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26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对支承锚杆A,每对支承锚杆A的一端分别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对支承锚杆A的另一端分别螺接有锚杆螺母A,每对支承锚杆A之间还套装有托板,并且该托板布设于锚杆螺母A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托板用于搁置充填管道。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充填管道吊装在井巷顶板上,既能避免井巷内各种机械设备与其碰撞,减少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又使充填管道便于安装平顺、平直,减少充填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吊装在井巷顶板上的充填管道由于不会被地面上其他物料遮挡或污染,有利于延长充填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升其利用效率。用效率。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采矿工程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地下矿山生产中,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也不断增加,为了安全生产,很多矿山会优先考虑充填采矿法。一般矿山是将充填管道铺设在巷道底板的边缘,但是由于井下巷道空间有限,井下生产过程中不免被移动设备损坏,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生产流程,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对支承锚杆A,每对支承锚杆A的一端分别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对支承锚杆A的另一端分别螺接有锚杆螺母A,每对支承锚杆A之间还套装有托板,并且该托板布设于所述锚杆螺母A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所述托板用于搁置充填管道。
[0006]所述托板的材质是钢。
[0007]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相邻两块托板间距不大于10m。
[0008]所述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还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根支承锚杆B和多条挂链,支承锚杆B数量与挂链数量相等,每根支承锚杆B的一端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根支承锚杆B的另一端螺接有锚杆螺母B,每根支承锚杆B上还套装有托盘,并且该托盘布设于所述锚杆螺母B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挂链的一端挂接于该托盘上,挂链的另一端缠绕于充填管道外周面上。
[0009]所述挂链是用于起吊重物的钢链。
[0010]所述钢链公称直径不小于φ8mm。
[0011]所述挂链缠绕于充填管道外周面上至少两圈。
[0012]所述挂链两端还通过使用U型卡扣连接成封闭环形形状。
[0013]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相邻两根关联间距不大于2m。
[0014]所述充填管道包括多根单元管,多根单元管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两端的法兰盘、并使用螺栓首尾相连在一起。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充填管道吊装在井巷顶板上,既能避免井巷内各种机械设备与其碰撞,减少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又使充填管道便于安装平顺、平直,减少充填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吊装在井巷顶板上的充填管道由于不会被地面上其他物料遮挡或污染,有利于延长充填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升其利用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便于在各类型矿井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支承锚杆A、锚杆螺母A、托板与充填管道(1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支承锚杆B、锚杆螺母B与托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挂链与U型卡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U型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充填管道(10)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支承锚杆A,2

锚杆螺母A,3

托板,4

支承锚杆B,5

挂链,6

锚杆螺母B,7

托盘,8

U型卡扣,9

单元管,10

充填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对支承锚杆A1,每对支承锚杆A1的一端分别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对支承锚杆A1的另一端分别螺接有锚杆螺母A2,每对支承锚杆A1之间还套装有托板3,并且该托板3布设于锚杆螺母A2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托板3用于搁置充填管道10。
[0025]进一步地,优选托板3的材质是钢。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相邻两块托板3间距不大于10m。
[0026]另外,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还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根支承锚杆B4和多条挂链5,支承锚杆B4数量与挂链5数量相等,每根支承锚杆B4的一端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根支承锚杆B4的另一端螺接有锚杆螺母B6,每根支承锚杆B4上还套装有托盘7,并且该托盘7布设于锚杆螺母B6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挂链5的一端挂接于该托盘7上,挂链5的另一端缠绕于充填管道10外周面上。优选挂链5是用于起吊重物的钢链。钢链公称直径不小于φ8mm。挂链5缠绕于充填管道10外周面上至少两圈。挂链5两端还通过使用U型卡扣8连接成封闭环形形状。
[0027]此外,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相邻两根关联间距不大于2m。充填管道10包括多根单元管9,多根单元管9通过固定连接在其两端的法兰盘、并使用螺栓首尾相连在一起。单元管9的材质是钢管,其外径为110mm,内径为100mm。
[0028]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充填管道吊装在井巷顶板上,既能避免井巷内各种机械设备与其碰撞,减少维护时间和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又使充填管道便于安装平顺、平直,减少充填管道出现堵塞的情况,此外,吊装在井巷顶板上的充填管道由于不会被地面上其他物料遮挡或污染,有利于延长充填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升其利用效率,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便于在各类型矿井中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对支承锚杆A(1),每对支承锚杆A(1)的一端分别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对支承锚杆A(1)的另一端分别螺接有锚杆螺母A(2),每对支承锚杆A(1)之间还套装有托板(3),并且该托板(3)布设于所述锚杆螺母A(2)与井巷顶板表面之间,所述托板(3)用于搁置充填管道(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的材质是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相邻两块托板(3)间距不大于10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充填管道安装结构还包括沿着井巷挖掘延伸方向布设的多根支承锚杆B(4)和多条挂链(5),支承锚杆B(4)数量与挂链(5)数量相等,每根支承锚杆B(4)的一端插入井巷顶板岩土内,每根支承锚杆B(4)的另一端螺接有锚杆螺母B(6),每根支承锚杆B(4)上还套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新刘伦高猛江郑禄璟吴岩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