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58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多元酸及其酸酐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上世纪四十年代首次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之后,聚酯材料迅速地应用于纤维,涂料,薄膜,玻璃钢,胶黏剂等产品中,成为电子,机械,食品包装,轻工业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料。中国专利CN201810759940.7公开了一种增韧抗老化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丙烯酸酯和环氧大豆油反应,形成网络互穿交联结构,并加入二氧化硅溶胶碳纳米管悬浮液等,使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粘接强度和抗氧化性能;中国专利CN201610134489.0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改性不饱和聚酯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有机硅低聚物与二元酸,二元醇反应合成聚酯树脂,提升材料的耐腐蚀性和导热阻燃性。现有技术中聚酯材料仍然存在着易收缩,稳定性差的问题,添加增韧剂后复合材料的耐热性又出现下降,难以满足对器件要求较高的电子领域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一种尺寸稳定性强,耐热性强的改性聚酯材料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聚酯尺寸稳定性差,耐温性差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尺寸稳定性强,不易收缩,耐温性强的改性聚酯材料。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按照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多元酸及其酸酐20

54份,二元醇28

62份,促交联剂16/>‑
45份,阻聚剂0.01

3份。
[0005]进一步优选,按照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多元酸及其酸酐20

54份,二元醇28

62份,纳米填充剂0.1

10份,促交联剂16

45份,阻聚剂0.01

3份,液体橡胶2

10份。
[0006]采用多元酸或酸酐和二元醇反应,能够形成线性树脂结构,与乙烯基单体进一步固化交联,能够得到加工性能好的改性聚酯。但是现有改性聚酯的固化收缩率较大,难以应用于精密的电子器件中。为了提升聚酯结构的规整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增强改性聚酯还包括一元酸4

10份。
[000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元酸包括松香酸,十二烷酸,异辛酸,硬脂酸,油酸中的至少一种。
[0008]为了提升聚酯线段结构的规整度,改善聚酯的尺寸稳定性,进一步优选,所述一元酸为十二烷酸。本专利技术发现采用十二烷酸参与多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反应,对缩聚中间产物进行封端,能够有效控制线性聚合物的分子链长度,形成适宜的线性聚酯单元,提升了聚合物分子链与纳米增强材料的相容性。
[000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酸及其酸酐包括对苯二甲酸,C4

10饱和二元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对苯二甲酸,C4

10饱和二元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重量比为(2

5):(1

3):(1

3)。
[001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C4

10饱和二元酸包括己二酸,二甲基丙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001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元醇包括乙二醇,丙二醇,1,2

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1,2

己二醇,2,2

二甲基

1,3

丙烷二醇,2

甲基

1,3

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2]为了提升改性聚酯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二元醇为2

甲基

1,3

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2

甲基

1,3

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2.4

5):1。
[0013]为了提升聚酯的机械强度,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橡胶为端羧基液体橡胶,端羧基液体橡胶的羧基含量为2

10 wt %,优选为6wt%,来源于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
[001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填充剂包括碳纳米管,硫酸镁晶须,碳酸钙,高岭土,蒙脱土,氢氧化铝,植物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0015]为了抑制改性聚酯在高温条件下的收缩趋势,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纳米填充剂包括碳纳米管和高岭土,碳纳米管和高岭土的重量比为(2

5):1。
[0016]碳纳米管能够改善聚酯的机械强度,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与聚酯存在着相容性较差,易团聚析出的问题。为了改善碳纳米管与聚酯的结合稳定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纳米管为改性碳纳米管,所述改性碳纳米管包括羧基化碳纳米管,氨基化碳纳米管,羟基化碳纳米管,环氧基化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7]进一步提升碳纳米管对聚酯材料的增强效果,在聚酯合成过程中同时实现聚酯与纳米填充剂的结合能力,优选的,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氨基化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为:(1)将碳纳米管加入酸性处理液中,超声作用15

50min,在120

160℃条件下回流30

120min,得到粗产物;用Milli Q水洗涤粗产物,干燥,得到粗产物二;(2)将粗产物加入溶剂中,分散均匀,加入氨基化合物,在氩气氛、15

30℃下反应5

12h,得到粗产物三;用Milli Q水洗涤粗产物三,干燥,得到氨基化碳纳米管。
[0018]为了提升氨基化合物与碳纳米管的反应活性,提升氨基接枝率,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管径为10

100nm,堆积密度为0.15

0.30g/cm3。
[001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酸性处理液为硫酸,硝酸,水的组合物;所述硫酸的体积浓度为30

85%,硝酸的体积浓度为20

50%。
[002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硫酸的体积浓度为45%,硝酸的体积浓度为32%。
[002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氨基化合物包括N2,N6

二(丙
‑2‑
烯基)

1,3,5

三嗪

2,4,6

三胺,N,N


‑2‑
丙烯基

1,3,5

三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增强改性聚酯,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其原料包括:多元酸及其酸酐20

54份,二元醇28

62份,一元酸4

10份,纳米填充剂0.1

10份,促交联剂16

45份,阻聚剂0.01

3份,液体橡胶2

10份;所述多元酸及其酸酐包括对苯二甲酸,C4

10饱和二元酸和顺丁烯二酸酐;所述对苯二甲酸,C4

10饱和二元酸和顺丁烯二酸酐的重量比为(2

5):(1

3):(1

3);所述C4

10饱和二元酸为己二酸和二甲基丙二酸,己二酸和二甲基丙二酸的重量比为(3

6):1;所述一元酸为十二烷酸;所述二元醇为2

甲基

1,3

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2

甲基

1,3

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的重量比为(2.4

5):1;所述纳米填充剂包括碳纳米管和高岭土,碳纳米管和高岭土的重量比为(2

5):1;所述碳纳米管为改性碳纳米管,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氨基化碳纳米管,其制备方法为:(1)将碳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远童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