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吹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08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3
一种离心铸造装置(1)的流体吹出结构,其向旋转的筒状的模具(2)内表面吹出流体,该流体吹出结构具备:流体涂布外管(5),其能够插入模具(2)内部;可动机构(6),其支承流体涂布外管(5)的基端部;吹出口(8),其设置于流体涂布外管(5)的末端部,且吹出流体;流体供给管(9),其内插于流体涂布外管(5),且与吹出口(8)连接;以及引导机构(7),其与流体涂布外管(5)的外周面接触,引导流体涂布外管(5)向模具(2)内部的进退,流体涂布外管(5)包括树脂制中空管(10)和覆盖树脂制中空管(10)的外周面的金属管(11)。管(11)。管(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体吹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吹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一种用于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其具备:能够相对于模具内部插拔的流体涂布外管;支承流体涂布外管的基端部的可动机构;设置于流体涂布外管的末端部的吹出口;以及内置于流体涂布外管并与吹出口连接的流体供给管,流体涂布外管为了实现轻量化而具备与根部相比为薄壁的末端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

141881号公报)。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1418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向离心铸造模具插入的流体涂布外管在进退操作时会与由导轨机构、辊机构构成的引导机构发生滑动,因此会产生摩擦。特别是,长条的流体涂布外管由于是基端处于被单边保持的状态,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末端侧容易因重力而向下方挠曲,在相对于模具内部插入、拔出时容易会因与引导机构的摩擦而产生磨损。
[0008]另一方面,为了制造小型的产品,流体涂布外管自身也需要形成为小径,例如,即使使用CFRP那样的比刚度比较高的材质,其耐摩擦性弱,在短时间内会发生磨损。因此,由于要求以比较短的时间进行被磨损的流体涂布外管、引导机构的维护,因此为了实现铸造作业的停止时间的缩短、维护频率的降低,要求尽可能地提高流体涂布外管的轻量化和耐磨损性。然而,另一方面,流体涂布外管为了承受要进行涂布的流体的重量也需要具备规定的强度,使壁厚变薄也存在极限。
[0009]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和耐磨损性的提高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该流体吹出结构向旋转的筒状的模具内表面吹出流体,
[0012]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3]流体涂布外管,其能够插拔于所述模具内部;
[0014]可动机构,其支承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基端部;
[0015]吹出口,其设置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末端部,并且吹出流体;
[0016]流体供给管,其内插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并且与所述吹出口连接;以及
[0017]引导机构,其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外周面接触,引导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向所述
模具内部的进退,
[0018]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包括树脂制中空管和覆盖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面的金属管。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流体涂布外管包括树脂制中空管和覆盖其外周面的金属管,因此即使使金属管的壁厚变薄,也能够通过使用了比金属轻的树脂的树脂制中空管来支撑金属管,能够在确保流体涂布外管的强度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0020]另外,由于在外周面配置有金属管,因此也能够确保相对于引导机构的耐磨损性。
[0021][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
[0022]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内周面以随着从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基端趋向于末端逐渐成为薄壁的方式,呈随着趋向于末端而扩径的锥形状,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面从基端到末端为相同直径。
[0023]根据该结构,树脂制中空管随着从基端朝向末端变薄,外径从基端到末端没有变化。因此,与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径从基端到末端存在变化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末端的重量,并且用金属管覆盖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的作业变得容易。另外,树脂制中空管仅通过脱模就能够使内周面成为锥形状,因此加工也容易,成本降低。
[0024][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
[0025]所述金属管的末端侧构成为比基端侧薄。
[0026]根据该结构,与将金属管的末端部设为与基端部相同的厚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流体涂布外管的进一步的轻量化。根据该结构,在将长条的流体涂布外管插入到模具内部时,能够防止插入末端侧挠曲,因此即使对于长条的模具、特别是小径的模具也能够进行均匀的涂布。
[0027][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
[0028]金属管可以包括轻金属管部和耐热性金属部,所述耐热性金属部覆盖轻金属管部的外周面,并且由耐热性比所述轻金属管部高的金属形成。
[0029]根据该结构,即使在预热后的离心铸造模具内部插入长条的流体涂布外管,也能够抑制对内部的树脂制中空管的热影响,另外,通过由轻金属部形成金属管的一部分,能够维持流体涂布外管的耐热性并且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构造的说明图。
[0031]图2是以截面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涂布外管的说明图。
[0032]图3是放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流体涂布外管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涂布构造进行说明。
[0034]本实施方式的离心铸造装置1具备圆筒形状的离心铸造模具2和对离心铸造模具2的内周面涂布流体的流体涂布装置4。
[0035]流体涂布装置4具备:流体涂布外管5,其能够插入到离心铸造模具2中;可动机构6,其支承流体涂布外管5的基端部并在导轨3上移动自如;引导机构7,其与流体涂布外管5
的外周面接触,对流体涂布外管5向离心铸造模具2的内部的进退进行引导;以及控制部12。通过控制部12控制可动机构6在导轨3上的进退。在引导机构7的与流体涂布外管5接触的接触部分设置有辊,实现摩擦阻力的降低。
[0036]在流体涂布外管5的末端设置有朝向离心铸造模具2的内周面弯曲而形成的吹出口8,在流体涂布外管5中插入有与吹出口8连接的流体供给管9。向流体供给管9供给涂料等,所供给的涂料从吹出口8向离心铸造模具2的内周面吹出。此外,在称为“吹出”时,定义为包含“喷出”以及“喷雾”。
[0037]流体涂布外管5包括由纤维强化树脂(CFRP)成型出的树脂制中空管10和覆盖树脂制中空管10的外周面的不锈钢制的金属管11。
[0038]离心铸造装置1所使用的流体涂布外管5为长条状,且插入到预热成高温的模具内部并涂布流体,因此,作为自由端的插入末端侧容易因热而挠曲,但通过使用纤维强化树脂(CFRP),能够进一步抑制挠曲。另外,不仅是树脂制中空管10,通过进一步用金属管11覆盖该树脂制中空管10的外周面,不仅能够确保流体涂布外管5的强度和耐磨损性,还能够进一步抑制由热的影响引起的挠曲。
[0039]树脂制中空管10的内周面为随着从基端趋向于末端而扩径的锥形状,树脂制中空管10的外周面从基端到末端被形成为相同直径,从而树脂制中空管10构成为随着从基端趋向于末端而逐渐成为薄壁。
[0040]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流体涂布外管5包括树脂制中空管10和覆盖其外周面的金属管11,因此即使使金属管11的壁厚变薄,也能够通过使用了比金属轻的树脂的树脂制中空管10来支撑金属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该流体吹出结构向旋转的筒状的模具内表面吹出流体,其特征在于,具有:流体涂布外管,其能够插拔于模具内部;可动机构,其支承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基端部;吹出口,其设置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末端部,并且吹出流体;流体供给管,其内插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并且与所述吹出口连接;以及引导机构,其与所述流体涂布外管的外周面接触,引导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向所述模具内部的进退,所述流体涂布外管包括树脂制中空管和覆盖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面的金属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内周面以随着从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基端趋向于末端逐渐成为薄壁的方式,呈随着趋向于末端而扩径的锥形状,所述树脂制中空管的外周面从基端到末端为相同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铸造装置的流体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仲祐介高野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