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及具有此硬盘减振系统的伺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99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适用于一伺服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硬盘匣;    一减振垫片,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该硬盘匣上;以及    一硬盘,经由该减振垫片而设置于该硬盘匣上,以使从该壳体传至该硬盘匣的振动通过该减振垫片衰减后再传入该硬盘,以降低该硬盘所承受的振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及具有此硬盘减振系统的伺服系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使传入硬盘的振动量减少的硬盘减振系统。(2)
技术介绍
可抽取式硬盘经常应用于伺服储存系统,以方便使用者抽换硬盘,因此其与伺服储存系统的机壳间通常是利用滑进滑出的方式与整个伺服储存系统作结合,所以其固定并不够坚固,而无法抵抗外在的振动环境。在此振动环境下,整个可抽取式硬盘系统容易产生共振,而造成振动量的放大,进而使得硬盘因为过量的振动,而传输中断或造成死机;另外,由于伺服储存系统必须能够保持不间断的运作,因此其对振动的要求较一般个人电脑严格。对于此振动问题,现有解决的相关技术是将伺服系统的钢板改成三明治型制振钢板,亦即,在两层钢板中加装一防振结构,此种方式的优点是对于硬盘的抽取设计较不影响,但此制振钢板的费用则偏高。(3)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及具有此硬盘减振系统的伺服系统,其中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可使传入硬盘的振动量减少。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适用于一伺服系统中,其中伺服系统具有一壳体,而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包括一硬盘匣、一减振垫片、以及一硬盘;硬盘匣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中,减振垫片设置于硬盘匣上;硬盘经由减振垫片而设置于硬盘匣上,藉此从壳体传至硬盘匣的振动,可经由减振垫片衰减后,再传入硬盘,以降低硬盘所承受的振动量。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还包括一螺丝,其穿过减振垫片,用以结合硬盘匣和硬盘。另外,螺丝具有一段差部,用以防止减振垫片受到过度压缩。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硬盘匣上形成一缺口,用以放置减振垫片。另外,减振垫片上形成一沟槽,用以与缺口结合,而缺口呈一C字型,用以防止减振垫片从缺口脱离。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还包括一防静电放电构件,其与硬盘匣和机壳抵接,用以将硬盘匣中的静电放电经由机壳导出。另外,防静电放电构件以包围防振垫片的方式设置。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防振垫片的数目为四个,且以相互对称的方式设置于硬盘匣的两侧边。应了解的是防振垫片的硬度可为70+/-5,且其阻尼系数tanδ=0.5~0.9是较佳的。又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伺服系统,其包括一壳体、以及一硬盘减振系统;硬盘减振系统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中,且包括一硬盘匣、一减振垫片、以及一硬盘;硬盘匣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中,减振垫片设置于硬盘匣上;硬盘经由减振垫片而设置于硬盘匣上,藉此从壳体传至硬盘匣的振动,可经由减振垫片衰减后,再传入硬盘,以降低硬盘所承受的振动量。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4)附图说明图1a是为本专利技术的伺服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1b是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1c是为图1b中的部分放大图;图2是显示图1b中的硬盘匣、壳体、螺丝以及减振垫片之间的结合关系的剖面图;图3是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的数学模型示意图;以及图4是为用以测量本专利技术的可抽取式硬盘减振系统的振动测量系统的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伺服系统1,其包括一壳体10、以及一硬盘减振系统20,其中硬盘减振系统20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0中。如图1b所示,其包括一硬盘匣21、四个减振垫片22、一硬盘23、四个螺丝24、以及四个防静电放电构件25。硬盘匣21是作为硬盘减振系统20的基底,且用以承载硬盘23,而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壳体10中;又,如图1b所示,在硬盘匣21的两侧边上,分别形成两个相互对称的缺口211,用以放置各减振垫片22于其上,应了解的是缺口211可为C字型,或为入口较小的葫芦型,以防止放入缺口211中的减振垫片22从缺口21脱离。减振垫片22用以将从壳体10传至硬盘匣21的振动衰减,且在高度大略中央部位形成一沟槽221,如图1c所示,用以与硬盘匣21的缺口211结合,使减振垫片22以与缺口211结合的方式被设置于硬盘匣21上。应了解的是防振垫片22可由橡胶制成,又,在作适当的振动分析或测量分析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防振垫片22的硬度为70+/-5,且其阻尼系数tanδ=0.5~0.9为较合适的组合。硬盘23在其底部具有四个螺孔231,且经由减振垫片22而被设置于硬盘匣21上,如上所述,由于从壳体10传至硬盘匣21的振动是经由减振垫片22衰减后,再传入硬盘23,因此硬盘23所承受的振动量可被有效地降低。螺丝24分别穿过减振垫片22而与硬盘23的螺孔231结合,以将硬盘匣21和硬盘23结合,如第1a、2图所示;另外,参考图1c,螺丝24可具有一段差部241,用以防止减振垫片22受到过度的压缩,而降低防振垫片22的减振效果,且可保有一定的预压力,以提供承受硬盘23重量所需的支撑力,并限制硬盘23的最大运动范围。各防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构件25分别以包围防振垫片22的方式设置,且可与硬盘匣21和螺丝24抵接,用以将硬盘匣21中的静电放电(ESD)经由机壳21导出。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减振垫片22和具有段差部241的螺丝24,使整个硬盘23是悬浮于四个高阻尼(damping)减振垫片22上,且藉由减振垫片22将传入硬盘减振系统20的振动量作适当的衰减后,再传入硬盘23,可充分降低硬盘23所承受的振动量,且此结构所需的费用远低于习知制振钢板所需的费用。以上为本专利技术的伺服系统1的构成,以下参考图3说明其数学模式。高阻尼减振垫片22相当于提供了整个悬浮硬盘减振系统20所需的刚性(stiffness)22b及阻尼(damping)22a,以负责吸收振动能量,因此整个可抽取硬盘减振系统20可以模拟成双自由度动态系统,如图3所示,所以减振垫片22的刚性22b与阻尼系数22a及硬盘匣21的刚性21b与机壳10结合的刚性皆会影响整个减振系统20的性能,而硬盘匣21的刚性21b则会受到其固定方式的影响,因此必须作适当的振动分析或测量分析;应注意的是在图3中,硬盘匣21的阻尼21a与减振垫片22的阻尼22a比较起来非常小,因此对于整个减振系统20的性能影响较小。为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硬盘减振系统20发挥其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利用如图4所示的振动测试系统,测量在有无减振垫片下,硬盘23的动态反应。振动测试系统包含一组激振系统(shaker exciting system),以提供激发整个待测系统所需的振源,激振系统包括一函数产生器31(functiongenerator)、一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32、一激振器(exciter)33、一推杆(push rod)34、以及一力转换计(force transducer)35;由激振系统上的力转换计35将负荷信号传入频谱分析仪(FFT analyzer)37,而获知输入待测系统的外力,再由数个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36测量其受到振源后的振动反应,将力量转换计35和加速度计36所测量到的信号,经由低噪音电缆(low noise cable)38传递至频谱分析仪37进行信号分析,即可获得当有无减振垫片时,硬盘的动态反应频谱(frequency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荣刘翔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