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的双歧杆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37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婴儿消化道来源的双歧杆菌,以及含有所述双歧杆菌的食品或饮料产品,所述双歧杆菌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其适用于食品或饮料产品。提供了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菌株N708(NITE B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的双歧杆菌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婴儿消化道来源的双歧杆菌菌株及含有所述菌株的细菌细胞的饮料或食品,所述菌株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

技术介绍

[0002]双歧杆菌已被用于各种目的,例如在许多加工食品或饮料产品例如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和各种腌制食品中赋予味道或风味、增强营养以及改善食品可储存性。近年来,双歧杆菌因其有效的生物活性,如抗过敏和免疫刺激作用而备受关注,并进行了有力的研究。
[0003]免疫系统由称为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剂控制。在此,作为细胞因子的实例,白细胞介素(IL)是已知的。例如,IL

10是由免疫细胞例如树突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产生的抗炎性细胞因子。IL

10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能力,在抑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的过度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0004]另一方面,IL

12是由免疫细胞例如树突细胞和T辅助2(Th2)细胞产生的炎症性细胞因子。IL

12具有促进炎症的能力。
[0005]增加抗炎性细胞因子IL

10被认为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炎症性疾病中所见的结缔组织的破坏,并且专利文献1公开了获得乳球菌属(Lactococcus)的菌株作为微生物有效地诱导IL

10的产生。另外,从抑制炎症的观点来看,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IL

12的产生也被认为是重要的。因此,如果能够寻找促进IL

10产生而不诱导IL

12产生的材料,即增加IL

10产生量/IL

12产生量的比值的材料,则可提供具有高抗炎症性作用的材料或使用所述材料的产品,有望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0006]引用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号:2005

154387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婴儿消化道来源的双歧杆菌,以及含有所述双歧杆菌的食品或饮料产品,所述双歧杆菌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
[0011]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人已经使用婴儿粪便作为分离源筛选了大量双歧杆菌。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的双歧杆菌,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3]即,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是属于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双歧杆菌,其具有
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
[0014]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是根据本申请第一专利技术的双歧杆菌,其中上述双歧杆菌包括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菌株N708(NITE BP

02958)。
[0015]本申请的第三专利技术是含有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或本申请的第二专利技术的双歧杆菌的食品或饮料产品。
[0016]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双歧杆菌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
[0018]附图的简要说明
[0019][图1]图1是比较本专利技术菌株和比较菌株之间的IL

10产生量(pg/ml)的图。
[0020][图2]图2是比较本专利技术菌株和比较菌株之间的IL

12产生量(pg/ml)的图。
[0021][图3]图3是比较本专利技术菌株和比较菌株之间的IL

10产生量/IL

12产生量的比值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
[0023]1.短双歧杆菌菌株N708(NITE BP

02958)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双歧杆菌是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本专利技术中的标记N708是由NISSIN FOODS HOLDINGS CO.,LTD唯一分配给所述菌株的编号。本专利技术的菌株首先由本专利技术人从婴儿粪便中分离。
[0025]本专利技术的短双歧杆菌菌株N708在以下条件下保藏。
[0026](1)保藏机构名称:国家技术评估学会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
[0027](2)联系方式:292

0818千叶县木更津市上总镰足2
‑5‑
8,#122
[0028](3)保藏号NITE BP

02958
[0029](4)鉴定名称:N708
[0030](5)保藏日期:2019年5月29日
[0031]本专利技术的短双歧杆菌菌株N708的真菌学特性如下表1和表2所示。这些真菌学特性是基于Bergey的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卷(1986)中描述的方法。表1示出了本菌株的形态等,表2示出使用Api 20A(bioM
é
rieux制造)的生理生化特性试验结果。表2中,“+”表示阳性,
“‑”
表示阴性。
[0032][表1][0033][0034]+:阳性,

:阴性
[0035][表2][0036] 反应/酶结果 反应/酶结果1吲哚产生

11明胶水解

2尿素酶

12七叶灵水解+3葡萄糖发酵+13甘油发酵

4甘露醇发酵

14纤维二糖发酵

5乳糖发酵+15甘露糖发酵+6蔗糖发酵+16松三糖发酵

7麦芽糖发酵

17棉子糖发酵+8水杨苷发酵

18山梨醇发酵

9木糖发酵

19鼠李糖发酵

10阿拉伯糖发酵

20海藻糖发酵

[0037]2.诱导IL

10和IL

12产生的能力的评价试验
[0038]本专利技术的短双歧杆菌菌株N708是具有诱导抗炎性IL

10产生的高能力和诱导炎性IL

12产生的低能力的菌株,如后述实施例所示。根据以下测试方法进行诱导IL

10和IL

12产生的能力的评价。
[0039]<细菌细胞的制备>
[0040]为了制备在诱导IL

10和IL

12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属于双歧杆菌属的双歧杆菌,其具有诱导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低活性,但具有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高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歧杆菌,其中所述双歧杆菌包括短双歧杆菌(Bif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砂田洋介伊木明美上原和也谷井勇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清食品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