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梁学院专利>正文

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07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反应釜搅拌效率低,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或在反应釜底部淤积的技术问题。该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的反应釜本体内有同轴设置的外轴和内轴,内轴的转速高于外轴的转速;第一搅拌框上框中部固定套设在外轴下端,上框下端设置有竖向挡板;侧框和底框外侧设置有能抵触在反应釜内壁上的柔性刮板,内轴中部设置有带有搅拌片的第二搅拌框,还设有搅拌笼,搅拌笼内设置有搅拌球;内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反应釜的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在化工生产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反应釜,来实现物理或者化学反应;在对反应釜内的内容物进行搅拌时,由于有时候内容物的性质比较容易粘粘在反应釜内壁,或者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同时由于黏着性较强,搅拌效率较差。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现有反应釜的搅拌不充分,搅拌效率低;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或者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反应釜的搅拌不充分,搅拌效率低,并且,反应内容物容易附着在反应釜内壁上或在反应釜底部的出料口处淤积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内外搅拌框和搅拌笼的差速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和搅拌装置,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釜盖、圆柱状的上釜体和圆台状的下釜体,所述上釜体和所述下釜体一体化设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机、内轴、外轴、第一搅拌框、第二搅拌框和搅拌笼;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所述外轴和所述内轴,所述外轴套设在所述内轴外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内轴上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外轴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接,所述内轴的转速高于所述外轴的转速;所述第一搅拌框包括水平设置的上框、分别与所述上框两端连接的两个竖直的侧框,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框的下端连接的两个倾斜设置的底框;所述上框的中部固定套设在所述外轴下端,所述上框下端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竖向挡板;所述侧框外侧设置有沿其通长分布的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上釜体的内壁上,所述底框外侧同样设置有柔性刮板,所述柔性刮板能抵触在所述下釜体的内壁上;所述侧框和所述底框外侧的柔性刮板为一体式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框内侧的所述内轴上设置有矩形的第二搅拌框,所述第二搅拌框的竖框内外侧均设置有交错的搅拌片;所述搅拌笼为圆柱状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搅拌框下方,所述内轴贯穿所述搅拌笼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笼的轴线与所述内轴同轴;所述搅拌笼内设置有搅拌球,所述搅拌球能在所述搅拌笼中自由移动,所述搅拌笼的顶板、侧壁和底板上均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搅拌球被限制在所述搅拌笼中;所述内轴的底部周向设置有绞刀,所述绞刀穿过所述搅拌框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出料口上方,所述绞刀周向设置有圆筒形状的围筒,所述围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