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42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吊杆总成和齿轮箱总成,齿轮箱总成包括输入总成、输出总成和箱体总成,输入总成用于动力的输入,输出总成用于将输入总成上的动力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到车轴上,箱体总成设置有供车轴穿过并与输出总成同轴设置的车轴安装孔,输入总成和输出总成均设置有轴承,箱体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孔和用于更换润滑油的放油孔,箱体总成顶部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前后延伸并分别对应输入总成、输出总成的导油筋,使内部齿轮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溅到导油筋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油筋前后流动,从而为输入总成、输出总成上的轴承进行润滑,防止出现轴承润滑不良的情况,从而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承的使用寿命。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车辆齿轮箱传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通常在城市的干线中使用。齿轮箱传动装置位于电机与轮对之间,是车辆牵引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与轮对的低转速、高扭矩要求进行匹配。
[0003]地铁在运营中承载大量乘客,因此对地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对齿轮箱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际上有部分齿轮箱在使用中出现轴承润滑不良的情况,导致轴承过早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便于将齿轮箱内润滑油导入到轴承,防止出现轴承润滑不良的情况。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吊杆总成和齿轮箱总成,所述齿轮箱总成包括输入总成、输出总成和箱体总成,所述输入总成用于动力的输入,所述输出总成用于将输入总成上的动力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到车轴上,所述箱体总成设置有供车轴穿过并与输出总成同轴设置的车轴安装孔,所述输入总成和输出总成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吊杆总成的一端设置在箱体总成上且位于输入总成的下端,所述箱体总成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孔和用于更换润滑油的放油孔,所述箱体总成顶部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前后延伸并分别对应输入总成、输出总成的导油筋,使内部齿轮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溅到导油筋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油筋前后流动,从而为输入总成、输出总成上的轴承进行润滑。r/>[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箱体总成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导油筋设置在上箱体的顶部内壁。
[0007]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加油孔设置在下箱体上,且加油孔内设置有加油螺塞,所述加油螺塞与下箱体之间通过组合密封圈密封。
[000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上,且放油孔设置有放油螺塞,所述放油螺塞与下箱体之间通过组合密封圈密封。
[000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组合密封圈包括金属垫圈和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金属垫圈的内侧。
[00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油筋包括第一导油筋、第二导油筋、第三导油筋和第四导油筋,所述第一导油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输出总成轴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导油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第一导油筋的左方,所述第三导油筋和第四导油筋前后对称呈“冫”字型设置,且位于第二导油筋的左方。
[0011]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入总成包括输入齿轮轴、检测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在箱体总成内,且输入齿轮轴前端穿到箱体总成外,所述输入齿轮轴的前端与箱体总成之间设置有输入前轴承,所述输入前轴承的前侧设置有固定在箱体总成上的输入前端盖,所述输入前端盖与输入前轴承之间还设置有输入前隔圈,所述输入前隔圈和输入前端盖通过输入甩油环套装在输入齿轮轴上,所述输入齿轮轴靠近后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检测齿轮,所述输入齿轮轴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在箱体总成上的输入轴承座,所述输入轴承座与输入齿轮轴之间设置有输入后轴承组件,所述输入轴承座的后端设置有固定在输入轴承座上的输入后端盖。
