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9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马铃薯脱毒苗移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培育板,两个所述培育板呈上下分布,所述培育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纳内腔,所述培育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培养装置,所述培育架的底部与上方所述培育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灯管来提供平行光源,通过挡板挡住灯管的散发光避免影响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通过两个凸透镜同步光照,使中空筒内部的培养基受到的光强及光的角度一样,从而保持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避免因向光性长歪,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光照同步的优点。有光照同步的优点。有光照同步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


[0001]本技术属于马铃薯脱毒苗移栽
,具体是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的茎尖组织细胞分裂速度快,远远超过病毒的增殖,这种速度之差形成了茎尖的无病毒区,另外,茎尖分生组织内或培养基内某些成分抑制病毒增殖,所以利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由脱毒苗快速繁殖可获得脱毒种薯,马铃薯脱毒后,恢复了正常的代谢活动,充分发挥了原有的增产潜力,比未脱毒增产量大,并且矿物质营养的吸收能力强,抗高温和干旱的能力更强。
[0003]现有技术中,位于培养基中的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成长为幼苗的过程中缺乏向光导向结构,在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光照环境通常为培育架上的灯管,这样的灯管对于不同位置的培养基其光强、光的照射角度均不同,由于植物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性,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位置,可能会导致幼苗长歪,失去移植价值。
[0004]现有的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的多为独立式的培养基组合,这给规模化培养带来麻烦,由于无法统一给培养添加水分及养料,需要工作人员一个一个的添加,费时费力,另外,由于独立式培养还可能造成各培养基的水分和营养不同从而导致幼苗生长进程不同,影响了统一规模化的移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具有光照同步和养分补给同步的优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培育板,两个所述培育板呈上下分布,所述培育板的内部开设有容纳内腔,所述培育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培养装置,所述培育架的底部与上方所述培育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灯管,所述灯管的下方设置有导光架,所述导光架的左右两侧均与培育架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导光架的顶部开设有向光槽,所述向光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凸透镜,所述培育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装置,所述培育架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红外感应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装置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底部与培育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孔的底部开设有限位槽,进水装置用来传送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成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液,如图2所示,进水装置固定连接在培育板的顶部,其S型的形状设计可能会造成自身受力不均导致损坏,因此,加入加强块用于加
强进水装置的结构强度,红外感应器的型号为MX450A

D0.2*126

WT。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装置包括中空筒,所述中空筒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塑料滤网,所述塑料滤网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海绵,所述海绵的顶部放置有培养基,所述中空筒外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活动套接在活动孔的内部,如图6所示,培养装置的设计既不影响培养基中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的独立生长,又能通过塑料滤网、海绵和限位块实现了多个培养基中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的同步独立生长,保持了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成长的周期同步,方便统一移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块以中空筒的圆心为基准呈等间距圆周分布,限位块卡在限位槽的内部及其下方空间,在容纳内腔的内部充满水分和营养液时,随着中空筒的上升和下移同步移动,同时限位块卡在限位槽的内部保证了中空筒不会因为营养液过多而浮出活动孔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值等于凸透镜的焦距值,所述凸透镜正对着培养装置的上方,如图7所示,来自灯管的光源经过两个凸透镜变成平行光线,使得每一个来自向光槽中的光线其光强、光的照射角度均一样,这样使得培养基中的马铃薯茎尖组织细胞能同步生长,方便移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由橡胶块制成,所述限位块为弧形且外径值与限位槽的直径值相适配,如图3所示,当培养装置中的马铃薯幼苗成长完毕后,需要将培养装置整个拔出来移植,而限位块由橡胶制成,光照人员在拔中空筒时,限位块会受力挤压而发生形变并最终随着中空筒一起出去,这样的设计很方便,成本低廉,方便提取。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灯管、导光架、向光槽、凸透镜和中空筒来实现光照同步的功能,通过灯管来提供平行光源,通过挡板挡住灯管的散发光避免影响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通过两个凸透镜同步光照,使中空筒内部的培养基受到的光强及光的角度一样,从而保持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避免因向光性长歪,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光照同步的优点。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培育板、容纳内腔、限位槽、进水装置、活动孔和培养装置等实现了养分补给同步的功能,通过设置有进水装置补给养分,通过塑料滤网保持对海绵和培养基的支撑,通过海绵吸收容纳内腔内部的水分和营养液并提供给培养基,通过设计加长的中空筒保证培养基中马铃薯幼苗在成长完毕前不会伸出中空筒的外部,进一步降低了马铃薯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的杂光影响,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养分补给同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外观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灯管、导光架、向光槽、凸透镜和挡板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容纳内腔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培养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光线示意图;
[0022]图8为本技术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培育架;2、灯管;3、导光架;4、向光槽;5、凸透镜;6、红外感应器;7、培育板;8、培养装置;81、中空筒;82、塑料滤网;83、海绵;84、培养基;85、限位块;9、进水装置;10、挡板;11、容纳内腔;12、限位槽;13、加强块;14、活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包括培育架1,培育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培育板7,两个培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包括培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培育板(7),两个所述培育板(7)呈上下分布,所述培育板(7)的内部开设有容纳内腔(11),所述培育板(7)的顶部开设有活动孔(14),所述活动孔(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培养装置(8),所述培育架(1)的底部与上方所述培育板(7)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灯管(2),所述灯管(2)的下方设置有导光架(3),所述导光架(3)的左右两侧均与培育架(1)固定连接,所述导光架(3)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板(10),所述导光架(3)的顶部开设有向光槽(4),所述向光槽(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凸透镜(5),所述培育板(7)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装置(9),所述培育架(1)内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红外感应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脱毒苗移栽定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装置(9)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加强块(13),所述加强块(13)的底部与培育板(7)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孔(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晶吕文霞候建花孙翠翠刘春燕李莹莹陈瑞英祁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