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17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工业废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污泥压滤装置、菌种活化装置、营养剂投加装置和悬浮式曝气装置,所述污泥压滤装置包括污泥泵和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均为移动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采用移动式污泥压滤装置实现生化池内污泥的快速排出和脱水处理;(2)通过菌种活化装置向生化系统内投加经活化后的载体固化菌种;通过营养剂投加装置向生化系统内添加营养剂,以促进污泥快速增殖和活性提高;(3)悬浮式曝气装置为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阶段提供充足的曝气充氧能力。氧能力。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申请属于工业废水生化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对于长期运行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而言,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生化系统内长期累积的污泥浓度过高,而与生化系统匹配的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能力仅能满足正常进水负荷下污泥增殖部分的脱水能力,无法在短期内使生化系统污泥浓度降至正常工艺需求浓度。
[0004](2)生化系统所配套曝气系统的曝气充氧能力有限,使得生化系统的溶解氧无法达到工艺所需要求,导致生化系统处理能力降低,进而导致企业生产车间进行限产、甚至停产。
[0005](3)生化系统污泥的活性逐渐降低,对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下降,导致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也会导致企业生产车间的限产或停产。
[0006]以上问题,通常会导致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逐步降低,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车间的正常生产。而企业废水处理系统原配置的污泥脱水系统、曝气系统等已最大负荷运行,难以扭转生化系统持续恶化的趋势,更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生化系统的活性提升和修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生产停产并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重新接种和培养。该问题是工业企业废水处理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包括污泥压滤装置、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所述污泥压滤装置包括污泥泵和污泥压滤机,还包悬浮式曝气装置;所述污泥压滤机、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均为移动式;工作状态时,所述污泥压滤机、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均处于生化处理池旁,所述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分别向生化处理池投加菌种和营养剂;所述污泥泵的进口与生化处理池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污泥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的滤液出口通过滤液导排管与生化处理池连通;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包括浮体和底部的曝气器。
[0009]作为优选,所述污泥压滤机为车载板框式污泥压滤机;所述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也为车载式。
[0010]作为优选,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还包括氧气瓶、空压机和气管;所述气管将氧气瓶、空压机和曝气器依次连接,所述浮体安装在气管上且漂浮在生化处理池的水面上。
[0011]作为优选,所述生化处理池为好氧池;所述营养剂投加装置包括料仓。
[0012]作为优选,所述菌种活化装置内包含固体菌种,所述固体菌种包括硫化菌种、硝化菌种、反硝化菌种。
[0013]作为优选,所述固体菌种采用的载体为粒度为50

80目的活性炭或硅藻土。
[0014]作为优选,所述曝气器为微孔曝气器。
[0015]基于所述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的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污泥压滤机、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移动至待调理的生化处理池旁,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化处理池、污泥泵和污泥压滤机,所述滤液导排管连接污泥压滤机的滤液出口和生化处理池;步骤二启动所述污泥泵和污泥压滤机,将所述生化处理池内的高浓度污泥抽取至污泥压滤机进行压滤处理;处理后形成的泥饼外运处置,形成的滤液经滤液导排管排回生化处理池;步骤三根据生化处理池内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确定投加的菌体和营养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利用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向生化处理池投加菌体和营养剂;步骤四如果所述步骤三中投加的菌体为好氧菌体,利用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将氧气以微气泡形式释放于生化处理池内,将所述生化处理池内污水溶解氧控制在预设范围内;步骤五所述生化处理池内活性污泥的各项性能指标调理合格后,将所述污泥压滤机、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移走。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至步骤五既能够在生化处理池停产时施用,也能够在生化处理池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附加运行;所述附加运行时菌种活化装置和营养剂投加装置进行附加投加,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进行附加曝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采用移动式污泥压滤装置实现生化池内污泥的快速排出和脱水处理,使生化系统内污泥浓度在24h内快速降至工艺所需理想浓度;解决了“与生化系统匹配的污泥脱水系统的脱水能力仅能满足正常进水负荷下污泥增殖部分的脱水能力,无法在短期内使生化系统污泥浓度降至正常工艺需求浓度”的问题。
[0018](2)通过菌种活化装置向生化系统内投加经活化后的载体固化菌种;通过营养剂投加装置向生化系统内添加营养剂,以促进污泥快速增殖和活性提高。
[0019](3)悬浮式曝气装置将氧气以微气泡形式释放于生化系统内,向生化系统充氧,为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阶段提供充足的曝气充氧能力。
[0020](4)采用本专利技术调理修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修复周期通常为2

4天,修复后可稳定运行12个月以上,即企业生化系统可每12至18个月进行一次调理修复,可使生化系统保持较高的降解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实现废水的稳定达标处理。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和方法示意图。
[0022]附图说明:1—生化处理池,2—污泥泵,3—污泥压滤机,4—滤液导排管,5—菌种活化装置,6—营养剂投加装置,7—氧气瓶,8—空压机,9—浮体,10—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污泥压滤装置、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污泥压滤装置包括污泥泵2和污泥压滤机3,还包悬浮式曝气装置。
[0026]如图1所示,污泥压滤机3、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均为移动式;工作状态时,污泥压滤机3、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均处于生化处理池1旁,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分别向生化处理池1投加菌种和营养剂。
[0027]如图1所示,污泥泵2的进口与生化处理池1通过管道连通,污泥泵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泥压滤机3;污泥压滤机3的滤液出口通过滤液导排管4与生化处理池1连通。
[0028]如图1所示,悬浮式曝气装置包括浮体9和底部的曝气器10。
[0029]污泥压滤机3为车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包括污泥压滤装置、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所述污泥压滤装置包括污泥泵(2)和污泥压滤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悬浮式曝气装置;所述污泥压滤机(3)、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均为移动式;工作状态时,所述污泥压滤机(3)、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均处于生化处理池(1)旁,所述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分别向生化处理池(1)投加菌种和营养剂;所述污泥泵(2)的进口与生化处理池(1)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污泥泵(2)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污泥压滤机(3);所述污泥压滤机(3)的滤液出口通过滤液导排管(4)与生化处理池(1)连通;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包括浮体(9)和底部的曝气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压滤机(3)为车载板框式污泥压滤机;所述菌种活化装置(5)和营养剂投加装置(6)也为车载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式曝气装置还包括氧气瓶(7)、空压机(8)和气管;所述气管将氧气瓶(7)、空压机(8)和曝气器(10)依次连接,所述浮体(9)安装在气管上且漂浮在生化处理池(1)的水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处理池(1)为好氧池;所述营养剂投加装置(6)包括料仓。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活化装置(5)内包含固体菌种,所述固体菌种包括硫化菌种、硝化菌种、反硝化菌种。6.根据权利要求5的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快速调理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种采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卫冯晓静庄会栋张增国梁世华李华于长伟谭心潘兴朋洪光波王红燕崔书捷孙龙张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资源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