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洱茶恒温恒湿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恒温恒湿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普洱熟茶发酵的程度过轻,茶叶容易发酸,挂喉。发酵程度过熟,茶汤颜色太深,叶底缺乏活性。所以熟茶工艺中每一个步骤环环相扣,都非常重要。传统普洱熟茶在普洱晒青毛茶基础上进行5个工艺步骤:原料的选定
‑
>喷水
‑
>渥堆
‑
>翻堆
‑
>开沟晾干;
[0003]第一道工序:原料的选定;
[0004]发酵时使用的原料必须是晒青毛茶,熟茶的工艺,前期是晒青毛茶,后期属于再发酵茶,第一道工序是原料的选定,好的原料直接决定了熟茶的口感及后期的转化走向。如果选料选的不好,比如我们用台地茶来发酵,工艺再好发酵出来以后的茶喝着喉咙会发干,口腔舒适度低。
[0005]第二道工序:喷水;
[0006]喷水是为了增加湿度,茶叶水分大概在20%左右。根据原料来增加湿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恒温恒湿发酵装置,包括发酵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1)的两侧壁底端设有通风窗(5),所述通风窗(5)的内侧固定设有过滤网(6),所述发酵室(1)的两侧内壁上对称设有T型滑槽(4),所述T型滑槽(4)内设有T型滑块(7)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两个T型滑块(7)之间固定连接有圆环管(26),所述发酵室(1)外的一侧设有加湿装置(17),所述加湿装置(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14)并与其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导管(14)的一端穿过发酵室(1)内侧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发酵室(1)内的第一导管(14)内部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5),所述发酵室(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温控装置(11),所述温控装置(11)的输出端伸入到发酵室(1)内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发酵室(1)内的温控装置(1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Z型管(13),所述Z型管(13)内设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Z型管(13)的一端和第一导管(14)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软管(16),所述第二伸缩软管(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9)并与其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管(19)的底面与圆环管(26)顶面固定连接并与其连通设置,所述发酵室(1)的一侧铰接连接有箱门(20),所述箱门(20)一侧的发酵室(1)外侧壁上设有传感器(23),所述传感器(23)一侧的发酵室(1)外侧壁上设有控制开关(24),所述发酵室(1)的另一侧对称设有两个风扇(10)并与其内部连通设置,所述发酵室(1)内顶面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9),所述电动伸缩杆(9)的伸长端与圆环管(26)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加湿装置(1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