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5609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生物除藻剂由复合菌剂发酵培养后进行壳聚糖改性所得,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放线菌、芽孢杆菌、交替单胞菌和粘细菌。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复合菌液;(2)将步骤(1)复合菌液与壳聚糖溶液按比例混合,采用壳聚糖改性复合菌剂,得到生物除藻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除藻剂由复合菌剂发酵培养后进行壳聚糖改性所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耐受环境变化能力强,其在应用于藻类爆发水体除藻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除藻效率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中富集了大量的营养元素(尤其是氮和磷),这不断促进了初级生产和藻类富营养化的加速发展。水体富养化主要是由一些浮游植物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大范围短时间爆发性增值甚至高密度聚集,引起水质透明度下降,水生生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灾害性水生态异常现象。富营养化有利于蓝藻等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周期性繁殖和优势繁殖环境,我国常常爆发铜绿微囊藻水华,引起了大范围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0003]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除藻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机械清淤、过滤除藻、黏土除藻和气浮除藻等,费用大、成本高,且难以应用较大面积的蓝藻防治,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如硫酸铜、过氧化氢、表面活性剂、次氯酸钠等,该方法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对水体生物产生潜在危害。生物法是利用藻类的天敌如细菌、病毒、捕食赤潮生物的浮游动物、水生植物、大型藻类等,或其所产生的某些抑制藻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除藻剂由复合菌剂发酵培养后进行壳聚糖改性所得,所述复合菌剂包括放线菌、芽孢杆菌、交替单胞菌和粘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除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放线菌3~5份、芽孢杆菌3~5份、交替假单胞菌1~3份、粘细菌0.5~1份。3.一种权利要求1

2所述的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培养,得到复合菌液;(2)将步骤(1)复合菌液与壳聚糖溶液按比例混合,采用壳聚糖改性复合菌剂,得到生物除藻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复合菌剂的发酵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复合菌剂接种至含有培养基的摇瓶中,在温度20~40℃培养箱中震荡培养24

48h得一级种子液,并控制转速在100~200rpm;A2、将步骤A1中获得的一级种子液按照体积分数为5~20%的接种量接种于发酵罐,发酵罐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0~40℃,转速100~200rpm,pH6~9,溶解氧10~50%,进行半连续培养发酵;发酵完成后菌体固含量为50~80%,微生物量为1.0*10
11
~5.0*10
11
cfu/m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所述培养基包括如下浓度的原料:葡萄糖1~5g/L,淀粉2~20g/L,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婵刘静兰张保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