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82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剂和促进剂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低收缩剂重量比为75~85:15~25;其中,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物料制备而成:不饱和二元酸25~35份、饱和二元酸20~30份、二元醇43~63份、阻聚剂0.015~0.08份、稀释剂33~44份。低收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物料:苯乙烯75~85份、热塑性树脂15~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先优化合成的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与低收缩剂以及促进剂混合反应而成,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固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低收缩剂充分膨胀从而实现产品的低收缩。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热固性树脂中最常用的一种,一般是由不饱和二元酸与二元醇或者饱和二元酸与不饱二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经过交联单体或活性溶剂稀释形成的具有一定黏度的树脂溶液,简称UPR。不饱和聚酯树脂工艺性能优良,工艺性能灵活,特别适合大型和现场制造玻璃钢制品,且品种多,适应广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相对密度在1.11~1.2之间,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一般可达到7%左右。
[0003]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浇筑各种模型市场上早有流行,但是常温下固化无法做到低收缩率,无法用于有低收缩要求的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本专利技术中先优化合成的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与低收缩剂以及促进剂混合反应而成,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固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低收缩剂充分膨胀从而实现产品的低收缩。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剂和促进剂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低收缩剂重量比为75~85:15~25;其中,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物料制备而成:
[0006][0007]低收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物料:
[0008]苯乙烯
ꢀꢀꢀꢀꢀꢀꢀꢀꢀꢀꢀꢀꢀꢀꢀꢀꢀꢀꢀꢀꢀꢀ
75~85份
[0009]热塑性树脂
ꢀꢀꢀꢀꢀꢀꢀꢀꢀꢀꢀꢀꢀꢀꢀꢀꢀꢀ
15~25份。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的摩尔比为1.5~2.5:1;优选地,所述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的摩尔比为2:1。所述不饱和二元酸包括富马酸、顺丁烯二酸酐和顺丁烯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饱和二元酸包括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衣康酸、己二酸、葵二酸和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
甘醇、一缩丙二醇、丁二醇和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甲基氢醌、邻苯二酚和2,6

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释剂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促进剂包括环烷酸钴、异辛酸钴、N,N

二甲基苯胺、N,N

二乙基苯胺和异辛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泡沫和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ABS)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原料还包括触变剂和消泡剂,具体地,以重量份计,触变剂0.04~0.1份,消泡剂0.08~0.15份。
[00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类消泡剂。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物料中,不饱和二元酸为顺丁烯二酸酐,饱和二元酸为邻苯二甲酸酐,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二甘醇,阻聚剂为甲基氢醌和2,6

二叔丁基对甲酚,稀释剂为苯乙烯和甲基苯乙烯;所述低收缩剂中,热塑性树脂为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16]具体地,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物料制备而成:
[0017]邻苯二甲酸酐20~30份
[0018]顺丁烯二酸酐25~35份
[0019]乙二醇5~8份
[0020]丙二醇3~10份
[0021]二甘醇35~45份
[0022]苯乙烯30~40份
[0023]甲基苯乙烯3~4份
[0024]甲基氢醌0.008份
[0025]2,6

二叔丁基对甲酚0.007~0.072份;
[0026]低收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物料:
[0027]苯乙烯79~81份
[0028]聚苯乙烯4~6份
[002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16份。
[00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0031]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0032](1)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将不饱和二元酸25~35份、饱和二元酸20~30份和二元醇43~63份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出水后保温0.5~1.5小时,保温后在4~5小时内升温至200~210℃,保温至酸值25~35mgKOH/g时,冷却至180~190℃,加入阻聚剂,结束反应,加入稀释剂兑稀后得基础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
[0033](2)低收缩剂的制备:将苯乙烯75~85份和热塑性树脂15~25份混合加热溶解,制备获得低收缩剂;
[0034](3)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取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75~85份和低收缩剂15~25份分散均匀,加入促进剂0.32~0.35份分散均匀,获得不饱和聚酯树脂。
[0035]当原料中还包括触变剂和消泡剂时,所述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
备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
[0036](1)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将不饱和二元酸25~35份、饱和二元酸20~30份和二元醇43~63份混合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出水后保温0.5~1.5小时,保温后在4~5小时内升温至200~210℃,保温至酸值25~35mgKOH/g时,冷却至180~190℃,加入阻聚剂,结束反应,加入稀释剂兑稀后得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
[0037](2)低收缩剂的制备:将苯乙烯75~85份和热塑性树脂15~25份混合加热溶解,制备获得低收缩剂;
[0038](3)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取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75~85份、低收缩剂15~25份和触变剂0.04~0.1份分散均匀,而后加入促进剂0.32~0.35份和消泡剂0.08~0.15份,继续分散均匀,获得不饱和聚酯树脂。
[0039]所述步骤(1)中,在兑稀过程中,还加入辅料环烷酸铜0.0004~0.001份。
[004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常温固化下收缩率在0.1%以下。
[0042](2)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合适的物料合成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优化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结构,并优化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剂和促进剂的配比,使得所得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固化开始时迅速达到低收缩剂膨胀温度,使低收缩剂种的热塑性树脂细颗粒充分膨胀从而达到低收缩的效果。
[0043](3)本专利技术先对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低收缩剂进行分散处理,避免基础不饱和聚酯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低收缩剂和促进剂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和低收缩剂重量比为75~85:15~25;其中,基础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物料制备而成:低收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物料:苯乙烯
ꢀꢀꢀꢀꢀꢀꢀꢀꢀꢀꢀꢀꢀꢀꢀꢀꢀꢀꢀꢀꢀꢀꢀ
75~85份热塑性树脂
ꢀꢀꢀꢀꢀꢀꢀꢀꢀꢀꢀꢀꢀꢀꢀꢀꢀꢀꢀ
15~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二元酸和饱和二元酸的摩尔比为1.5~2.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二元酸包括富马酸、顺丁烯二酸酐和顺丁烯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饱和二元酸包括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衣康酸、己二酸、葵二酸和苹果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一缩丙二醇、丁二醇和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包括对苯二酚、甲基氢醌、邻苯二酚和2,6

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释剂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包括环烷酸钴、异辛酸钴、N,N

二甲基苯胺、N,N

二乙基苯胺和异辛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泡沫和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原料还包括:触变剂
ꢀꢀꢀꢀꢀꢀꢀꢀꢀꢀꢀꢀꢀꢀꢀꢀꢀꢀꢀꢀꢀꢀꢀ
0.04~0.1份消泡剂
ꢀꢀꢀꢀꢀꢀꢀꢀꢀꢀꢀꢀꢀꢀꢀꢀꢀꢀꢀꢀꢀꢀꢀ
0.08~0.15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常温浇筑用低收缩不饱和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斌范丽明李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华砻树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