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217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包括:一个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表面涂覆有亲水材料的薄膜。一种制造带有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的组合光学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出其长度不小于其两倍宽度且其表面至少有一部分涂覆着亲水材料薄膜的条状光学元件,并用粘合剂将条状光学元件粘到支撑体上;切割条状光学元件、粘合剂和支撑体,且同时至少在被切割的部位加含水液体。(*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及适用于组合光学器件的制造方法,在该组合光学器件中诸如棱镜之类的光学元件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件上。在此类现有组合光学器件中,有一种称为激光耦合器的器件,这种已有的激光耦合器被用作CD唱机的传感头,如附图说明图1和2中所示。图1是一个激光耦合器的透视图,而图2是同一激光耦合器的纵剖图。如图1和2所示,激光耦合器包括光学玻璃制的微棱镜102,和一个包括有光电二极管103及放在其上的半导体激光器104的LOP(laser on photodiode)芯片,且它们彼此靠近地装配在一个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IC)101上。该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101包括一对用于检测光信号的光电二极管PD1和PD2,一电流—电压(I-V)转换放大器和一个算术处理单元(未图示),所有这些都包括在集成电路之内。光电二极管103被用以监测半导体激光器104后端面的输出光并且控制半导体激光器104前端面的输出光。如图2所示,微棱镜102在其倾斜表面102a上有一半反射镜105,在其顶表面102b上有一全反射膜106,在其底表面102c上有一抗反射膜107,包括有面对着LOP芯片的端面102d的一反射平面,且在其背离LOP芯片的端面102e上有一光吸收膜108。微棱镜102底表面102c上的抗反射膜107被SiO2薄膜109覆盖。通过在SiO2膜109上涂粘合剂110而将微棱镜102装配到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IC101上。SiO2膜109用于增强粘合剂110的粘合力,以将微棱镜102固定在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101上。半反射镜105可以是真空蒸镀而制得的非晶硅薄膜。全反射膜106可以是20层SiO2和20层TiO2交替叠加而成的多层介质膜。抗反射膜107可以是CeF3膜。光吸收膜108可以是Cr/CrO基质的多层膜。在某些情况下,微棱镜102在靠近LOP芯片的底表面102C上的一半抗反射膜107上有一半反射镜。具有上述结构的激光耦合器被装在一个可由陶瓷等材料制成并用窗盖密封住的平板壳111内,如图3所示。在激光耦合器中,如图1和2所示,自半导体激光器104前端面发出的激光束L由微棱镜102的倾斜表面102a上半反射镜105反射,并射向信息盘(未示出),以便从激光束L读取信号。由信息盘反射回来的激光束L穿过半反射镜105,从其倾斜表面102a进入微棱镜102中。光束的一半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1的表面,光束的另一半经光电二极管PD1的表面和由微棱镜102的顶表面102b反射之后入射到光电二极管PD2中。当激光束L聚集在盘的记录平面上时,则前后光电二极管PD1和PD2上的光点大小相等,但如果没有聚集在记录平面上,则光电二极管PD1和PD2上的光点尺寸将互不相同。因此,若聚集偏差表现为光电二极管PD1和PD2输出信号之差,则可以检测到一个聚焦误差信号。聚集误差信号为零的点与焦点位于盘的记录平面上的点相对应,也就是正确的焦点。用聚集伺服系统的反馈控制使聚集误差信号为零,可以保持在正确聚焦的状态,且可以很好地重放信息盘。如上所述,现有的激光耦合器用下述方法制作出来。如图4所示,首先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通过给出的圆片加工方法制备出来。标号111a代表与单个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相对应的芯片区域。接下来如图5所示,用银膏(未画出)把LOP芯片装配到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的各个芯片区域上并对其进行适合的固化处理。在下面的步骤中,如图6所示,用紫外线下可固化的硅树脂基粘合剂(未图示)把在数个芯片区域111a,如十个芯片区域,上延伸的一个条形微棱镜预先固定在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上。之后,进行固化处理,即用紫外光辐照使粘合剂固化。接下来的步骤是,把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的后表面粘到一个可延伸的片上(未图示)。然后,如图7所示,用适合的切割器(切割器件,未图示)对每个条型微棱镜进行半切割。之后,用切割器对每个条状微棱镜102,粘合剂110和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进行完全切割,以便最终获得分立的芯片,即各个的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如图8所示。然后,伸展开可延伸的片,以使各个芯片彼此分隔开,并将每个芯片检出并如图3所示封装。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激光耦合器制作方法中,当用切割器彻底切割开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时,条状微棱镜102,粘合剂110和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圆片111被依次切开。在此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碎屑且碎屑会粘附到微棱镜102和光电二极管集成电路101的表面上。由于微棱镜102的倾斜表面102a和顶表面102b是作光入射面和光反射面用的,故这些表面的沾染将对激光束L的入射和反射产生不良影响。