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记录/重现装置的光学头,尤其涉及具有较佳光学特性的薄型光学头。光学头被用作从诸如光盘或光卡存储器(即只读光盘(CD)或DVD)的光学记录媒体读取信号的一个重要部件。给光学头提供一个诸如聚焦伺服或循迹伺服的不仅具有信号检测功能而且具有控制功能的机构以便从光学记录媒介读取信号是较佳的。附图说明图19示出传统的典型光学头。如图19所示,从用作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的激光束2被准直透镜3变为平行光,穿过由全息光学元件构成的聚焦/循迹误差信号检测光学元件8,然后,光的光轴弯转90°,光进入物镜4。被物镜4会聚在光盘11上的激光束2被反射并通过原光路返回,物镜4将其变为平行光,经反射镜20反射后进入聚焦/循迹误差信号检测光学元件8。进入聚焦/循迹误差信号检测光学元件8的激光束2在元件8中分束并会聚在光电检测器上。因此,读出重现信号和用作伺服信号的聚焦和循迹误差信号。如图19所示,图中示出的光学头的高度是WD(工作距离)、物镜4的厚度、从物镜4底面到反射镜20顶部的间隔和反射镜20的高度之和。为了减小光学头的高度,WD、透镜厚度和间隔之和的最小值主要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头,所述光学头包括: 设置在光源与信息记录媒体之间的光路中的衍射光学元件;和 设置在所述光路中的折射光学装置,从光源出射的光的光轴对角地进入所述折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出射的衍射光因出射光波长波动所造成的衍射角变化和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出射的折射光的折射角变化是在衍射角变化与折射角变化相抵消的方向上产生的。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8-8-3 219,289/981.一种光学头,所述光学头包括设置在光源与信息记录媒体之间的光路中的衍射光学元件;和设置在所述光路中的折射光学装置,从光源出射的光的光轴对角地进入所述折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出射的衍射光因出射光波长波动所造成的衍射角变化和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出射的折射光的折射角变化是在衍射角变化与折射角变化相抵消的方向上产生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合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准直器装置,它使从光源出射的光基本变为平行光线并使所述平行光线进入所述衍射光学元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源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之间设置一个聚焦/循迹误差信号检测光学元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聚焦/循迹误差信号检测光学元件合为一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为一种均匀周期的光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设置在会聚光的光路或者发散光的光路中,以及按照进入衍射光学元件中的光的会聚度或发散度,所述衍射光学元件的所述周期随不同位置而不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是这样调节的,实际上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的中心部位到周边部位所述周期进一步变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设置在数值孔径为0.39的会聚光的光路或者发散光的光路中,所述衍射光学元件的所述周期是均匀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设置在靠近光源的光路中。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是一种具有三个接收或反射光的平面的光学元件,所述衍射光学元件形成在所述折射光学装置的三个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平面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是反射型的并形成在所述折射光学装置的反射平面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是一个由低色散透明材料制成的具有三个接收或反射光的平面的棱镜。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材料具有50或更高的阿贝数。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是一个由折射率为n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棱镜,以及所述棱镜的一个底角基本上为直角,另一个底角θ具有基本满足θ=n·sin(3θ-90°)的角度θ。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光学装置是一个由折射率为n的透明材料制成的棱镜,以及所述棱镜的一个底角θ基本上满足sin(2θ-45°)=1/n·sinθ,另一个底角θ1满足θ+85°≤θ1≤θ+95°。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有多个发射互不相同波长的光源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塩野照弘,松崎圭一,细美哲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