[0012]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输出总成包括被动齿轮、输出轴承座、输出端盖、输出甩油环和输出轴承,所述被动齿轮与输入齿轮轴啮合,所述被动齿轮的前后对称设置有位于车轴安装孔内的输出轴承座,所述输出轴承座与被动齿轮之间设置有输出轴承,所述输出轴承座外设置有输出端盖,所述输出轴承座和输出端盖一起固定在箱体总成上,且均通过输出甩油环套装在车轴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箱体总成顶部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前后延伸并分别对应输入总成、输出总成的导油筋,使内部齿轮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溅到导油筋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油筋前后流动,从而为输入总成、输出总成上的轴承进行润滑,防止出现轴承润滑不良的情况,从而增加轴承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增加出现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沿上箱体和下箱体分界线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输入总成的剖面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输出总成的剖面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导油筋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图6所示,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主要由吊杆总成1和齿轮箱总成2组成。其中齿轮箱总成2由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和箱体总成2.3,输入总成2.1用于动力的输入,输出总成2.2用于将输入总成2.1上的动力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到车轴上,箱体总成2.3设置有供车轴穿过并与输出总成2.2同轴设置的车轴安装孔,输入总成2.1和输出总成2.2均设置有轴承。
[0022]吊杆总成1由吊杆体1.1、弹性橡胶圈1.2和安装固定螺栓1.3,吊杆体1.1的一端通过安装固定螺栓1.3安装在构架上,另一端通过安装固定螺栓1.3安装在箱体总成2.3上且位于输入总成2.1的下端,安装固定螺栓1.3与吊杆体1.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橡胶圈1.2。吊杆总成1的设置防止传动装置绕车轴转动。
[0023]在箱体总成2.3顶部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前后延伸并分别对应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的导油筋,使内部齿轮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溅到导油筋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
导油筋前后流动,从而为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上的轴承进行润滑。
[0024]箱体总成2.3主要由上下设置的上箱体2.3.1和下箱体2.3.2组成,导油筋设置在上箱体2.3.1的顶部内壁。在上箱体2.3.1的左端设置有用于观察的观察盖2.3.3,在下箱体2.3.2上设置有用于观察箱体内润滑油状态的油位观察窗组件2.3.4。
[0025]为方便润滑油的添加,在下箱体2.3.2上设置有加油孔,加油孔内设置有加油螺塞2.3.5,为保证加油螺塞2.3.5与下箱体之间的密封性,在加油螺塞2.3.5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组合密封圈2.3.6。在润滑油多次使用后,为方便彻底更换润滑油,在下箱体2.3.2的正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放油孔,放油孔内设置有防油螺塞2.3.7,为保证防油螺塞2.3.7与下箱体2.3.2之间的密封性,在防油螺塞2.3.7与下箱体之间设置有组合密封圈2.3.6。组合密封圈2.3.6由金属垫圈和橡胶垫圈,且橡胶垫圈设置在金属垫圈的内侧。组合密封圈2.3.6的密封效果优于单独材质垫圈的密封效果。
[0026]为进一步保证在传动装置运行中,加油螺塞2.3.5和防油螺塞2.3.7不会因为传动装置的震动而脱落,在加油螺塞2.3.5和防油螺塞2.3.7的头部设置有小孔,安装时,使用铁丝将螺塞与下箱体2.3.2绑紧。
[0027]为方便识别传动装置和了解其技术参数,在下箱体2.3.2上设置有铭牌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吊杆总成(1)和齿轮箱总成(2),所述齿轮箱总成(2)包括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和箱体总成(2.3),所述输入总成(2.1)用于动力的输入,所述输出总成(2.2)用于将输入总成(2.1)上的动力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到车轴上,所述箱体总成(2.3)设置有供车轴穿过并与输出总成(2.2)同轴设置的车轴安装孔,所述输入总成(2.1)和输出总成(2.2)均设置有轴承,所述吊杆总成(1)的一端设置在箱体总成(2.3)上且位于输入总成(2.1)的下端,所述箱体总成(2.3)上设置有用于添加润滑油的加油孔和用于更换润滑油的放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总成(2.3)顶部内壁设置有至少两条前后延伸并分别对应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的导油筋,使内部齿轮转动过程中甩出的润滑油溅到导油筋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导油筋前后流动,从而为输入总成(2.1)、输出总成(2.2)上的轴承进行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总成(2.3)包括上下设置的上箱体(2.3.1)和下箱体(2.3.2),所述导油筋设置在上箱体(2.3.1)的顶部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孔设置在下箱体(2.3.2)上,且加油孔内设置有加油螺塞(2.3.5),所述加油螺塞(2.3.5)与下箱体(2.3.2)之间通过组合密封圈(2.3.6)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孔设置在下箱体(2.3.2)上,且放油孔设置有放油螺塞(2.3.7),所述放油螺塞(2.3.7)与下箱体(2.3.2)之间通过组合密封圈(2.3.6)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圈(2.3.6)包括金属垫圈和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设置在金属垫圈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铁齿轮箱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筋包括第一导油筋(2.3.1.1)、第二导油筋(2.3.1.2)、第三导油筋(2.3.1.3)和第四导油筋(2.3.1.4),所述第一导油筋(2.3.1.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输出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军张会杰陈松萍刘小龙刘德兴罗凯中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瑞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