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梁学院专利>正文

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07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搅拌效率低,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或在反应釜底部淤积的技术问题。该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外轴和内轴,外轴套设在内轴外且两者同轴设置,内轴上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接,外轴通过减速机与第二电机相连接,内轴的转速高于外轴的转速;搅拌框上框中部固定套设在外轴下端,上框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挡板;侧框和底框外侧设置有能抵触在反应釜内壁上的柔性刮板,搅拌框内侧的内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搅拌桨;内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反应釜,来实现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在对反应釜内的内容物进行搅拌时,由于有时候内容物的性质比较容易粘粘在反应釜内壁,或者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同时由于黏着性较强,搅拌效率较差。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现有反应釜的搅拌不充分,搅拌效率低;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或者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釜的搅拌不充分,搅拌效率低,并且,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或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圆柱状的上釜体和圆台状的下釜体,所述上釜体和所述下釜体一体化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机、内轴、外轴、搅拌框和搅拌桨;
[0008]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所述外轴和所述内轴,所述外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内轴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外轴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内轴的转速高于所述外轴的转速;
[0009]所述搅拌框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框、分别与所述上框两端连接的两个竖直的侧框,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框的下端连接的两个倾斜设置的底框;
[0010]所述上框的中部固定套设在所述外轴下端,所述上框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挡板;
[0011]所述侧框外侧设置有沿其通长分布的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上釜体的内壁上,所述底框外侧同样设置有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下釜体的内壁上;
[0012]所述搅拌框内侧的所述内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搅拌桨;
[0013]所述内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所述绞刀穿过所述搅拌框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出料口上方。
[0014]进一步,所述侧框内侧还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搅拌板。
[0015]进一步,所述搅拌桨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第一搅拌桨、第二搅拌桨和第三搅拌桨,
所述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和所述第三搅拌桨的桨叶长度相等。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搅拌桨和所述第三搅拌桨的桨叶为斜叶,第二搅拌桨的桨叶为平叶。
[0017]进一步,所述桨叶的截面为水滴形。
[0018]进一步,所述绞刀周向设置有圆筒形状的围筒,所述围筒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底框相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围筒上均匀分布有圆形通孔。
[0020]进一步,所述侧框和所述底框外侧的柔性刮板为一体式设置。
[0021]进一步,所述柔性刮板的宽度大于搅拌框与反应釜内壁之间的间隙。
[0022]进一步,所述柔性刮板的宽度为搅拌框的2

3倍。。
[0023]本技术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的有益效果为:
[0024]搅拌框上的柔性刮板在刮掉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的黏着内容物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反应釜中混合物的作用,而由于内轴和外轴的速差,内轴上的两个以上搅拌桨在反应釜中搅拌,同搅拌框上的柔性刮板一起,强制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碰撞和摩擦,达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搅拌框上框上设置的竖向挡板能破坏反应釜顶部液体回旋,避免了反应釜内混合物产生打旋的现象;内轴底端设置的绞刀可以搅动反应釜底部的混合物料,改善了搅拌效果也避免了沉底现象。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技术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的实施例二中搅拌框内侧设置搅拌板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的绞刀示意图;
[0029]其中:11、釜盖;12、上釜体;13、下釜体;14、出料口;21、第一电机;22、第二电机;23、减速机;31、内轴;32、外轴;4、搅拌框;5、竖向挡板;6、柔性刮板;7、绞刀;71、围筒;81、第一搅拌桨;82、第二搅拌桨;83、第三搅拌桨;84、搅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包括包括反应釜本体和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11、圆柱状的上釜体12和圆台状的下釜体13,上釜体12和下釜体13一体化设置,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减速机23、内轴31、外
轴32、搅拌框4和搅拌桨;
[0032]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外轴32和内轴31,外轴32套设在内轴31外且两者同轴设置,内轴31上端与第一电机21相连接,外轴32通过减速机23与第二电机22相连接,内轴31的转速高于外轴32的转速;
[0033]搅拌框4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框、分别与上框两端连接的两个竖直的侧框,以及分别与两个侧框的下端连接的两个倾斜设置的底框;
[0034]上框的中部固定套设在外轴32下端,上框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挡板5;
[0035]侧框外侧设置有沿其通长分布的柔性刮板6,柔性刮板6能抵触在上釜体12的内壁上,底框外侧同样设置有柔性刮板6,柔性刮板6能抵触在下釜体13的内壁上;
[0036]搅拌框4内侧的内轴3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搅拌桨;
[0037]内轴31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7,绞刀7穿过搅拌框4并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的出料口14上方。
[0038]搅拌框4上的柔性刮板6在刮掉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的黏着内容物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反应釜中混合物的作用,而由于内轴31和外轴32的速差,内轴31上的两个以上搅拌桨在反应釜中搅拌,同搅拌框4上的柔性刮板6一起,强制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碰撞和摩擦,达到提高搅拌效率的目的;搅拌框4上框上设置的竖向挡板5能破坏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圆柱状的上釜体和圆台状的下釜体,所述上釜体和所述下釜体一体化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机、内轴、外轴、搅拌框和搅拌桨;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所述外轴和所述内轴,所述外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内轴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外轴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内轴的转速高于所述外轴的转速;所述搅拌框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框、分别与所述上框两端连接的两个竖直的侧框,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框的下端连接的两个倾斜设置的底框;所述上框的中部固定套设在所述外轴下端,所述上框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挡板;所述侧框外侧设置有沿其通长分布的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上釜体的内壁上,所述底框外侧同样设置有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下釜体的内壁上;所述搅拌框内侧的所述内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搅拌桨;所述内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所述绞刀穿过所述搅拌框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出料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差速式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