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99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包括广口漏斗、设置在广口漏斗下方的水平缓冲部,以及与水平缓冲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水平缓冲部下方的填充管道;其中,填充管道的个数与待充填钻孔的个数相对应,填充管道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待充填钻孔内;用于填充待充填钻孔的料浆依次通过广口漏斗和填充管道进入待充填钻孔内。利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钻孔的充填效率及充填质量,钻孔的利用率,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浆下料过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料浆下料过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矿山充填的料浆一般由地表造浆设备配料并均匀搅拌,待料浆浓度满足设计要求后经充填钻孔、井下充填管路自流至采空区,一般而言,一套造浆配料系统对应一个钻孔,由于大型矿山充填量比较大,充填设备多,因而钻孔配置多,但是现有的充填钻孔造价高、并极易受地质变化损坏,而补孔需增加额外成本,导致工期长、整体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浆下料过渡装置,以解决目前矿山充填存在的要求钻孔数量多,导致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包括广口漏斗、设置在广口漏斗下方的水平缓冲部,以及与水平缓冲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水平缓冲部下方的填充管道;其中,填充管道的个数与待充填钻孔的个数相对应,填充管道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待充填钻孔内;用于填充待充填钻孔的料浆依次通过广口漏斗和填充管道进入待充填钻孔内。
[0005]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广口漏斗包括四个呈梯形的侧板,四个侧板固定连接呈棱台形结构。
[0006]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侧板为钢板结构件;并且,钢板结构件的厚度范围为15~25mm。
[000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侧板上设置有吊装用的挂耳。
[000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水平缓冲部的外边缘与广口漏斗的下端焊接固定。
[0009]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水平缓冲部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填充管道焊接固定在通孔处。
[0010]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通孔处设置有阻隔网;料浆通过阻隔网进入填充管道内。
[0011]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水平缓冲部为锰钢板结构件;锰钢板结构件的厚度范围为8~12mm。
[0012]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填充管道的外径尺寸小于待充填钻孔的内径尺寸。
[0013]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填充管道设置有至少一根。
[0014]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设置广口漏斗、位于广口漏斗下方的水平缓冲部,以及与水平缓冲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水平缓冲部下方的填充管道,将固定填充管道延伸至待充填钻孔内,料浆依次通过广口漏斗和填充管道进入待充填钻孔内,装置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且广口漏斗的设置还能够方便对料浆的质量取样检测,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的剖面图。
[0017]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广口漏斗1、水平缓冲部2、阻隔网3、填充管道4、待充填钻孔5。
[0018]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的剖面示意结构。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包括广口漏斗1、设置在广口漏斗1下方的水平缓冲部2,以及与水平缓冲部2固定连接并位于水平缓冲部2下方的填充管道4;其中,填充管道4的个数与待充填钻孔5的个数相对应,填充管道4的下端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待充填钻孔5内;用于填充待充填钻孔5的料浆依次通过广口漏斗1和填充管道4进入待充填钻孔5内,装置可循环使用,料浆充填速度快、效率高,且成本低。
[0022]具体地,广口漏斗1可包括四个呈梯形的侧板,四个侧板固定连接呈棱台形结构,即广口漏斗1的上端呈开口尺寸较大的结构,下端通过水平缓冲部2与填充管道4连接;此外,广口漏斗1的结构还可以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例如设置为五边形结构或者圆形结构等多种形式。
[0023]为提高广口漏斗1的结构强度,广口漏斗1的侧板可采用钢板结构件;并且,钢板结构件的厚度范围可设置为15~25mm,采用此类的厚钢板结构件,不仅能够提高广口漏斗1对料浆的承受能力,还能够延长使用寿命,实现循环使用。
[0024]为方便料浆下料过渡装置的安装或转移,还可以在侧板上设置多个吊装用的挂耳,在当前待充填钻孔5充填完毕后,可通过吊装设备与挂耳的配合,将装置整体转移至其他位置进行继续作业。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水平缓冲部2的外边缘与广口漏斗1的下端焊接固定,水平缓冲部2的外边缘形状与广口漏斗1的下端的形状相对应;而在水平缓冲部2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填充管道4与通孔焊接固定;此外,为减少广口漏斗1中的料浆对水平缓冲部2的冲击力,可将该水平缓冲部2设置为倾斜状,形成广口漏斗1与填充管道4之间的倾斜过渡。
[0026]进一步地,水平缓冲部2可采用锰钢板结构件,锰钢板结构件的厚度范围可设置为8~12mm。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待充填钻孔5进行料浆填充时,为防止周边坠物掉落至广口漏斗1内,导致待充填钻孔5堵管或者损坏等情况,还可以在通孔处设置阻隔网3或者过滤网,料浆可通过该阻隔网3进入到填充管道4内,并最终填充至钻孔内。
[0028]在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填充管道4可以设置多根,即同一个广口漏斗1下方设置多根填充管道4,填充管道4的设置个数及位置分别与待充填钻孔5的个数及位
置分别对应,对应位置的填充管道4的外径尺寸小于对应位置的待充填钻孔5的内径尺寸即可。
[0029]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设置广口漏斗、位于广口漏斗下方的水平缓冲部,以及与水平缓冲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水平缓冲部下方的填充管道,将固定填充管道延伸至待充填钻孔内,料浆依次通过广口漏斗和填充管道进入待充填钻孔内,装置结构简单,可循环使用,且广口漏斗的设置还能够方便对料浆的质量取样检测,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
[0030]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技术所提出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还可以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广口漏斗、设置在所述广口漏斗下方的水平缓冲部,以及与所述水平缓冲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水平缓冲部下方的填充管道;其中,所述填充管道的个数与待充填钻孔的个数相对应,所述填充管道延伸至对应位置的待充填钻孔内;用于填充所述待充填钻孔的料浆依次通过所述广口漏斗和所述填充管道进入所述待充填钻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广口漏斗包括四个呈梯形的侧板,四个侧板固定连接呈棱台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钢板结构件;并且,所述钢板结构件的厚度范围为15~2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浆下料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吊装用的挂耳。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王清河赵尕平单卫东刘新云张浩米万钦赵万东马永斌何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