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和数字接口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55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不需要大容量的缓冲存储器,而且可以进行同步复制及连续的记录。在发送机侧,来自于圆柱体伺服电路及磁带运行伺服电路的基准信号变换为等时分组,并从数字接口发送电路发送到1394电缆上。在接收侧,通过等时分组变换电路将所接收的等时分组恢复为原来的基准信号,并供给圆柱体伺服电路和磁带运行伺服电路。这样发送机和接收机之间可以达到同步,并可进行同步复制和连续记录。此后,由接收机接收发送机发出的复制数据。发送的再生处理及接收机的记录处理在基于基准信号的定时进行,而不需进行时间同步的缓冲存储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适合于利用与IEEE1394规格对应的网络的复制记录的数字接口的装置和数字接口方法。近年来,已在研究图像的数字处理。对于数字图像数据的磁记录再生装置(VTR)的记录也研究了各种方式。例如,在日本的民用数字VTR(录像机)的协议会上,决定了将NTSC信号和PAL信号等的SD(Standerd definition)信号压缩而用于直接记录数字信号的SD规格和将HDTV(High Definition TV)的基带信号等的HD(HighDefinition)信号而用于直接记录数字信号的HD规格。与这些规格对应的民用数字VTR(以下,也称为DVTR)也已商品化了。通常,如果将图像信号数字化,则其信息量很庞大,不将信息压缩而进行传送或记录等,在通信速度和费用等方面是困难的。因此,在SD、HD规格中,将数字图像信号进行帧内压缩。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SD规格的磁带的记录格式的说明图。图1示出了在磁带15上形成的记录轨迹16。如图1所示,记录轨迹16具有与数据的种类对应的多个区域,即具有包含SSA(Start-SyncBlock Area)和TIA(Track ID Area)的ITI(INSERT ANDTRACK INFORMATION)、音频区域、视频区域和子码区域等。这些区域从磁带15的下端向上端顺序排列。在这些区域相互之间设置了间隙GAP1-GAP3和缓行部(AMBLE)。通过磁头的扫描,对ITI、音频区域、视频区域和子码区域顺序进行记录和再生。磁头按照图2所示的磁头开关脉冲的定时进行扫描。在图2的磁头开关脉冲的前沿和后沿定时,利用旋转磁头进行扫描。磁头开关脉冲与图2所示的帧脉冲同步地发生,在SD规格中,如图2所示的那样在1帧期间进行10次扫描。即,1帧记录在10个轨迹上。1个轨迹的扫描所需要的时间是1帧期间的1/10。图3表示在该1轨迹期间传送的数据。如图3所示,1轨迹期间是3.33m秒,在该期间传送写入到上述ITI、音频区域、视频区域和子码区域的数据。磁头开关脉冲是设定DVTR的轨迹的记录基准的信号,利用该磁头开关脉冲触发圆柱体伺服机构(Cylinder servo)。在民用数字VTR的SD格式中,各轨迹以1个同步块为记录单位记录数据。各同步块是90字节长,具有2字节的同步信号(SYNC)和3字节的ID。另外,图1所示的视频区域具有2字节的SYNC、3字节的ID、77字节的视频数据区域、8字节的水平奇偶校验C1和77字节的垂直奇偶校验C2。另外,视频区域具有各有1个同步块的视频辅助数据区域(VAUX0~VAUX2)、具有135个同步块的视频数据区域和11同步块的垂直奇偶校验C2。然而,在DVTR中,不仅可以将模拟电视信号进行压缩记录,而且可以直接记录数字数据。图4是表示只输入输出数字数据的DVTR的关联技术的框图。在数字图像机器相互之间,作为用于进行数据的收发的数字接口方式的统一规格,适合于多媒体用途的低成本的周边接口即IEEE(电气工程师学会)1394正在普及。IEEE1394可以进行多个信道的多路传输。另外,IEEE1394具有保证在一定时间以内传输图像和声音数据等的等时传输功能,所以,成为适合于图像传输的数字接口。关于IEEE1394,在特开平8-279818号公报等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图4的装置中,IEEE1394规格的电缆与端子1连接。1394电路2是控制IEEE1394规格的数字接口的链路层和物理层的电路,读取在与端子1连接的1394电缆(图中未示出)上传输的数据,供给数字I/F包变换电路3,同时向1394电缆传输数字I/F包变换电路3的数据。数字I/F包变换电路3进行IEEE1394规格的包与SD规格的包的包变换。1394包通过数字I/F包变换电路3变换为SD规格的包,并供给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在SD规格中,数字I/F包变换电路3将输入的1个同步块的数据变换为1DIF(数字接口)块,同时将1轨迹的数据变换为150DIF块,以150DIF块为单位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此外,数字I/F包变换电路3的输出如图1的数据顺序那样,例如由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进行重新排列。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读出写入存储器6的数据,对于图1的轨迹方向的数据,配置纠错用的垂直奇偶校验C2(外代码),对于同步方向的数据,配置水平奇偶校验C1(内代码)。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附加上外代码和内代码后,按图1的记录格式顺序向调制解调电路7输出数据。这种纠错处理由微处理器10进行控制。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的输出由调制解调电路7调制后,通过放大均衡检测电路8记录到磁带9上。如上所述,在SD规格中,1帧信息记录在10个轨迹上,但是,在该1帧的记录单位内,在规格上不容许改变系统数据的内容,不能对1帧所在的任一的轨迹进行数据改写。然而,在民用数字VTR协议会上,作为下一代数字广播即ATV和DVB的压缩方式,决定采用MPEG2。在ATV、DVB规格中,采用直接记录按MPEG2方式压缩的数据。在SD、HD规格中,采用帧内压缩方式,但是,在MPEG2中,不仅使用帧内压缩的编码,而且使用帧间压缩的编码。即,MPEG2数据不是帧固定长,1帧数据的记录所需要的轨迹数是不定的。因此,记录以轨迹为单位进行,子码、VAUX和AAUX也以轨迹为单位而结束。