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记录介质、和从该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253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方法及其介质接收一串数据单元,把检错和纠错数据加到每个数据单元,把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动到相邻数据单元,以产生排列单元,和把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不同扇区中。从记录介质重现排列数据单元时,在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被移到相邻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排列数据单元。在每个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使用包含在其中的数据检测和纠正。(*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记录介质,例如光盘小型盘等等,和从用在磁光盘驱动中的记录介质重现和记录方法。目前,有各各不同类型的光盘,包括磁光盘、″相变″光盘,一次写入盘、只读存储小型盘(CD-ROM)等等。这样的和其它的类型光盘,一般能分为可写型盘或只读型盘。在制造期间或制造之后,一旦检查或测试可写磁光盘时,如果在盘上检测到缺陷区,则记录在缺陷区的初始数据被再记录在邻接缺陷区的扇区上,识别缺陷区的存在和位置的数据记录在磁光盘上的预定的区域上。在磁光盘重放期间,接近缺陷区的扇区被重放。类似地,例如,当数据记录在用户磁光盘驱动的磁光盘中时,如果记录数据的扇区被发现是有缺陷的,则用专门的作为缺陷扇区的代替区域的代替数据记录在单独的区域中。当然,CD-ROM是只读记录介质,因此,在除制造期间之外,是不能由例如光盘驱动来记录的。在制造期间,当数据被记录在磁光盘或CD-ROM上时,或当数据由光盘驱动记录在磁光盘时,检错和纠错数据也一般地记录在每个盘上,因此,在记录数据的重现期间产生的错误能够在重现设备中被检测和校正。一个典型的纠错数据是已知的里德-所罗门码。该码提供多个纠错并限定从n比特字节或字符(即,每字符8比特)来的码字符。当初始数据包括k字符时,奇偶校正加到k-字符数,以产生n字符的码。如所知道的,在理德-所罗门码中″最小距离″表示能编码的误差校正的总数。例如,当一个比特组成一个字符时,n比特表示n字符,则n字符的(即,n比特)的数据串能有2n个不同值(叫做″2n″数据串n)。类似地,初始的k字符数据串能够有2k个不同值(叫做″2k″数据串)。如果2k数据串是从2n数据串提取的,则在已经任意取出的两个数据串之间差数比特d就叫做″距离″。类似于,所有不同的2k数据串获得的距离d叫做″最小距离″。在下面的讨论中,为方便的目的,有关″最小距离″,就参照用″距离″。通常,数据编码的距离d和误差数t1具有如方程1中的校正关系。d≥2·t1+1……(1)例如,如果对特定码的距离d是17,则发生在达到8个字符的错误是能够校正的。理德-所罗门码也提供了检错能力。例如,如果t2表示能够用理德-所罗门码检错差数,则检错能力(t2)的总数表示为如方程式2中的关系。t2=d-(2·t1+1) (t2≥0)……(2)当距离d等于17时,下面表1表示t1和t2的不同的值。表 1 这是明显的,距离d的值必须随着纠错数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对大值的距离d的n、k、d的LDC(长距离的)提供相对大的数据量。在上述例子中,当距离d是17时,校正8个字符错误是可能的。这种错误的类型,一般可能是随机误差和/或突发误差。然而,突发误差的发生可导致错误字符数大于用预定距离的理德-所罗门码能校正字符数。一个公知的校正突发误差的方法是提供一个或更多轨迹奇偶扇区。这里,存储在一个或更多轨迹上的数据的异-或逻辑被用作奇偶数据。当产生突发误差时,检错和纠错用存在奇偶扇区中的奇偶数据来完成。用上述检测和校正错误的方法遇到的一个困难是,一般不能处理实时的数据。例如,奇偶扇区的利用会引起在数据重放中的过分延迟,因为当产生突发误差时,有一个″双重的″重现和检错/纠错过程(1)最初的数据被重现和纠错;和(2)存在奇偶扇区中的数据被重现和纠错。另外,增加编码的距离d以增加重现设备的误差检测/校正能力会引起理德-所罗门码数的实质增加。上述方法的另外问题是要附加误差校正码,它可以奇偶扇区或增加的理德-所罗门码的形式,但这样将会导致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方法的记录介质和记录到记录介质和从记录介质重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把突发误差的影响降到最小的记录介质的记录格式和以这种格式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和以这种格式从记录介质重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把突发误差的影响减到最小,而又不降低记录介质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和重现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其它目的、优点和特征,对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而易见,其新颖特征将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接收每个具有多个数据的数据单元串、对每个数据单元附加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动到各自不同的和相邻的数据单元,以便产生排列的数据单元,在记录介质上把每个排列的数据单元记录在各自不同区域或扇区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每个接收的数据单元对,包括奇数数据单元和偶数据数据单元,在每对的各自奇数和偶数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交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每个数据单元分成连续的数据单元,而在每个数据单元中的交替数据单元移动到各自不同的数据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从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的一串排列数据单元的记录介质重现、把在每个排列的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移到各自不同的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新排列的数据单元、根据包含在各自重排的数据单元中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重排的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以及把供给纠错的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有的实施例,从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至少两个排列的数据单元的记录介质重现、在每个重现的排列数据单元中识别与单个重排数据单元有关系的排列数据单元、在存储器中存储被识别属于单个重排数据单元包括在每个重现的排列数据中的数据,以产生单个重排数据单元、在单个重排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存储在存储器中,以及把提供的纠错单个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从具有只读区域和/或可写区域的记录介质重现数据的方法提供用于把记录介质识别为只读记录介质、具有只读如可写区域二者的可写记录介质或混合记录介质、当记录介质被识别为混合记录介质时,识别记录介质的只读区和或写区域、从具有检错和纠错数据的记录介质排列数据单元的选择区域重现、当选择区域是只读区域时,把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移到各自不同的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排的数据单元、当选择区域是可写区域时,把每个排列数据单元提供作为重排数据单元、根据包括在其中的各自检错和纠错数据,在每个重排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以及把供给的纠错重排数据单元作为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提供存储有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多个扇区的只读区域。在每个扇区中的一些数据与各自的扇区一致,而在每个扇区中的另一些数据与不同的扇区一致。在每个扇区中的检错和纠错数据与各自扇区中的数据和不同的扇区中的数据一致。根据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实施例,记录介质提供有记录在其上的数据串和包括位于记录介质外圆周和内圆周之间的多个同心轨迹。每个同心轨迹有多个提供跟踪和时钟控制的凹痕形的等角度大小的伺服区域,在每个轨迹上的每个伺服区域后面跟随有记录用户数据的多个数据段。用户数据也被分制成多个扇区,每个扇区包括多个数据段。每个扇区包括属于各自扇区的数据,属于邻近扇区用户数据,和属于各自扇区的相应于用户数据的奇偶数据位于各自的扇区、和属于各自扇区的用户数据位于另外的相邻扇区。