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66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装置,对光盘的装载动作及光盘旋转动作和存取器移送动作由2个电动机进行,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吸收来自外部的振动和抑制伴随转盘的旋转而产生的振动,具有:装置基架(10);搭载转盘(5)及驱动用的第1电动机(3)和光存取器(6)及其驱动机构的横动基架(20);配置在两基架之间并相对于装置基架可上下转动的、通过弹性体支撑横动基架的中间基架(80);同时设置有对于驱动装载驱动机构和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的可正反旋转的第2电动机(4)的驱动力的传输路径,在两驱动机构之间可切换的动力传输路径切换机构,并且,通过使第2电动机向1个方向连续旋转,使光存取器的移动和转盘的升降及光盘移送按该顺序大致可连续地进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装置,例如,是在所谓的CD(小型盘)或者所谓的DVD(数字视频盘或者数字通用盘)等作为信息记录媒体的光盘上记录信息信号以及/或者将已记录的信息信号再现的光盘装置(以下适当地简称为盘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样的盘装置,以前,一般人们都知道,具有在装置前面的面板上设有用于光盘的托盘出入的开口部,在从这个开口部出来的托盘上装上光盘后,该光盘和托盘一起自动地被引入到装置内部的规定位置(向转盘装卸的位置)的结构的盘装置。在这类的盘装置中,将被引入到装置内部的光盘装在转盘上,在以与夹持器之间夹入的状态按规定的转数旋转的同时,例如在再现时,对在该光盘上记录的信息信号通过记录再现装置再现。即,对应记录在光盘上的规定范围的磁道位置,通过移动读取信号的光存取器,来进行信息信号的再现。在上述类型的盘装置中,作为需要电动机驱动力的基本动作,要作3个动作驱动托盘、使光盘在装置外部的托盘的装卸位置与装置内部的转盘的装卸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光盘装载动作,和驱动转盘、使光盘旋转的光盘旋转动作,和以所述光存取器为主的在光盘的外周侧和内周侧之间往复移动的存取器移送动作。并且,以往,一般地对这3个动作是分别以各自的电动机作为驱动源(即合计共用3个电动机)来进行。对此,例如有在实开平3-49682号公报(以下对此称为以往技术1)中提出了对光盘的出入及光盘的装卡和光存取器的驱动,通过正逆旋转控制单一的装载电动机,将电动机数削减为2个的光盘运行装置(盘装置)。在该以往技术1的构成中,设有实质上与装置机身一体固定的机架,在该固定机架上安装有转盘和其驱动用的电动机。即,由于固定住转盘的上下位置,在将光盘取出装入时,为了躲避与转盘的干涉,必须使光盘在上下方向移动。另外,为了使载置在转盘上的光盘相对于转盘固定(夹持),必须沿上下方向驱动夹持器侧(装卡板)。因此,在所述以往技术1的盘装置中,对于托盘的盘载置面,设有提升光盘的光盘保持件,通过对应于托盘的移动时刻使该光盘保持件在上下方向转动,来躲避在将光盘取出装入时的光盘与转盘的干涉。另外,设有通过装卡臂可相对于固定机架上下转动地被支撑的装卡板,对应于光盘的装卸时刻,通过使该装卡板在上下方向转动,进行对于光盘的转盘的固定和解除固定。因此,装置的结构和各构成要素的动作变得相当复杂,对简化构造和稳定地进行良好的动作方面不利。另外,在所述以往技术1的盘装置中,除去托盘和其驱动系统的所有的驱动部件都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架上,而且,由于这些部件对于固定机架是以刚性结构(即,刚性(rigid))安装支撑的,所以,在对装置(盘运行装置)施加冲击负荷时或者有振动传入时,这些冲击负荷或者振动力从固定机架直接作用于各驱动部件,容易受大的损伤,对期望提高对于这些外力的作用的盘装置的耐久性是不利的。另外,在各构成部件对于固定机架是安装支撑在刚性架上的相互关系方面,由于必须非常精密地保持部件相互的位置关系,所以,对于部件制作和组装作业就要求有非常高的精度,特别是以批量生产为前提时,对提高生产力方面也非常不利。面对这样的各个问题,本专利申请人在特愿平11-23833号(以下将此称为以往技术2)中提出了,设置构成装置主体的基台的第1基架(装置基架)和另外相对于该第1基架可在上下方向移动或可以转动地被支撑的第2基架(横动基架),并具有在该第2基架上搭载所述转盘及旋转驱动该转盘的第1电动机和所述光存取器及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的基本结构,在能够减少电动机的使用个数的同时,能够使构造更简单化,另外能够期望抵御冲击及振动作用而提高耐久性,且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光盘装置。