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45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传送机构、阻挡机构、推送机构、传感器以及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溶媒袋在承载面上移动时,挡板阻挡在输送通道的开口端;溶媒袋移动到输送通道的开口端处,挡板与溶媒袋接触阻挡;传感器检测到溶媒袋,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送机构停止输送;当下游需要溶媒袋上料时,挡板抬起,推板向下移动至溶媒袋处、并将溶媒袋推送至下游工位上;当推板回到初始位置时,信号反馈给阻挡机构,使挡板向下移动阻挡在输送通道的开口端,控制模块控制挡板与溶媒袋接触,停止输送,等待下一次的上料需求。上述的结构,能够根据下游上料的需求,实现对溶媒袋的定点逐一上料。逐一上料。逐一上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方便传送物料,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往往通过传送带对物料进行传送。
[0003]在一些场景中,需根据下游工位的需求进行逐一上料;仅通过传送带的启停来控制上料,容易因惯性造成上料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仅通过控制传送带的启停实现对下游工位的上料,容易因惯性造成上料失误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
[0006]机架,具有前端开口的输送通道;
[0007]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具有适于沿所述输送通道移动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适于放置溶媒袋;
[0008]阻挡机构,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适于阻挡在所述输送通道的开口端;
[0009]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推送机构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适于沿所述输送通道伸缩;
[0010]传感器,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尾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通道开口端处的溶媒袋;
[0011]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推送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以及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0013]同步带轮组,具有两组,对称分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左右两侧;每组所述同步带轮具有两个第一带轮和一个第二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带轮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带轮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带轮下方;
[0014]同步带,绕接在同侧设置的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上,所述同步带上适于放置溶媒袋;
[0015]驱动电机,驱动端与所述第二带轮连接,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带轮旋转。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同步带绕接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结构。
[0017]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8]第一张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其外缘与所述同步带的转动抵紧。
[0019]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0]第二张紧轮,位置可调的连接在机架上,其外缘与所述同步带的转动抵紧。
[002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挡机构包括:
[0022]第一气缸,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方;
[0023]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适于向下伸入所述输送通道内。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送机构包括:
[0025]第二气缸,竖直连接在所述机架上;
[0026]第三气缸,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气缸适于驱动所述第三气缸上下移动;
[0027]推板,连接在所述第三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推板的部分适于与溶媒袋接触,所述推板适于推动所述溶媒袋脱离所述输送通道。
[002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9]1.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溶媒袋在承载面上移动时,挡板阻挡在输送通道的开口端;溶媒袋移动到输送通道的开口端处,挡板与溶媒袋接触阻挡;此时,传感器检测到溶媒袋,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传送机构停止输送;当下游需要溶媒袋上料时,挡板抬起,推板向下移动至溶媒袋处、并将溶媒袋推送至下游工位上;当推板回到初始位置时,信号反馈给阻挡机构,使挡板向下移动阻挡在输送通道的开口端,控制模块控制挡板与溶媒袋接触,停止输送,等待下一次的上料需求。上述的结构,能够根据下游上料的需求,实现对溶媒袋的定点逐一上料。
[0030]2.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同步带、第一带轮以及第二带轮的配合,实现对溶媒袋的循环传送。
[0031]3.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第一张紧轮以及第二张紧轮的设置,能够使同步带处于张紧状态,避免同步带打滑现象。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未显示机架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0035]图3为本技术中提供的显示机架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
[0037]1、机架;2、传感器;3、输送通道;4、同步带;5、驱动电机;6、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连杆;9、第一张紧轮;10、第二张紧轮;11、调节块;12、第一气缸;13、挡板;14、第二气缸;15、第三气缸;16、推板;17、溶媒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42]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输送通道3、传送机构、阻挡机构、推送机构以及传感器2。
[0043]如图1、图3所示,所述输送通道3为U形结构,溶媒袋17能够从所述输送通道3中通过,所述机架1为连接在所述输送通道3左右两侧的矩形板。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同步带4轮组、同步带4以及驱动电机5;所述同步带4轮组具有两组,且对称分设于左右两侧的所述机架1上;每组所述同步带4轮组具有两个第一带轮6和一个第二带轮7,两个所述第一带轮6前后间隔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带轮7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带轮6之间的中间位置处、且位于所述第一带轮6下方;所述驱动电机5设于所述输送通道3的底部,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带轮7连接,驱动所述第二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具有前端开口的输送通道(3);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上,具有适于沿所述输送通道(3)移动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适于放置溶媒袋(17);阻挡机构,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挡板(13),所述挡板(13)适于阻挡在所述输送通道(3)的开口端;推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推送机构具有可上下移动的推板(16),所述推板(16)适于沿所述输送通道(3)伸缩;传感器(2),设于所述输送通道(3)的尾部,用于检测所述输送通道(3)开口端处的溶媒袋(17);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推送机构、所述阻挡机构以及所述传感器(2)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同步带(4)轮组,具有两组,对称分设于所述输送通道(3)的左右两侧;每组所述同步带(4)轮具有两个第一带轮(6)和一个第二带轮(7),两个所述第一带轮(6)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带轮(7)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带轮(6)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带轮(6)下方;同步带(4),绕接在同侧设置的所述第一带轮(6)与所述第二带轮(7)上,所述同步带(4)上适于放置溶媒袋(17);驱动电机(5),驱动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伟赵凌龚卫勇张君华任清华戴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擅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