为防止这种影响,传统的作法是在切割过程中通过向切割刀片和切割部分喷水洗去碎屑,并在切割完成之后用喷水和吹送干燥空气的办法除去灰尘。但是,用作粘合剂110的硅树脂是粘性的,它的碎屑会粘在微棱镜102和其他元件表面上,甚至在上述冲洗之后仍残留在那里。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激光耦合器中,而且也普遍存在于那些用粘合剂,尤其是树脂基粘合剂把条状光学元件粘结到支撑体上,并进一步用切割器等设备将半成品切割成各个器件的组合光学器件中。因此,十分有必要解决这一问题。由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它可有效地防止由切割光学元件,粘合剂和支撑体而产生的碎屑对光学元件表面的沾染。本专利技术人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并证实靠喷水等中洗法不能防止用切割器切割半成品时灰尘或碎屑粘到微棱镜和其他光学元件表面上,除非作结构上的改进来防止碎屑和灰尘留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上,否则上述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光学元件表面上粘附灰尘,可以通过切割前在光学元件表面上覆盖上一层亲水材料薄膜,且在切割过程中用喷水冲洗切割部位和切割刀片而得到有效地防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提供了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它包括一个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至少一部分表面上覆盖着亲水材料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具有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之光学元件的组合光学器件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其长度不小于两倍其宽度且其表面至少一部分覆盖着亲水材料薄膜的条状光学元件,并用粘合剂将条状光学元件粘到支撑体上;以及切割条状光学元件,粘合剂和支撑体,同时至少在它们要切割的地方加含水液体。在本专利技术在后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用切割器切割条状光学元件、粘合剂和支撑体。在切割的过程中,将水为主要成份的液体喷射到切割部位和切割器的刀片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方面中,至少光学元件的入射面适宜于涂覆上亲水材料薄膜。但是,典型的情况是,入射和反射两个面都涂覆有亲水材料薄膜。本专利技术在前和在后的方面中的光学元件,根据组合光学器件的用途和功能的需要任意选用,比如,光学元件是棱镜。在本专利技术的两方面中,典型的粘合剂是采用了可紫外线固化树脂的粘合剂。这种粘合剂的例子是硅树脂基粘合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两方面中,典型的支撑件是半导体基片,尤其是其上有诸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光器件,诸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检测器件,或者电子电路的半导体基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方面中,亲水材料至少是选自下列一组中的一种材料;MgF2,CaF2,CaO,MgO,Al2O3,BeO,ZnO,TiO2,SiO2,SnO2,C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包括: 一个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至少有一部分表面涂覆着亲水材料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4-11-29 319291/941.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包括一个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至少有一部分表面涂覆着亲水材料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至少光入射面涂覆有所述亲水材料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光学元件的至少光反射面涂覆有所述亲水材料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亲水材料包括至少一种从下述一组中选出的材料MgF2,CaF2,CaO,MgO,Al2O3,BeO,ZnO,TiO2,SiO2,SnO2,Cu3O,Na2S,B2O3,CaS和CuO。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光学元件是棱镜。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粘合剂由紫外线照射下可固化的树脂制备而得。7.根据权利要求6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粘合剂是基于硅树脂的。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支撑体为半导体基片。9.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光学器件,其中所述的组合器件是激光耦合器。10.一种组合光学器件,包括一个用紫外线固化树脂制出的用粘合剂粘到半导体基片上的棱镜,所述棱镜有一个涂覆着亲水材料膜的光入射面和一个涂覆着亲水材料膜的光反射面。11.一种制造组合光学器件的方法,其中的光学器件有一个用粘合剂粘到支撑体上的光学元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出其长度不小于其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正藤卷义继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