于是,这时,可以认为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可以利用存储数个轨迹信息的存储器进行纠错处理。即,在纠错编码中,首先进行外代码(C2)的编码后,对包含该外代码的数据进行内代码(C1)的编码。因此,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为了先附加上外代码,必须存储生成该外代码所需要的轨迹方向的数据。于是,在外代码的编码中,需要用于存储1轨迹的数据的存储器和用于从该存储器读出数据作成外代码的存储1轨迹数据的存储器。内代码的编码按同步块单位进行,所以,可以同时进行向调制解调电路7的输出处理。这些处理对于顺序输入的以轨迹为单位的数据循环进行,所以,通过使各存储1轨迹数据的存储器与上述各处理对应,利用存储n轨迹数据的存储器就可以进行输入处理、外代码的附加处理、内代码的附加和输出处理。这样,图4的装置便可记录多个规格的数字数据。另外,这些MPEG2和DVTR等规格相互之间的传输协议和同步方法,在IEC1883中正在推进标准化。在现在的协议草案中,在发信侧,将等时数据变换为IEEE1394规格的等时包后进行传输。这时,将与进行发信处的数据的基准定时信号具有相同的定时的数据,例如将包含具有1帧的开头数据的数据群进行分组时,向等时的头数据内插入表示是基准的信号的帧脉冲等标志。另一方面,在接收侧,抽出所接收的包的头标志,利用表示1帧的开头的标志调整帧的开始定时。这样,便可获得收发机之间的同步。图5是用于说明这种同步化的动作的时间图。图5用于说明多个机器的同步化。图5的最上部表示1394包,从上部开始顺序表示接收机A的磁头开关脉冲、纠错处理和记录处理,接收机B的磁头开关脉冲(B)、纠错处理(B)和记录处理(B),接收机C的磁头开关脉冲(C)、纠错处理(C)和记录处理(C)。如上所述,在接收侧DVTR中,在图4的纠错编码译码电路5的纠错处理中,通常发生n个轨迹周期的延迟时间。即,图4的数字I/F包变换电路3的输出,为了进行纠错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由多个机器构成的网络内的1个或2个以上的第1机器上,将初始定时基准信号变换为第1同步传送的数据,并向构成上述网络的传送路线发送的定时基准信号发送单元; 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上述第1机器以外的第2机器上,基于通过上述传送路线传送来的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得到定时基准信号的定时基准信号发生单元; 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机器上,与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或上述定时基准信号进行同步,将指定的传送数据变换为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后向上述传送路线发送的发信单元和 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机器上,通过上述传送路线接收上述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并与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或上述定时基准信号进行同步记录的记录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2-7 25625/971.一种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由多个机器构成的网络内的1个或2个以上的第1机器上,将初始定时基准信号变换为第1同步传送的数据,并向构成上述网络的传送路线发送的定时基准信号发送单元;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上述第1机器以外的第2机器上,基于通过上述传送路线传送来的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得到定时基准信号的定时基准信号发生单元;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机器上,与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或上述定时基准信号进行同步,将指定的传送数据变换为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后向上述传送路线发送的发信单元和设置在上述网络内的机器上,通过上述传送路线接收上述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并与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或上述定时基准信号进行同步记录的记录单元。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络内的第1机器是和具有上述发信单元的机器相同的机器,具有用于得到上述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的再生单元,上述初始定时基准信号是上述再生单元的再生定时基准信号。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记录单元的机器具备通知自己可以与上述定时基准信号同步的通知单元,和在自己与上述定时基准信号同步后,在指定的记录媒体的记录开始位置成为记录待机状态的待机单元;具有上述发信单元的机器具备检测从具有上述记录单元的所有的机器已生成了上述通知单元的通知的检测单元,在检测到具有上述记录单元的所有的机器可以与上述定时基准信号同步后,通过从上述发信单元发送上述第2同步传送的数据,可以在具有上述记录单元的所有的机器中进行同步记录。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字接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发信单元的机器的定时基准信号与具有上述记录单元的机器的定时基准信号之间具有基于上述记录单元的记录处理的延迟时间差。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山武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