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75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信号基板(100)的一个主面上具有信号记录层(110)、和由第一透明层(115)以及由比第一透明层(115)更硬的第二透明层(120)构成的透明覆盖层(125)的,并通过该透明覆盖层(125)由照射到信号记录层的光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的光记录介质中,由给定的厚度分布形成第一透明层(115),按照让透明覆盖层(125)的总厚度均匀而具有给定厚度那样形成第二透明层(120)。此时,第一透明层(115)也可以是由多层薄透明层积层而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一主面具有信号记录层的信号基板的、通过在上述信号记录层上形成的透明覆盖层(例如厚度大约为0.1毫米)对光聚焦而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的。
技术介绍
光信息记录介质作为一种利用激光将信息高密度再生和储存的信息记录介质被广泛了解和普及。近年来,不仅要将声音信号,而且要将影视等运动图像作为信息进行记录,更大容量的光盘的数字化视频光盘(DVD)被开发、商品化并正在普及。对于象DVD这样的高密度光盘,使用激光波长较短并且数值孔径(NA)大的物镜。然而,波长越短、NA越高,将会缩小光盘翘曲的容许值。为了增大翘曲度的容许值,降低基板的厚度是有效的方法,例如,在DVD中,激光波长为650nm,NA为0.6、基板厚度为0.6mm。由于厚度为0.6mm的树脂基板,其单片的机械强度差,容易产生翘曲,DVD采用在记录信息面的内侧将两枚基板粘合的结构。进而,利用这种粘合的结构,在粘合的两枚基板中的一枚的信号记录面涂敷金、硅等透光性反射层,另一枚信号记录面涂敷原来的铝等形成的反射层后,按照让两枚信息记录面成为内侧那样进行粘合,从设有透光性反射层的基板侧可以读取双方信号记录面信号的单面双层信号再生DVD已经商品化。进一步提出的方案是同样是两层结构,信号记录层不用金属反射层,设置有可改写的薄膜记录层的可改写型DVD。再有,为进一步高密度化,提出有使用兰紫色激光(波长为400nm左右)光源的方案。这时,例如,记录再生侧的透明覆盖层的厚度为0.1mm,使用NA为0.85左右的透镜就可以形成超微细激光斑,实现信号的记录和再生。透明覆盖层的制作方式有以下两种 (A)将比0.1mm稍微薄一些的透明基板用粘合剂直接粘结在1.1mm厚的信号基板的信号记录层侧。(B)将0.1mm左右厚的透明树脂层直接涂敷在1.1mm厚的信号基板的信号记录层侧。方法(A)只需粘结比0.1mm稍微薄一些的透明基板,容易形成0.1mm厚的透明涂敷层。但是,要求比0.1mm稍微薄一些的透明基板的厚度十分均一,价格昂贵。与之相对应,方法(B)由于使用透明树脂,例如CD保护层所用的树脂或者DVD粘合用树脂,价格便宜。在利用兰紫色激光源(波长在400nm左右)的情况下,与以往的DVD不同,由于NA为0.85左右比较大,而聚光性高,因此对透明覆盖层的厚度非常敏感,另外,透镜和光盘的距离(动作距离)很小,光盘翘曲的变化、表面污物和尘埃等缺陷,容易发生聚焦易位、透镜碰撞的现象。于是,记录再生侧的透明涂敷层有可能与透镜碰撞而产生划伤。透明涂敷层表面如果产生划伤,就会在透明涂敷层的局部形成厚度的缺陷斑点,记录和再生特性会下降。虽然有为防止划伤而在透明涂敷层伤进一步形成保护层的方法,但是由于保护层形成后使得透明涂敷层的厚度缺陷斑点增大。对于上述方法(B),由于只在信号基板的单面形成0.1mm左右的透明树脂构成的覆盖层,具有非对称结构,翘曲度有增大的趋势。作为透明树脂,通常以紫外线硬化树脂作为粘合剂使用,硬化收缩后,会向信号基板的信号记录层侧翘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透镜冲突等的影响的具有均匀保护层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中,提供一种可以用光进行信号记录和再生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光记录介质在信号基板的一主面上具有信号记录层、和由在该信号记录层上形成的第一透明层以及在该第一透明层上形成的比上述第一透明层硬的第二透明层所构成的透明覆盖层,根据通过该透明覆盖层照射到信号记录层的光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该制造方法,根据所定的第一厚度分布形成第一透明层,并且根据让透明覆盖层的总厚度均匀的给定的第二厚度分布形成第二透明层。由此,光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再生侧的表面由于有比较坚硬的第二透明层,可以抵御较强的透镜冲突,而且可以均匀保持透明覆盖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中,提供一种可以用光进行信号记录和再生的光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光记录介质在信号基板的一主面上具有信号记录层、和由在该信号记录层上形成的第一透明层以及在该第一透明层上形成的比上述第一透明层硬的第二透明层所构成的透明覆盖层,根据通过该透明覆盖层照射到信号记录层的光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该制造方法,按照第一透明层整体具有给定的第一厚度分布对多层透明层积层后形成第一透明层,并且根据让透明覆盖层的总厚度均匀的给定的第二厚度分布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层。