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46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8
本申请涉及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涉及火锅底料油冷却技术领域,其包括传送装置、冷风循环装置及分隔装置;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包括鼓冷风部以及回风部;通过分隔装置使从鼓冷风部产生的风力吹至传送装置表面的封块油脂后才进入到回风部;所述鼓冷风部的出风口端与回风部的进风口端分别位于分隔装置的两侧;所述鼓冷风部位于传送装置的上方。本申请具有提升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的效果。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的效果。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火锅底料油冷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锅底料油,即是在火锅内用作底料的油,一般的火锅底料油有红油以及牛油两种类别。
[0003]无论是在加工红油和牛油的过程中,都会在加工完毕后将火锅底料油封块装袋,然后再对封块装袋的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而相关技术中,冷却一般是通过设置传送带,然后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制冷机,通过制冷机对传送带表面的封块装袋的火锅底料油进行风吹冷却,然后再通过制冷机的回风口把风回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冷风吹出后,冷风很容易不经过传送带就直接被回风口回收,导致传送带上的块状火锅底料没有受到冷风的冷却就被传送走,从而降低了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包括传送装置、冷风循环装置及分隔装置;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包括鼓冷风部以及回风部;所述分隔装置设置于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和传送装置之间并使从鼓冷风部产生的风力吹至传送装置表面的封块油脂后才进入到回风部;所述鼓冷风部的出风口端与回风部的进风口端分别位于分隔装置的两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封袋包装好的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时,将袋装火锅底料油放置于传送装置上,通过鼓冷风部的出风口端向传送装置表面的袋装火锅底料油吹出冷风,由于有分隔装置的阻挡,冷风吹出后不易直接就被回收掉,而是直接吹至传送装置表面,将袋装火锅底料油表面的热量带走,然后带着热量的风随即被回风部吸入,进行制冷后再吹出,使得风在鼓冷风部、传送装置表面以及回风部形成一个循环,不仅能够及时对袋装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降温,而且还能够把热量及时带走,进而提升了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率。
[0009]可选的,所述分隔装置包括分隔架以及隔离件,所述分隔架安装在传送装置与鼓冷风部之间,所述隔离件在分隔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鼓冷风部的出风口端位于多个隔离件之间,所述回风部的进风口端位于多个隔离件的外侧;所述隔离件与传送装置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鼓冷风部吹出的冷风先吹至传送装置表面、再经过间隙后被吸入回风部的回风口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冷风部吹出冷风后,冷风会处于隔离件之间,使得冷风会精准地吹到传送装置的表面,对传送装置表面的袋装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降温;冷风将
热量带走后,会及时通过间隙从传送装置的表面离开,让热量散失得更快,从而提高袋装火锅底料油的热量散失效率。
[0011]可选的,所述隔离件与分隔架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架能对隔离件进行支撑,从而提高隔离件的可安装性。
[0013]可选的,多个所述隔离件之间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将鼓冷风部吹出的冷风导向至传送装置表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件之间形成的导向通道能够对鼓冷风部吹出的冷风进行导向,让鼓冷风部吹出的冷风不易散失到外界,而能够大部分都往传送装置的表面吹去,有利于汇集冷风。
[0015]可选的,所述导向通道从靠近鼓冷风部侧的宽度至靠近传送装置侧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风从鼓冷风部的出风口端吹出时,冷风汇集在一起,而随着往传送装置侧移动的过程中,导向通道的宽度逐渐增大,汇集在一起的冷风也会逐渐散开,并吹至传送装置的表面,提高了冷风在传送装置上的覆盖面积。
[0017]可选的,所述冷风循环装置沿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至少排布有两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传送装置不断地传输袋装火锅底料油,沿着传送方向的多组冷风循环装置会依次对袋装火锅底料油进行重复冷却,进而再一次提高了袋装火锅底料油的冷却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回风部的进风口端的外部安装有滤网。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带有热量的风重新进入到回风部内后,很有可能会夹带一些杂质,滤网能够对这些杂质进行初步阻挡,阻止杂质进入到回风部内部。
[0021]可选的,所述间隙的空间面积小于隔离件的遮挡面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的空间面积小于隔离件的遮挡面积,能够在让冷风正常地吹至传送装置的情况下及时地将带有热量的冷风再带走,不易出现在冷风还没有到达传送装置表面时就从间隙流走的情况。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冷风的移动路线为:从鼓冷风部吹出、吹至传送装置表面、穿过间隙、最后在隔离件的外侧进入至回风部内,形成一个冷风循环,能及时带走传送装置上袋装火锅底料油的热量,提高冷却效率;
[0025]鼓冷风部吹出冷风后,冷风会处于隔离件之间,使得冷风会精准地吹到传送装置的表面,对传送装置表面的袋装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降温;冷风将热量带走后,会及时通过间隙从传送装置的表面离开,让热量散失得更快,从而提高袋装火锅底料油的热量散失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隐藏一块隔离件后用于展示冷风循环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传送装置;2、冷风循环装置;21、鼓冷风部;22、回风部;3、分隔装置;31、分隔架;311、支杆;32、隔离件;4、间隙;5、导向通道;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参照图1,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冷风循环装置2及分隔装置3,传送装置1用于对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进行传输,而冷风循环装置2则能够在传送装置1的传输过程中对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进行冷却,并及时将块状火锅底料中的热量带走;冷风循环装置2包括两部分:鼓冷风部21以及回风部22,鼓冷风部21负责产生冷风并吹至传送装置1的表面,而回风部22则负责将带有热量的冷风回收,经过冷风循环装置2内部的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可为鼓冷风部21重新提供冷风。而鼓冷风部21位于传送装置1的上方,从而能让鼓冷风部21吹出的冷风能直接吹至传送装置1的表面;分隔装置3则用于将鼓冷风部21以及回风部22分隔开,让鼓冷风部21吹出的冷风不会直接进入到回风部22,而是要让冷风吹至传送装置1表面后才进入回风部22,阻止冷风还没对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就被回收的情况发生。
[0031]对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进行冷却时,直接将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放置于传送装置1表面,随着传送装置1的传输,从鼓冷风部21吹出的冷风会直接吹至传送装置1的表面,冷风接触到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会将封袋包装好的块状火锅底料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1)、冷风循环装置(2)及分隔装置(3);所述冷风循环装置(2)包括鼓冷风部(21)以及回风部(22);所述分隔装置(3)设置于所述冷风循环装置和传送装置之间并使从鼓冷风部(21)产生的风力吹至传送装置(1)表面的封块油脂后才进入到回风部(22);所述鼓冷风部(21)的出风口端与回风部(22)的进风口端分别位于分隔装置(3)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锅底料油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装置(3)包括分隔架(31)以及隔离件(32),所述分隔架(31)安装在传送装置(1)与鼓冷风部(21)之间,所述隔离件(32)在分隔架(3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鼓冷风部(21)的出风口端位于多个隔离件(32)之间,所述回风部(22)的进风口端位于多个隔离件(32)的外侧;所述隔离件(32)与传送装置(1)之间留有间隙(4),所述鼓冷风部(21)吹出的冷风先吹至传送装置(1)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吕春泉张尧杨玉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六汇鑫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