下面通过给出的实例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不希望限制于此,将与附图一起对本专利技术作出最好的评价,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单元和部件,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完成从记录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连续数据单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接收所述数据单元,每个数据单元具有多个数据;把从数据单元得出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加到每个数据单元;把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数据单元,以产生排列数据单元;和把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分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不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数据单元中相应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4-9-12 217683/941.一种把连续数据单元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接收所述数据单元,每个数据单元具有多个数据;把从数据单元得出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加到每个数据单元;把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数据单元,以产生排列数据单元;和把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分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的不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数据单元中相应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是由两个接收数据单元得出的数据形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中的所述一些数据分别传送到在所述连续数据单元中的相邻数据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连续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并且在最后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新数据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伪数据加到它不从所述最后数据单元接收数据的所述新数据单元中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识别数据加到所述新数据单元,用于识别新数据单元作为一串排列数据单元中最后数据单元。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单元接收在对中,每对包括奇数数据单元和偶数数据单元;并且传送步骤是通过交换在每个所述对的数据单元的各自奇数和偶数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来完成的。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连续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并且步骤还包括把识别数据加到所述的第一和最后数据单元,以在一串排列数据单元中分别识别这些数据单元作为第一数据单元和最后数据单元。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把每个数据单元分成连续的数据单元;并且其中在每个所述数据单元中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所述不同数据单元。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在各自的数据单元中每个所述交错数据单元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数据单元中的相应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数据单元的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不被传送,以致于在每个所述排列的数据单元中所述的检错和纠错数据是从已经传输的数据和从留在所述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得到的。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传送数据包括在所述各自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所述检错和纠错数据。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检错和纠错数据包括循环冗余码和理查-所罗门(Reed-Solomon)码,并且传送的检错和纠错数据仅包括所述循环冗余码数据。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每个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各自不同扇区。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包括具有多个区域的只读区,并且每个排列数据单元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的只读区的各自不同区域。17.在记录介质上记录为排列数据单元的重现连续数据单元的方法,其中每个排列数据单元包括来自两个各自不同的未排列数据单元的数据,其步骤包括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所述连续排列数据单元,每个重现排列数据单元具有包括检错和纠错数据的多个数据;把在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不同重现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重现数据单元;根据在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中检错和纠错数据,检测和纠正在每个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中的错误;和提供纠错重排列数据单元作为未排列数据单元。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各自排列数据单元中的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不同排列数据单元中相应的位置,以产生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19.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重排列数据单元是由两个排列数据单元得出的数据形成的。20.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在各自的排列数据单元中的所述一些数据传送到在所述一串中的各自相邻重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一串重排列数据单元。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的顺序排列数据单元包括N+1排列数据单元;并且,其中在第N+1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以产生第N重排列数据单元。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第N+1排列数据单元包括在来自传送到第N排列数据单元的数据的位置处的伪数据;并且其步骤还包括从所述第N+1排列数据单元消除伪数据,以致仅产生N重排列数据单元。23.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从记录介质重现的顺序数据单元由排列数据单元对组成,每对包括奇数排列数据单元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并且传送步骤通过在每个所述排列数据单元对中各自奇数和偶数排列数据单元的一些数据交换来完成。24.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从所述记录介质重现顺序排列数据单元包括第一排列数据单元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每个分别具有按第一或最后排列数据单元识别排列数据的识别数据,并且其步骤还包括识别所述第一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为识别数据的函数。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在每个排列数据单元中一些数据是根据在第一和最后排列数据单元中识别数据传送的。26.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每个重现排列数据单元由顺序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古曜一郎山上保大塚学史飞田实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