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15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包括上料机、第一数控机床、提升机、第二数控机床和检测设备,上料机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连接第一数控机床,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二连接料道连接提升机,提升机通过第三连接料道连接第二数控机床,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连接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出料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便于人工及时处理。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现有的机加工行业拥有数控设备数量非常庞大,小企业可能几台或几十台数控设备,大企业多大数百台数控设备。同时由于现有的机加工行业对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对工人的个人综合能力也再不断提升,数控设备人工操作一个人只能同时操作两台设备,用工紧缺,工人工作强度大,产能低,人工上下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人工做出的产品都需要全检,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的技术方案,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第一数控机床、提升机、第二数控机床和检测设备,上料机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连接第一数控机床,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二连接料道连接提升机,提升机通过第三连接料道连接第二数控机床,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连接检测设备,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出料道;上料机大大提高了产品自动上料的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经提升后的产品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进入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一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检测,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料道经提升机由第三连接料道输送至第二数控机床,加工检测后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输送至检测设备,检测合格后通过出料道输出,不仅可以实现全自动加工检测,而且可以替代大多数人工,提高产量,避免安全事故,提高产品质量,当出现故障时数控设备可以显示具体故障部位,便于人工及时处理。
[0006]进一步,上料机包括上料箱、防护罩、传送电机、挡板和传送带,防护罩设于上料箱的顶部,传送电机设于上料箱内,传送带连接传送电机,传送带位于上料箱和防护罩内,传送带上设置有挡板,放入上料箱内的产品在传送电机的作用下经传送带输送至第一连接料道上,挡板便于将每个产品进行自动提升,防护罩可以起到保护传送带的作用,提高输送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07]进一步,第一数控机床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连接有第一移门,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夹检测反馈器和第一油缸盖,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第一机械手、第一接料装置和第一托板,产品经第一机械手输送至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再通过第一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一托板,通过第一托板经第二连接料道输送至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一移门便于对第一数控机床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查看,便于检修,第一装夹检测反馈器用于显示产品的装夹情况,当装夹不合格时,自动亮灯,提醒人工进行检查,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第一机械手将输入第一数控机床的产品输送至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
构,经检测后通过第一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一托板上,第一托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便于产品自动移出。
[0008]进一步,第一不良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气压检测器、第一油压缸、第一气密性拉杆和三爪盘,三爪盘通过第一气密性拉杆连接第一油压缸,第一气压检测器连接第一油压缸,通过第一油压缸经第一气密性拉杆可以带动三爪盘工作,实现对产品的检测,第一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一油压缸,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9]进一步,第二数控机床包括第二箱体,第二箱体上连接有第二移门,第二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夹检测反馈器和第二油缸盖,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第二机械手、第二接料装置和第二托板,产品经第二机械手输送至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再通过第二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二托板,通过第二托板经第四连接料道输送至检测设备,通过第二移门便于对第二数控机床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查看,便于检修,第二装夹检测反馈器用于显示产品的装夹情况,当装夹不合格时,自动亮灯,提醒人工进行检查,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第二机械手将输入第二数控机床的产品输送至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检测后通过拨料装置经第二接料装置输送至第二托板上,第二托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料槽,便于产品自动移出。
[0010]进一步,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气压检测器、第二油压缸、第二气密性拉杆和内涨夹头,内涨夹头通过第二气密性拉杆连接第二油压缸,第二气压检测器连接第二油压缸,通过第二油压缸经第二气密性拉杆可以带动内涨夹头工作,实现对产品的检测,第二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第二油压缸,提高加工检测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1]进一步,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均包括L形板、固定板、夹套、机械手油缸、机械手滑板、升降块、驱动电机、推板和V形块,L形板固定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L形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夹套通过固定板连接L形板,机械手油缸设于夹套上,机械手油缸通过活塞杆连接机械手滑板,机械手滑板移动连接在夹套上,机械手滑板的底部设置有升降块,驱动电机和V形块连接升降块,V形块位于升降块的下方,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杆连接推板,L形板和加强筋提高了整个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产品经定位板和侧板进入到V形块上后,通过V形块进行支撑,然后启动机械手油缸,使活塞杆经机械手滑板带动升降块沿着夹套竖直移动,使产品移动至设定的高度位置,接着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经连接杆带动推板水平移动,将产品推入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或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最后在机械手油缸的作用下带动V形块和推板上升,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输送。
[0012]进一步,第二机械手上的L形板上设有拨料装置,拨料装置包括第一滑块、第一衔接板、第一气缸和拨料板,第一气缸固定于L形板的底部,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气缸滑动连接在L形板上,拨料板通过第一衔接板连接在第一滑块的下方,拨料板与内涨夹头相匹配,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滑块沿L形板的底面水平移动,使第一衔接板带动拨料板水平移动,将检测后的产品推出,便于第二接料装置拿取产品。
[0013]进一步,第一接料装置和第二接料装置均包括横梁、导轨、第二滑块、第二气缸、第二衔接板、旋转电机和摆臂,横梁水平固定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导轨和第二气缸设于横梁的底面上,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气缸,且滑动连接于导轨上,旋转电机通过第二衔接板连接在第二滑块的下方,旋转电机上设置有摆臂,摆臂上设有接料杆,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滑块水平移动至产品接料的位置,然后启动旋转电机,使摆臂带动接料杆转动至设定的位
置,套取产品后,通过第二滑块将产品输送至第一托板或第二托板上,便于将检测后的产品输送出去。
[0014]进一步,检测设备内设置有推动气缸、产品内径感应器、产品感应器和产品高度感应器,推动气缸用于将第四连接料道输入检测设备的产品推入出料道,产品内径感应器、产品感应器和产品高度感应器用于检测产品。
[001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上料机大大提高了产品自动上料的效率,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经提升后的产品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进入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一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检测,然后通过第二连接料道经提升机由第三连接料道输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第一数控机床、提升机、第二数控机床和检测设备,所述上料机通过第一连接料道连接所述第一数控机床,所述第一数控机床通过第二连接料道连接所述提升机,所述提升机通过第三连接料道连接所述第二数控机床,所述第二数控机床通过第四连接料道连接所述检测设备,所述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出料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包括上料箱、防护罩、传送电机、挡板和传送带,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上料箱的顶部,所述传送电机设于所述上料箱内,所述传送带连接所述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上料箱和所述防护罩内,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控机床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上连接有第一移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装夹检测反馈器和第一油缸盖,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第一机械手、第一接料装置和第一托板,产品经所述第一机械手输送至所述第一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再通过所述第一接料装置输送至所述第一托板,通过所述第一托板经所述第二连接料道输送至所述第二数控机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良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气压检测器、第一油压缸、第一气密性拉杆和三爪盘,所述三爪盘通过所述第一气密性拉杆连接所述第一油压缸,所述第一气压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油压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控机床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上连接有第二移门,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装夹检测反馈器和第二油缸盖,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第二机械手、第二接料装置和第二托板,产品经所述第二机械手输送至所述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上,再通过所述第二接料装置输送至所述第二托板,通过所述第二托板经所述第四连接料道输送至所述检测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数控机床连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夹不良检测机构包括第二气压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钱林王占元刘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台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