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80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3
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包括泵体和调节阀,泵体上设有低压腔、高压腔和阀孔,阀孔的内侧段设有反馈油孔,阀孔的外侧段设有排油孔,阀孔的侧壁上设有低压腔接口和高压腔接口;调节阀包括柱塞、弹簧和堵塞;柱塞包括内侧端的圆盘部、中间的杆状部、外侧端的圆筒部,圆盘部的外周面设有一个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径向通孔,杆状部设有轴向通孔用于将径向通孔与圆筒部的空腔连通;杆状部与阀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中转室,圆盘部的端部设有一个凸起,使圆盘部与阀孔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反馈腔,该反馈腔靠近高压腔且通过反馈油孔与主油道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油泵可以有效避免高压腔的高压油进入反馈腔内干扰调节阀的工作。压油进入反馈腔内干扰调节阀的工作。压油进入反馈腔内干扰调节阀的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润滑系统,尤其指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泵是润滑系统中重要的部件,其功能是为润滑系统提供足够压力和流量的机油,油压必须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每一个摩擦件得到充分的润滑而且不损坏相关的承压件,当机油泵主油道的油压达到设计的开启压力时,反馈油路的压力油进入调节阀阀孔的反馈腔中,促使调节阀运动,减少高压腔的油液从出油口排出,从而降低主油道内的油压,反之,调节阀反方向运动,出油口排出的油液增多,主油道内的油压升高,在此调节过程中,调节阀的开启由主油道反馈油路的油压决定。
[0003]在传统的转子式机油泵中,由于主油道的反馈油路一般设置在靠近转子高压腔的一侧,因此接收反馈油路压力油的反馈油孔也设置在靠近高压腔的一侧,这种设计看似可以简化结构,实际上,在转子高压腔的排油过程中,会有少量高压油通过泵体阀孔与调节阀柱塞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反馈腔处,如此一来,反馈腔会接收分别来自高压腔和主油道的两股压力油,相比较而言,高压腔内的压力油会比主油道内的压力油压力波动大,且高压腔内的压力油会更早到达反馈腔内,因此,当高压腔的油压稍高时,就很有可能干扰调节阀调节油压,使得调节阀提前开启或不适当开启,从而造成机油泵内油压不稳定、调节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可以解决机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油干扰调节阀调节油压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包括泵体和调节阀,所述泵体上设有低压腔、高压腔和用于安装调节阀的阀孔,所述阀孔的内侧段设有反馈油孔,阀孔的外侧段设有排油孔,阀孔的侧壁上设有相邻的低压腔接口和高压腔接口;所述调节阀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阀孔内的柱塞、弹簧和堵塞;所述柱塞整体呈高脚杯状,包括内侧端的圆盘部、中间的杆状部、外侧端的圆筒部,所述圆盘部的外周面设有一个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径向通孔,所述杆状部设有轴向通孔用于将径向通孔与圆筒部的空腔连通;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圆筒部的空腔内,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堵塞上,所述杆状部与阀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中转室,所述圆盘部的端部设有一个可抵触阀孔底面的凸起,使圆盘部与阀孔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反馈腔,该反馈腔靠近高压腔且通过反馈油孔与主油道相通;当机油泵的油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时,所述弹簧的预紧力能够顶紧柱塞,使柱塞的圆筒部堵住阀孔侧壁上的低压腔接口,高压腔接口则与中转室相通;当进入反馈腔内的油压力大于弹簧的预紧力时,反馈腔内的压力油则会推动柱塞压缩弹簧并向堵塞移动,直至中转室同时与高压腔接口和低压腔接口相通,此时高压腔内的部分高压油能够通过中转室流入低压腔。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圆盘部的外周面设有一个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设有径向通孔,再加上杆状部设有轴向通孔用于将径向通孔与圆筒部的空腔连通,这样就能将从阀孔与柱塞之间的间隙渗透过来的高压油进行引流,将高压油引流至阀孔的弹簧段并通过排油孔排出阀孔,这样就能避免高压腔的高压油渗透至反馈腔内。