在该光盘装置中,所述第2基架,其一端侧的左右2处通过浮动轴衬,另外,另一端侧的1处通过浮动套环及浮动弹簧支撑的齿轮(凸轮齿轮),相对于第1基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上述的浮动轴衬、浮动套环及浮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以可以浮动的状态(浮动状态)被支撑。另外,上述的2处浮动轴衬,同时也还有使第2基架相对于第1基架可以上下移动或者可以转动地支撑的支撑功能。即,由于所述第2基架相对于第1基架不是以刚性结构(刚性)支撑,而是在所述各缓冲部件(浮动轴衬、浮动套环及浮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由于相对于第1基架以可以浮动的状态支撑,所以,即使在对光盘装置施加冲击负荷的情况或者有振动传入的情况,也能够由所述缓冲部件吸收冲击或者振动,能够防止这些冲击负荷或者振动力从第1基架直接作用于第2基架的各机构部件。即,能够提高光盘装置对于冲击及振动作用的耐久性。另外,与以刚性结构(即刚性(rigid))支撑的情况相比,对于分别安装在第1基架和第2基架上的机构部件,使部件相互的位置关系在可以浮动的范围进行调节,对于部件的制作和组装作业的精度可以在某种程度设定低些,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然而,对于例如DVD那样的由于记录密度高而要求以更高的速度旋转(例如所述DVD的情况,与以往的CD相比为其转速的近2倍)的光盘,对信息信号的写入以及/或者读取就要求有更高的精度,其表现为对振动更敏感,受其影响更大。对于这样进行更高速旋转的光盘(换言之,对信息信号的写入以及/或者读取就要求有更高精度的光盘),在采用上述以往技术2的结构时,在有效地吸收从外部传入的振动的基础上,与以往技术2的情形相同,使相对于第1基架支撑第2基架的浮动支撑机构具有高弹性(即比较软)的构成是理想的。另外,在搭载有使光盘旋转的转盘的第2基架上,由于设置有多个其它各种部件及机构,所以,把转盘的位置与第2基架的重心位置配置为一致的结构一般比较困难,因而形成为转盘的位置和第2基架的重心的位置一致的配置构造一般就比较难,所以转盘就被设在离第2基架的重心某种程度的偏移位置上。这样在从重心偏移的位置转盘旋转时,就会由于该旋转而在第2基架上产生振动,特别是当转盘的转速高的时候,给予信息信号的写入以及/或者读取的精度的影响也就变大。在抑制伴随这样的转盘的旋转而发生的振动方面,相对于第1基架支撑第2基架的浮动支撑机构具有低弹性(即比较硬)的构成是理想的。即,对于信息信号的写入以及/或者读取要求有更高的精度的光盘,在采用上述以往技术2的结构时,为了能够有效地共同达到吸收从外部传入的振动和抑制伴随转盘的旋转的振动,必须适当设定相对于第1基架支撑第2基架的浮动支撑机构的弹性。但是,在所述以往技术2的光盘装置中,浮动支撑着第2基架的一端侧的左右2处的浮动轴衬,还必须具有使第2基架相对于第1基架可以旋转地支撑的转动功能。因此,该浮动支撑机构某种程度必须具有以上的高弹性的(软的)结构,而且规定限制其弹性的设定范围。即,为了能够有效地共同实现吸收从外部传入的振动和抑制伴随转盘的旋转的振动,而适当设定相对于第1基架支撑第2基架的浮动支撑机构的弹性就变得比较难。另外,在像例如DVD那样的对于信息信号的写入以及/或者读取要求有更高精度的光盘,由于需要使从光存取器发出的光束对着光盘面高精度地照射,并且要高精度地接受由盘面反射的光,所以,必须更严格地规定光盘面和光束之间的角度。然而,通常在光盘面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翘曲及弯曲等变形,对应于这些光盘的变形,就要更严格地规定光盘面和光束之间的角度,对于移送光存取器的机构及光盘的夹持机构等就需要是非常复杂的结构。这里,本专利技术是使光盘装载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装置,具有:支撑可旋转光盘的转盘,和在该转盘上被驱动旋转的光盘上写入信息信号以及/或者读取已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的光存取器,和可使该光存取器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往复移动的光存取器驱动机构,和可把所述光盘在转盘上方的第1位置和装置外部的第2位置之间往复移送的光盘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构成装置主体的基台的第1基架,和搭载所述转盘及旋转驱动该转盘的第1电动机和所述光存取器及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的第2基架,和配置在所述第1及第2基架之间、相对于所述第1基架可向上 