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和培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45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储水容器、顶部开口的离体胚容器和浸水层,所述离体胚容器的底面设置有打孔区,所述打孔区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布的细孔;所述离体胚容器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内,所述离体胚容器底面与储水容器的底面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所述浸水层,所述浸水层与离体胚容器底面接触的区域包含所述打孔区;使用时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由封口膜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该干化装置对樟子松离体胚处理的方法及促进其萌发生根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对樟子松离体胚进行干化处理并进一步促进其萌发生根的技术方案,有利于促进樟子松的组培研究进展。究进展。究进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和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本植物组织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生根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今针叶树良种扩繁过程中,往往在扦插和嫁接难以成功的时候,选择以胚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尤其采用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这些技术在胚上产生大量幼芽或在愈伤组织上产生大量幼胚,而这些离体幼胚生根困难往往成为育苗技术瓶颈。这主要是由于没有胚乳提供营养,影响了离体胚的正常发育起始和正向进展及代谢水平,其次是离体胚中存在较多内含生根抑制物质。研究表明为这些离体胚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诱导这些离体胚正向的代谢物质积累及各类抑制物质的转化,从而产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内含物质。比如王军辉等通过弱光“滤纸容器法”使云杉高频率生根,具体做法是将离体胚放置在垫有2层滤纸的塑料培养皿(40mm
×
12mm)中,随后将培养皿放置在更大的玻璃培养皿(120mm
×
15mm)内,玻璃皿中放置10mL无菌水,使得胚处于底面相对干燥而四周相对湿润的环境中,培养皿用封口膜封口。这种过程也叫做“干化”。对于云杉干化处理14天胚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标志着胚内含物质产生了良性的代谢变化。研究表明弱光干化,即在光强低于2000Lx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云杉胚的生长发育。利用以上方法,将变了色的云杉离体胚接种到未加激素的培养基上,云杉离体胚可以生长和生根。以上云杉离体胚干化生根的方法,表明了离体胚的萌发生根需要特殊的环境,而这种环境是种特异性的,也就是不同树种的胚会需要不同的适宜萌发生根的环境,尤其是空气湿度和光照两个方面。但是,将同样用弱光“滤纸容器法”处理樟子松离体胚时却未见胚颜色发生变化,也未见生长。将这样的胚接种到培养基上,不管是否加了激素,也未见胚颜色变化,有的处理胚伸长但未见子叶分化,更没有根的分化,因此,促进樟子松的离体胚的萌发和生根条件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摸索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樟子松离体胚能够干化变色并促进其生根的方法。
[0004]一种用于樟子松离休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包括:
[0005]顶部开口的储水容器、顶部开口的离体胚容器和浸水层,所述离体胚容器的底面设置有打孔区,所述打孔区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布的细孔;所述离体胚容器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内,所述离体胚容器底面与储水容器的底面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所述浸水层,所述浸水层与离体胚容器底面接触的区域包含所述打孔区;使用时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由封口膜密封;所述浸水层由玻璃微纤维、涤纶树脂或聚丙烯制成。
[000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细孔的孔径为0.5

1.5mm。
[000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浸水层和离体胚容器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微
孔滤膜;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孔径为0.4

2.0μm。
[000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水容器直径120

150mm,高15

25mm;所述离体胚容器直径90

120mm,高12

20mm。
[0009]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储水容器为玻璃材质;所述离体胚容器为玻璃或聚苯乙烯材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方法,包括:
[0011]1)于无菌环境下,向灭菌处理的储水容器中注入少量无菌水,依次将浸水层和离体胚容器置入储水容器中,然后将樟子松离体胚放置于离体胚容器的打孔区;
[0012]2)以封口膜将储水容器的顶部密封;
[0013]3)将密封后的储水容器置于光强为11000

13000Lux的全光谱LED灯侧向光照下进行干化处理8

14天。
[0014]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还包括:
[0015]在浸水层与离体胚容器之间放置有微孔滤膜。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所述樟子松离体胚的前处理是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实现的:
[0017]以75%酒精对离体胚进行灭菌处理5

10s,然后以蒸馏水冲洗10

20s,再以吸水纸将离体胚上的水分去除。
[001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樟子松离体胚的之间间距不小于5mm。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促进樟子松离体胚萌发的方法,包括:
[0020]1)将经权利要求6

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干化处理后的樟子松离体胚置于1/4MS培养基上培养45天,至获得生长出针叶的培养材料;
[0021]2)将所述生长出针叶的培养材料转移至萌发培养基中培养至其生根,所述萌发培养基由1/4MS培养基加入IBA1.0 mg/L和0.1%AC配制而成;优选地在萌发培养基中培养60天。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化装置可以基于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皿和滤纸制备,简单便捷,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滤纸桥法”本专利技术的干化装置有利于在干化过程中观察种子变化,并且显著减少了霉菌污染的情况。同时,由于在研究中发现樟子松离体胚的干化处理条件显著有别于云杉等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品种,因而,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对樟子松离体胚进行干化处理并进一步促进其萌发生根的技术方案,有利于促进樟子松的组培研究进展。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改良前滤纸桥法的设置方法与效果;
[0026]图3为空培养皿法的效果;
[0027]图4为滤纸容器法的效果;
[0028]图5为利用滤纸桥法(a)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良后滤纸桥法(b)进行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霉菌污染的对比图,改良滤纸桥法的效果图(未打孔c,打孔d);
[0029]图6为普通日光灯和全光谱LED植物生长补光灯的光谱对照图;其中,a为普通日光灯,b为全光谱LED植物生长补光灯;
[0030]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培养的樟子松离体胚的生根过程;其中,a为离体胚樟子无激素培养基下胚轴伸长、子叶生长;b为离体胚在无激素培养基培养45d后转接到有激素培养基;c为离体胚在有激素培养基培养60d后生根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2]实施例1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装置
[0033]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樟子松离休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用于樟子松离休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储水容器1、顶部开口的离体胚容器2和浸水层3,离体胚容器2的底面设置有打孔区4,打孔区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布的细孔,所述细孔的孔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储水容器、顶部开口的离体胚容器和浸水层,所述离体胚容器的底面设置有打孔区,所述打孔区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布的细孔;所述离体胚容器放置于所述储水容器内,所述离体胚容器底面与储水容器的底面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所述浸水层,所述浸水层与离体胚容器底面接触的区域包含所述打孔区;使用时所述储水容器的顶部由封口膜密封;所述浸水层由玻璃微纤维、涤纶树脂或聚丙烯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孔的孔径为0.5

1.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水层和离体胚容器底面之间还设置有微孔滤膜;优选地,所述微孔滤膜孔径为0.4

2.0μ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直径120

150mm,高15

25mm;所述离体胚容器直径90

120mm,高12

2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为玻璃材质;所述离体胚容器为玻璃或聚苯乙烯材质。6.一种樟子松离体胚干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于无菌环境下,向灭菌处理的储水容器中注入少量无菌水,依次将浸水层和离体胚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鹏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