉弓可以在覆盖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破口的同时保留主动脉弓分支动脉的血流。采用分支覆膜支架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具有微创、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
[0005]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分支覆膜支架主要是释放过程相对简单的模块式分支支架,模块式分支支架由多个独立模块组成,在手术过程中将各个模块在主动脉弓内组装在一起实现重建主动脉弓,这种模块式分支支架具有手术过程相对简单的优势,但是远期发生内漏、模块间解体的风险较大。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解体风险较小的一体化血管覆膜支架,以及有利于手术操作的血管覆膜支架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血管覆膜支架、血管覆膜支架组件及血管覆膜支架捆绑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当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至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血管时,现有血管覆膜支架不能在重建主动脉弓部的同时不能保留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的血流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是:
[0008]设计一种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所述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均包括筒状、不透血的血管支架膜,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一端密封连通到所述主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侧面;所述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内部均设有Z形骨架,所述主血管支架上的Z形骨架的宽度从所述主血管支架上的分支血管支架的发出侧至其对侧逐渐缩小。
[0009]优选的,所述血管覆膜支架还包括第三分支血管支架,所述第三分支血管支架也
包括筒状、不透血的血管支架膜以及内部的Z形骨架,所述第三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一端密封连通到所述主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侧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靠近所述主血管支架的一端设有软区,该软区为无Z形骨架支撑段。
[0011]优选的,所述主血管支架外侧间隔设有多组捆绑绳套对,所述捆绑绳套对包括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所述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均有一端连接到所述主血管支架上。
[0012]优选的,所述主血管支架中最靠前的Z形骨架的前端设有裸露段,所述主血管支架的直径由前至后渐细。
[0013]优选的,所述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为医用涤纶布或膨化聚四氟乙烯,在所述主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侧面预留与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一端匹配的孔,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端部缝合在所述主血管支架侧面的孔周围。
[0014]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是:
[0015]设计一种血管覆膜支架组件,包括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还包括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所述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上均包括桥接导丝段和安全导丝段,所述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上均对应设有位于所述桥接导丝段和安全导丝段之间的导引套筒,所述导引套筒为柔性的,用于装入被压缩的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或第二分支血管支架。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丝为一整根导丝,所述第一导丝上设有定位块,所述第一导丝位于所述定位块前、后部分分别为所述桥接导丝段和安全导丝段,所述导引套筒穿在所述第一导丝上,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块上;或者所述第一导丝的桥接导丝段和安全导丝段为该第一导丝的前、后两部分;
[0017]所述第二导丝与所述第一导丝结构相同。
[0018]优选的,所述主血管支架外侧间隔设有多组捆绑绳套对,所述捆绑绳套对包括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所述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均有一端连接到所述主血管支架上,该血管支架覆膜组件还包括用于束紧所述捆绑绳套对的捆绑释放导丝,所述第一导丝、第二导丝和捆绑释放导丝均为钢丝。
[0019]本技术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20]1. 本技术提供的血管覆膜支架包括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第二分支血管支架三大模块,第一分支血管支架覆膜、第二血管支架覆膜的一端与主血管支架覆膜密封缝合为一个整体,缝合处不会漏血,且各支架模块间不会发生支架解体和内漏,使用寿命长。
[0021]2. 在第一分支血管支架覆膜下端、第二分支血管支架覆膜下端与主血管支架覆膜间设有无Z形骨架支撑段,无骨架柔软段,增加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灵活性,适应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位置的轻度变异。
[0022]3. 通过将主Z形骨架设计为由主血管支架的大弯侧至小弯侧长度逐渐变短的形状,使得将该血管支架送入主动脉弓后,Z形骨架以及整个主血管支架很容易适应主动脉弓的形状。
[0023]4.主血管支架覆膜外设置的多组绳套对可对主血管支架进行绑扎,从而该血管支
架能够以很小的尺寸送入血管中,该血管支架置入血管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血管覆膜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

(a)为本技术血管覆膜支架一实施例中主Z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

(b)为两侧显示有变化轮廓线的主Z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血管覆膜支架安装在心脏上方主动脉弓处时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血管覆膜支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血管覆膜支架组价设于血管覆膜支架推送器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5的A部放大图。
[0030]图7为采用本技术血管覆膜支架组件中的捆绑释放导丝对血管覆膜支架捆绑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7的B部放大图。
[0032]以上各图中,各标号示意为:心脏1、主动脉弓11、左侧锁骨下动脉12、左颈总动脉13、头臂干动脉14、降主动脉15、升主动脉16、主血管支架21、主血管支架膜211、主Z形骨架212、轮廓线2121、裸露段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所述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均包括筒状、不透血的血管支架膜,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一端密封连通到所述主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侧面;所述主血管支架、第一分支血管支架和第二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内部均设有Z形骨架,所述主血管支架上的Z形骨架的宽度从所述主血管支架上的分支血管支架的发出侧至其对侧逐渐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分支血管支架,所述第三分支血管支架也包括筒状、不透血的血管支架膜以及内部的Z形骨架,所述第三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一端密封连通到所述主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血管支架的血管支架膜靠近所述主血管支架的一端设有软区,该软区为无Z形骨架支撑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血管支架外侧间隔设有多组捆绑绳套对,所述捆绑绳套对包括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所述第一绳套和第二绳套均有一端连接到所述主血管支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血管支架中最靠前的Z形骨架的前端设有裸露段,所述主血管支架的直径由前至后渐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覆膜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校卢莉茵
申请(专利权)人:卢莉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