下方向移动或可以转动地被支撑的同时、通过弹性体支撑所述第2基架的中间基架;在所述第1以及/或者第2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光盘装载机构的装载驱动机构,和对该装载驱动机构及所述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给予驱动力的可正反旋转的第2电动机,和将该第2电动 机的驱动力传输路径可在向所述装载驱动机构侧传输的路径和向光存取器驱动机构侧传输的路径之间进行切换的动力传输路径切换机构;通过使所述第2电动机向第1旋转方向连续旋转,使所述光存取器的移动动作和转盘的升降动作及光盘的移送动作按该顺序大致连续 地进行,通过使所述第2电动机向与所述第1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连续旋转,使这些各个动作向与上述的反方向按相反顺序大致连续地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9-14 280282/001.一种光盘装置,具有支撑可旋转光盘的转盘,和在该转盘上被驱动旋转的光盘上写入信息信号以及/或者读取已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信号的光存取器,和可使该光存取器在光盘的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往复移动的光存取器驱动机构,和可把所述光盘在转盘上方的第1位置和装置外部的第2位置之间往复移送的光盘装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构成装置主体的基台的第1基架,和搭载所述转盘及旋转驱动该转盘的第1电动机和所述光存取器及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的第2基架,和配置在所述第1及第2基架之间、相对于所述第1基架可向上下方向移动或可以转动地被支撑的同时、通过弹性体支撑所述第2基架的中间基架;在所述第1以及/或者第2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光盘装载机构的装载驱动机构,和对该装载驱动机构及所述光存取器驱动机构给予驱动力的可正反旋转的第2电动机,和将该第2电动机的驱动力传输路径可在向所述装载驱动机构侧传输的路径和向光存取器驱动机构侧传输的路径之间进行切换的动力传输路径切换机构;通过使所述第2电动机向第1旋转方向连续旋转,使所述光存取器的移动动作和转盘的升降动作及光盘的移送动作按该顺序大致连续地进行,通过使所述第2电动机向与所述第1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连续旋转,使这些各个动作向与上述的反方向按相反顺序大致连续地进行。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架配置于形成在第1基架的开口内,同时,被支撑为以其一端侧为中心相对于所述第1基架可向上下方向转动,另外,在第1基架上,配置有位于中间基架另一端侧的附近、在外周部具有使该中间基架另一端侧升降的凸轮槽的凸轮齿轮,所述装载驱动机构具有由多个齿轮构成的装载驱动齿轮列,通过该装载驱动齿轮列的最终输出齿轮与所述凸轮齿轮的外周齿部啮合,使该凸轮齿轮旋转而升降所述中间基架的另一端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齿轮的外周齿部,其纵剖面的齿线形状被设定为随所述中间基架的转动动作,沿所述装载驱动齿轮列的最终输出齿轮在上下方向转动时的转动轨迹的圆弧状,或者近似于该圆弧状的直线状。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基架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凸起部,通过该凸起部与所述凸轮齿轮的凸轮槽结合来进行中间基架另一侧的上下方向的定位。5.按照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载机构具有驱动载置光盘的托盘的托盘驱动齿轮,所述凸轮齿轮的外周齿部,以所述中间基架相对于第1基架向下方转动到规定位置的状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吉祐二野田阳介桥诘道则石冈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