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驱动装置和输带辊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65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磁带驱动装置,用输带辊与压带辊,夹持磁带,使磁带行走,在金属制输带辊外周面上形成多条环状槽部,将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在所述各槽部内形成涂膜部,由于用由防滑用涂膜剂构成的涂膜部与磁带压紧,具有能以压带辊向输带辊的较小的压紧力确保磁带驱动力,使磁带行走稳定、减轻输带辊的旋转负荷与旋转不稳度程度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录音机等的磁带驱动装置和输带辊。近年来,由于对录音机等要求省电以及要求电池长寿命,因而要求降低磁带驱动装置的负荷。磁带驱动装置的结构如后述图7-10所示。如图7所示,在基板16上设置正转卷轴17f、反转卷轴17b、盒座18与正转输带辊1f、反转输带辊1g(参照图8、9)等。把内设磁带3的磁带盒19放置在盒座18内、使盒座18以轴20为中心沿图7的箭头A方向旋转后、处于双点划线装填位置,使磁带盒19的磁带盘与上述正转卷轴17f与反转卷轴17b结合。这时,使设置在基板一侧的上述输带辊1f、1g插入磁带盒19的输带辊接口21a、21b内。输带辊1f、1g的传动路线如图8所示。此图8所示状态表示停止中状态。输带辊1f、1g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在基板16上。将输带辊1f压入正转飞轮22a中,输带辊1g压入反转飞轮22b中。用输带辊皮带25连接设置在基板16上的电动机23的电动机皮带轮24与反转输带辊1g、使与反转输带辊1g呈同轴、一体设置的齿轮26与齿轮27啮合。用输带辊皮带29使正转飞轮22a和与齿轮27呈同轴、一体设的皮带轮28相连、当电动机皮带轮24沿时针方向(箭头B方向)旋转时、反转输带辊1g沿箭头C方向反转、正转输带辊1g沿箭头D方向正转。齿轮30与齿轮27啮合、齿轮30的旋转使用作为正转卷轴17f、反转卷轴17b的驱动力以及停止、重放、正转、反转、卷回、快送等控制凸轮(未图示)的驱动力。如图8、图9所示,在盒座18上、与输带辊1f、1g的位置对应,设置压带辊31a、31b。即使在使盒座18旋转、使磁带盒19位于由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的装填状态、或停止状态,压带轮31a、31b不与输带辊1f、1g中的任何一个压紧而保持在图8所示的位置,在指示正转的场合,仅是压带辊31a通过磁带3与输带辊1f压紧,使磁带3沿着向卷轴17f上卷绕方向被驱动行走。这样,使图8所示的磁头32与定速行走中的磁带3接触、进行录音信息的重放。传统的如附图说明图10所示,为使磁带3行走稳定,用腐蚀处理等对输带辊1f、1g的与磁带3的接触面S进行粗糙化加工,使摩擦系数提高。这样,通过用腐蚀处理对输带辊1f、1g的与磁带3的接触面S进行粗糙加工能使磁带3的行走稳定,而现状是对接触面不进行此粗糙加工,万一压带辊2的压紧力减小,就不能确保一定水平的磁带驱动力。因此,在传统的磁带驱动装置中,目前的现状是由于不希望输带辊1的摩擦系数有显著的提高,往往通过增大压带辊2的压紧力、来确保一定水平的磁带驱动力。这样,就出现了输带辊1f、1g与轴承(未图示)以及压带辊2与压带辊轴(未图示)上的旋转负荷增大,旋转不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能减低旋转负荷,减低旋转不稳程度、使磁带行走稳定的磁带驱动装置和输带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带驱动装置,具备输带辊和将此输带辊压紧的压带辊,用所述输带辊与压带辊将磁带夹持、使磁带行走,特点在于在所述输带辊的与磁带压紧外周面上形成多条环状槽部,把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在所述各槽部上形成涂膜部。此外,在所述磁带驱动装置中,在输带辊的与磁带接触的金属部的表面上形成微细凹凸部分。在所述磁带驱动装置中,将所述槽部的端部作成楔形。在所述磁带驱动装置中,使所述涂膜部的最外端的宽位于与所述输带辊压紧的磁带宽的范围内,使此磁带的宽方向的两端部与中央部和所述输带辊的涂膜部以外的平面部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与磁带压紧使磁带行走的磁带驱动装置的输带辊,在其与磁带压紧的外周面上形成多条环状槽部,将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在所述各槽部内形成涂膜部。此外,在所述输带辊上,使所述槽部最外端的宽位于所述磁带宽的范围内。