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52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其包括:高压油箱、第一油道、液压控制阀、第二油道、上转换阀、轴承、输入齿条、下转换阀、第三油道、第四油道、液压缸、液压杆、上凸油环、输入油管、第一输出油管、第二输出油管和下凹油环,可以进行输出油道转换,实现液压输出部分正反两相输出和屏蔽输出,在不同输出特性之间转换时,逐渐变化,避免了输出突变给机器带来的冲击,减小了不同输出部件间切换的控制误差。由于转换阀的介入,形成了两级控制结构,转换阀可以通过开度大小来影响液压油流量大小,与原有单个控制阀相比可以实现更加精密的输出控制。现更加精密的输出控制。现更加精密的输出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
,具体为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机械制造产品应用广泛,现有产品中有大量液压系统在机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是利用调整液体的压力来输出作用力。液压传动系统组成包括动力元件,将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的液压泵。执行元件,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液压缸、液压马达。控制元件,系统中负责控制液体压力流量和方向等,主要是控制阀。辅助元件,油箱油路等系统辅助组成部分。工质,常为液压油。液压系统的优点:1、体积小和重量轻;2、刚度大、精度高、响应快;3、驱动力大,适合重载直接驱动;4、调速范围宽,速度控制方式多样;5、自润滑、自冷却和长寿命。液压系统缺点:1、存在泄漏隐患;2、制造难,成本高;3、不适于远距离传输且需液压能源。
[0003]针对现有液压系统多为定油路结构,在液压系统组建时会用到多个液压缸来实现变向控制,液压系统和油道布置复杂,不同液压缸发挥作用时输出作用突变,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输入油道一对,输出油道为两对或两对以上,可根据工况需求进行输出油路切换,进行不同的油路连接,进而实现液压系统不同的输出特性,且各输出油路之间变换为渐变式,可屏蔽油路实现某一输出部分暂时无效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其包括:高压油箱、第一油道、液压控制阀、第二油道、上转换阀、轴承、输入齿条、下转换阀、第三油道、第四油道、液压缸、液压杆、上凸油环、输入油管、第一输出油管、第二输出油管和下凹油环,所述高压油箱底部连接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上设置液压控制阀,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底部连接上转换阀,所述上转换阀中央设置轴承,所述上转换阀外部连接输入齿条,所述上转换阀底部连接下转换阀,所述下转换阀底部连接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所述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底部连接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两端均连接液压杆,所述下转换阀顶部设置上凸油环和下凹油环,所述上转换阀上开设相对的输入油管,所述下转换阀上开设相对的第一输出油管和第二输出油管。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转换阀外端为齿轮状,所述上转换阀外端齿轮与输入齿条相互配合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分别与相对的输入油管连通,所述第一输出油管和第二输出油管分别与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与上转换阀连接端柔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转换阀与下转换阀之间通过上凸油环和下凹油环密封,所述上转换阀与下转换阀由轴承进行定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增添了一级转换阀,可以进行输出油道转换,实现液压输出部分正反两相输出和屏蔽输出,在不同输出特性之间转换时,逐渐变化,避免了输出突变给机器带来的冲击,减小了不同输出部件间切换的控制误差。由于转换阀的介入,形成了两级控制结构,转换阀可以通过开度大小来影响液压油流量大小,与原有单个控制阀相比可以实现更加精密的输出控制。控制阀和转换阀一起工作,增加了输出结果,增强了液压系统输出结果多样性,转换阀的加入使本液压系统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输出,与原有多液压缸相比可以精简结构,降低油道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变油道液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转换阀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高压油箱、2第一油道、3液压控制阀、4第二油道、5上转换阀、6轴承、7输入齿条、8下转换阀、9第三油道、10第四油道、11液压缸、12液压杆、13上凸油环、14输入油管、15第一输出油管、16第二输出油管、17下凹油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输入油道一对,输出油道为两对或两对以上,可根据工况需求进行输出油路切换,进行不同的油路连接,进而实现液压系统不同的输出特性,且各输出油路之间变换为渐变式,可屏蔽油路实现某一输出部分暂时无效化,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高压油箱1、第一油道2、液压控制阀3、第二油道4、上转换阀
5、轴承6、输入齿条7、下转换阀8、第三油道9、第四油道10、液压缸11、液压杆12、上凸油环13、输入油管14、第一输出油管15、第二输出油管16和下凹油环17;
[0021]高压油箱1底部连接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上设置液压控制阀3,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底部连接上转换阀5,上转换阀5中央设置轴承6,上转换阀5外部连接输入齿条7,上转换阀5底部连接下转换阀8,下转换阀8底部连接第三油道9和第四油道10,第三油道9和第四油道10底部连接液压缸11,液压缸11两端均连接液压杆12,下转换阀8顶部设置上凸油环13和下凹油环17,上转换阀5上开设相对的输入油管14,下转换阀8上开设相对的第一输出油管15和第二输出油管16。
[0022]在具体的实施中,油路控制信号输入,液压系统按照工作要求,为输入齿条7提供输入动力,输入齿条7直线运动,输入齿条7与上转换阀5相啮合,输入齿条7带动上转换阀5绕下转换阀8中心凸出轴旋转,上转换阀5通过不同的旋转角度可以实现油路的开、闭和选择,输入油道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可以和第三油道9和第四油道10中任一个联通,不同油道对应不同液压输出特性也可以封闭第一输出油管15和第二输出油管16实现液压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油道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油箱(1)、第一油道(2)、液压控制阀(3)、第二油道(4)、上转换阀(5)、轴承(6)、输入齿条(7)、下转换阀(8)、第三油道(9)、第四油道(10)、液压缸(11)、液压杆(12)、上凸油环(13)、输入油管(14)、第一输出油管(15)、第二输出油管(16)和下凹油环(17),所述高压油箱(1)底部连接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所述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上设置液压控制阀(3),所述第一油道(2)和第二油道(4)底部连接上转换阀(5),所述上转换阀(5)中央设置轴承(6),所述上转换阀(5)外部连接输入齿条(7),所述上转换阀(5)底部连接下转换阀(8),所述下转换阀(8)底部连接第三油道(9)和第四油道(10),所述第三油道(9)和第四油道(10)底部连接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两端均连接液压杆(12),所述下转换阀(8)顶部设置上凸油环(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程修正周傲李长征孙任飞刘康代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