这样,通过将用薄透明层多层积层后形成第一透明层,可以易于形成精度好而且厚的第一透明层。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第一透明层的材料是硬化前的具有粘度V1的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第二透明层的材料是硬化前的具有粘度V2的第二放射线硬化树脂,第二放射线硬化树脂的硬化后的硬度比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的硬化后的硬度硬,并且粘度V2<粘度V1。这时,也可以是,在第一透明层的形成中,根据从信号基板的内圆周到外圆周厚度变薄的厚度分布形成第一透明层,之后硬化,并且在第二透明层的形成中,根据从信号基板的内圆周到外圆周厚度变厚的厚度分布形成第二透明层。根据上述构成,硬化后坚硬、并且粘度低的放射线硬化性硬制涂剂可以作为第二放射线硬化树脂用,能够保证透明覆盖层厚度均匀。粘度低的材料由于旋转涂敷自内圆周而外圆周厚度增加的倾向大,并且,高粘度材料在半径方向的厚度分布的倾向易于控制。因此,由粘度低的第二放射线硬化树脂构成的第二透明层的厚度分布,通过按照内圆周向外圆周渐薄旋转涂敷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可以抵消,可以让透明覆盖层的总厚度均匀。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采用旋转涂敷形成第一透明层,此时,根据时间控制在信号基板的设置了信号记录层的主面的内圆周部分上滴下的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的量、滴下的时间,以及信号基板的转速。依据上述构成,由于采用旋转涂敷形成第一透明层,可以容易降低透明覆盖层一周内的厚度缺陷。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采用旋转涂敷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层,此时,在信号基板的设置了信号记录层的主面的内圆周部分上滴下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以第一旋转速度旋转信号基板,在整个主面上配置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然后,再次在上述主面的内圆周部上滴下第一放射线硬化树脂,以比第一旋转速度小的第二旋转速度直到第一透明层整体的厚度分布达到了第一厚度分布之前让信号基板旋转。这样,可以获得第一透明层的所希望的厚度分布。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采用从内圆周至外圆周直径逐渐减小的多孔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丝网形成具有所述厚度分布的第一透明层。由于由此确定丝网上的孔内树脂的供给量,可以稳定得到第一透明层的所希望的厚度分布。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优选透明覆盖层的厚度误差控制在±3微米的范围。这样,即使采用记录和再生用高NA透镜也不会出现障碍而可以进行记录以及再生,可以获得良好的信号。在上述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和形成了透明覆盖层的主面相反侧的主面上形成翘曲调整层。这样,翘曲调整层可以降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翘曲。透明覆盖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放射性硬化树脂,翘曲调整层可以采用收缩性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优选按照光信息记录介质的翘曲角在0.35度以下那样选择翘曲调整层的厚度和翘曲调整层的材料。根据该构成,光信息记录介质,即使由于透明覆盖层的形成向透明覆盖层侧翘曲,通过选择翘曲调整层的种类和厚度,可以将翘曲角控制在0.35度以下。另外,如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是用光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记录介质在信号基板的一主面上具有信号记录层、和由在该信号记录层上形成的第一透明层以及在该第一透明层上形成的比所述第一透明层硬的第二透明层所构成的透明覆盖层,根据通过该透明覆盖层照射到信号记录层的光进行信号的记录和再生,    所述方法,根据所定的第一厚度分布形成所述第一透明层,并且    按照具有让所述透明覆盖层的总厚度均匀的给定的第二厚度分布那样形成所述第二透明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一英久田和也阿部伸也东丸一弘大野锐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