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磁带驱动装置动作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2为上述实施例的加工中输带辊的剖面图和无心研磨加工前的输带辊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输带辊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输带辊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输带辊加工状态的概念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磁带行走系统的俯视图,图7为磁带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8表示磁带驱动装动力传递路线的俯视图,图9为磁带驱动装置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0为表示传统磁带驱动装置的侧视图。以下,参照图1-5对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输带辊以外的其它结构和在对传统例说明的图7-9中所示的为同样。此外,由于正反转输带辊1f、1g为同样结构,而作为输带辊1进行说明,压带辊31a、31b作为压带辊2进行说明。图1、图2表示实施例1。此磁带驱动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金属制输带辊1、压带辊2,其外周面用橡胶材料制成,且与轴承(未图示)形成一体。3为磁带。电动机的旋转通过飞轮、皮带传至由轴承支承成可自由旋转的输带辊1。此外可自由旋转支承在压带辊轴上的压带辊2,在例如重放时磁带行走状态,以弹力将磁带压向输带辊1,在停止状态,产生离开输带辊1的动作。这些结构均与图7-9所示相同。在输带辊1的外周面上形成多条槽部1a,槽部1a中设有作为高摩擦系数的氨酯系树脂材料的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而成的涂膜部1b。多条涂膜部1b(槽部1a)的最外端间的宽度L1比磁带3的宽度L2小,而处于L2的范围内。磁带3的宽方向的两端3a、3b与输带辊1的金属部1c、1d接触。此外,磁带3的中央部3c与输带辊1的多条涂膜部1b(槽部1a)间的金属部1e接触。由于这种结构,当压带辊2通过磁带3压到输带辊1上时,磁带3与涂膜1b压接,即使压带辊2的压紧力比传统例的低,也能使磁带3得到所需磁带驱动力。同时,磁带3的宽方向的两端3a、3b与输带辊1的金属部1c、1d压紧,此外,磁带3的中央部3c与输带辊3的多条涂膜部1b(槽部1a)间的金属部1e压紧。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涂膜部1b的输带辊1的具体加工方法。图2(a)表示已涂布氨酯系树脂材料状态的输带辊半成品,图2(b)表示无心研磨加工前状态的输带辊半成品。图2(a)中,11为输带辊的半成品或坯料、它是输带辊1的外径上外加研磨余量、加工形成了多条槽部1a的半成品。12、13为在涂布时不使涂料附着在半成品的不需要涂布部分上的遮挡夹具。在此状态,从各方向进行涂布、形成涂膜层14。为了使此涂膜层14与坯料11良好密切粘接,在进行涂布形成涂膜层14之前,要进行底面处理。接着,进行加温、干燥等处理、以确保涂膜强度。从图2(a)的状态将遮挡夹具12、13卸下,用圆柱研磨等除去高出的涂膜层14,如图2(b)所示,形成使坯料11的外径与涂膜外径大致相同的状态。接着,进行无心研磨精加工成上述规定的输带辊1的状态以后,进行清洗。输带辊11的涂膜部1b在进行无心研磨时受到研磨压力的压缩下,从而研磨后的涂膜部1b的直径比金属部1c、1d、1e稍大,然而,据此,成为使涂膜部1b与磁带3的压紧更可靠。这样,即使压带辊2的压紧力比以往低,能使磁带3与涂膜部1b进行压紧、得到磁带驱动力、行走稳定。此外,由于压带辊2的压接力比以往低,从而使输带辊1与压带辊2的旋转负荷与旋转不稳定度减低。同时,磁带3的宽方向的两端3a、3b与输带辊1的金属部1c、1d接触,此外,磁带3的中央部3c与输带辊1的多条涂膜部1b(槽部1a)间的金属部1e接触。由于磁带3用沿输带辊1的形状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带驱动装置,包括输带辊1、压紧此输带辊1的压带辊2,用所述输带辊1与压带辊2夹持磁带3使磁带行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带辊的与磁带3压紧的外周面上形成多条环状槽部1a、将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在所述各槽部1a内形成涂膜部1b。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5-26 134201/97;JP 1996-7-26 196833/961.磁带驱动装置,包括输带辊1、压紧此输带辊1的压带辊2,用所述输带辊1与压带辊2夹持磁带3使磁带行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带辊的与磁带3压紧的外周面上形成多条环状槽部1a、将防滑用涂膜剂充填涂布在所述各槽部1a内形成涂膜部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带辊的与磁带接触的金属部1c、1d、1e的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功山田嘉彦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