[0007]优选地,所述圆盘部的径向通孔为两个,两个径向通孔形成十字交叉。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油孔设置在阀孔侧壁上靠近堵塞的位置并连通至低压腔。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油孔为设置在堵塞上的通孔。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为齿轮式机油泵。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为转子式机油泵。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油泵可以有效避免高压腔的高压油进入反馈腔内干扰调节阀的工作,使调节阀仅仅接受主油道反馈油的反馈,从而能及时、准确的调节油压,保证机油泵油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机油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柱塞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柱塞圆盘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泵体
ꢀꢀꢀꢀꢀꢀꢀꢀꢀ
2——低压腔
ꢀꢀꢀꢀꢀꢀꢀꢀ
3——高压腔4——柱塞
ꢀꢀꢀꢀꢀꢀꢀꢀꢀ
5——弹簧
ꢀꢀꢀꢀꢀꢀꢀꢀꢀꢀ
6——堵塞7——中转室
ꢀꢀꢀꢀꢀꢀꢀ
8——反馈腔
ꢀꢀꢀꢀꢀꢀꢀꢀ
4a——圆盘部4a1——环形凹槽
ꢀꢀꢀ
4a2——径向通孔
ꢀꢀꢀꢀ
4a3——凸起阀孔4b——杆状部
ꢀꢀꢀꢀꢀꢀ
4b1——轴向通孔
ꢀꢀꢀꢀ
4c——圆筒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17]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该机油泵可以为齿轮式机油泵或者转子式机油泵,包括泵体1和调节阀,所述泵体1上设有低压腔2、高压腔3和用于安装调节阀的
阀孔,所述阀孔的内侧段设有反馈油孔,阀孔的外侧段设有排油孔,阀孔的侧壁上设有相邻的低压腔接口和高压腔接口;所述调节阀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阀孔内的柱塞4、弹簧5和堵塞6;柱塞4整体呈高脚杯状,包括内侧端的圆盘部4a、中间的杆状部4b、外侧端的圆筒部4c,圆盘部4a的外周面设有一个环形凹槽4a1,该环形凹槽4a1内设有两个径向通孔4a2,两个径向通孔4a2形成十字交叉,杆状部4b设有轴向通孔4b1用于将径向通孔4a2与圆筒部4c的空腔连通,排油孔设置在阀孔侧壁上靠近堵塞的位置并连通至低压腔2;弹簧5的一端安装在圆筒部4c的空腔内,弹簧5的另一端抵靠在堵塞6上,所述杆状部4b与阀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中转室7,圆盘部4a的端部设有一个可抵触阀孔底面的凸起4a3,使圆盘部4a与阀孔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反馈腔8,该反馈腔8靠近高压腔3且通过反馈油孔与主油道相通;当机油泵的油压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弹簧5的预紧力能够顶紧柱塞4,使柱塞的圆筒部4c堵住阀孔侧壁上的低压腔接口,高压腔接口则与中转室7相通;当进入反馈腔8内的油压力大于弹簧5的预紧力时,反馈腔8内的压力油则会推动柱塞4压缩弹簧5并向堵塞6移动,直至中转室7同时与高压腔接口和低压腔接口相通,此时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有调压阀的机油泵,包括泵体(1)和调节阀,所述泵体(1)上设有低压腔(2)、高压腔(3)和用于安装调节阀的阀孔,所述阀孔的内侧段设有反馈油孔,阀孔的外侧段设有排油孔,阀孔的侧壁上设有相邻的低压腔接口和高压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阀孔内的柱塞(4)、弹簧(5)和堵塞(6);所述柱塞(4)整体呈高脚杯状,包括内侧端的圆盘部(4a)、中间的杆状部(4b)、外侧端的圆筒部(4c),所述圆盘部(4a)的外周面设有一个环形凹槽(4a1),该环形凹槽(4a1)内设有径向通孔(4a2,所述杆状部(4b)设有轴向通孔(4b1)用于将径向通孔(4a2)与圆筒部(4c)的空腔连通;所述弹簧(5)的一端安装在圆筒部(4c)的空腔内,弹簧(5)的另一端抵靠在堵塞(6)上,所述杆状部(4b)与阀孔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中转室(7),所述圆盘部(4a)的端部设有一个可抵触阀孔底面的凸起(4a3),使圆盘部(4a)与阀孔底面之间形成一个反馈腔(8),该反馈腔(8)靠近高压腔(3)且通过反馈油孔与主油道相通;当机油泵的油压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顺许仲秋刘光明佘笑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