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用减震式油缸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用减震式油缸。
技术介绍
[0002]中重型汽车多个部件都布置在驾驶室下方,为方便维护与维修,驾驶室与底盘之间连接有油缸,从而方便中重型汽车在维修、保养时将驾驶室翻转起来,油缸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将其用作驾驶室的举升翻转装置可提高稳定性。
[0003]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较为颠簸,驾驶室会随着颠簸的地面同步晃动,当晃动较大时,由于油缸在承受驾驶室重量的同时还需承受驾驶室晃动时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活塞组件可能会被压弯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使得油缸成为易耗物品,造成了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方案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用减震式油缸,包括油缸本体、卡位机构、减震机构和套设环,油缸本体的中部套设有套设环,套设环与卡位机构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用减震式油缸,包括油缸本体(1)、卡位机构(2)、减震机构(3)和套设环(4),其特征在于:油缸本体(1)的中部套设有套设环(4),套设环(4)与卡位机构(2)之间连接有减震机构(3),卡位机构(2)套设在油缸本体(1)上;所述的油缸本体(1)包括缸体组件(11)和活塞组件(12),缸体组件(11)的内部套设有活塞组件(12),套设环(4)套设在缸体组件(11)的上端;所述的减震机构(3)包括第一缓冲支链(31),第一缓冲支链(31)的上端安装在连接环(21)的下端,第一缓冲支链(31)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框一(33),连接框一(33)的中部开设有挤压槽,挤压槽内安装有挤压支链(36),连接框一(33)、连接框二(34)之间设置有锁定外壳(35),连接框二(34)安装在第二缓冲支链(32)的上端,第二缓冲支链(32)的下端安装在套设环(4)上,连接框一(33)的下端安装有U型架(37),连接框二(34)的中部开设有工作槽,工作槽与压力板(38)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工作槽与压力板(38)之间连接有压力弹簧(39),连接框二(34)的上端安装有深入杆(40),深入杆(40)的左右两端对称铺设有橡胶层(41);所述的第一缓冲支链(31)与第二缓冲支链(32)之间为结构、大小均相同的支链,所述的第一缓冲支链(31)包括连接杆(311),连接杆(311)安装在连接环(21)上,连接杆(311)上安装有活动杆(312),活动杆(312)的端头安装有挤压头(315),活动杆(312)与连接筒(314)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且连接杆(311)、连接套(314)之间连接有防尘罩(313),连接筒(314)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阻力单元(316),连接筒(314)与阻力架(317)之间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阻力架(317)的前后两端与连接筒(314)连接有阻力弹簧(318);所述的挤压支链(36)包括挤压板(363),挤压板(363)与挤压槽的上端为上下滑动配合连接,且挤压板(363)与挤压槽之间连接有气囊一(361),气囊一(361)内部均匀设置有弹簧一(362),气囊一(361)与气囊二(365)之间连通有输送管(364),气囊二(365)安装在挤压槽的侧壁上,气囊二(365)与挤压层(368)连接,挤压层(368)与挤压槽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气囊二(365)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块(366),挤压层(368)与挤压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二(36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重型汽车驾驶室用减震式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机构(2)包括连接环(21)、卡位块(22)、内置弹簧(23)、固定块(24)、挤压筒(25),连接环(21)套设在活塞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阳,程响,马继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鸿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