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033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其中致动器被推动从而将镜头支架的特定镜头置于光轴上。在该光学拾波装置中,致动器具有多个镜头以根据盘片的类型将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聚焦在盘片的轨迹上,并且线性驱动单元推动致动器以将多个镜头之一置于激光路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拾波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在该光学拾波装置中具有多个镜头的致动器能够直线往复运动。
技术介绍
高质量和大容量运动图片的使用正变得非常普遍,并且因此光盘的容量也被提高了。例如,已经开发了应用短波蓝色激光(即,405nm)的光学系统。此外,为了与光盘/数字视频[通用]盘(CD/DVD)一起使用蓝色激光盘片(BD),人们开发了同时具有蓝色激光镜头和红色激光镜头的光学拾波系统。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双镜头的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立体图,且图2为图1描述的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立体分解图。根据图2和3,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包括圆形镜头支架104,聚焦线圈106,循迹线圈(tracking coil)108,磁轭112,金属片114,平衡重物116,以及轴118。镜头支架104支持着具有不同镜头的双镜头102。线圈106和108与磁体110一起产生驱动力使镜头支架104的双镜头102对准盘上的信号轨迹。磁体110连在磁轭112的内表面上,且磁轭112形成了激光通过的光束孔120。金属片114被安置在循迹线圈108的内侧以缓冲镜头支架104的转动。平衡重物116被安置在镜头支架104上以使镜头支架104的重心和几何中心排列成一直线。轴118的一个末端固定在磁轭112上,而另一末端插入镜头支架104中。双镜头102包括不同的物镜。例如,双镜头102包括物镜101和103,并且物镜101可以为用于CD/DVD的红色激光镜头,而物镜103可以为用于蓝色激光盘的蓝色激光镜头。再参照图1和2,镜头支架104形状为圆柱形或碟形。镜头支架104包括彼此成90度角排列的物镜101和103(双镜头102)。物镜101可以为用于CD/DVD的红色激光镜头,而物镜103可以为用于蓝色激光盘的蓝色激光镜头。同时,镜头支架104包括为了重量平衡而与双镜头102相对放置的平衡重物116。聚焦线圈106被缠绕在镜头支架104周围,并且循迹线圈108被放置在聚焦线圈106的外表面上。同时,金属片114被分别设置在循迹线圈108的内侧。磁轭112与镜头支架104接合。磁轭包括垂直延伸部件。对应于循迹线圈108的磁体110附着在延伸部件的内表面上。同时,磁轭112形成了激光束穿过的光束孔120。轴118被设置在磁轭112的底部中心并且其自由端插进镜头支架104中以引导镜头支架104的运动。现将对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运转加以描述。当聚焦线圈106被施加电流时,在聚焦线圈106和磁体110之间产生电磁力以相对于盘片上下移动镜头支架104。镜头支架104的上下运动由轴118引导。当循迹线圈108被施加电流时,在循迹线圈108和磁体110之间产生的电磁力使镜头支架104以轴118旋转。因为激光束的光轴通过光束孔120,当物镜101和103中的一个被与光束孔120成一直线时,激光束通过光束孔120和对准的物镜扫描盘片。物镜101和物镜103的对准根据盘片的类型进行。例如,当装载CD/DVD时,物镜101与光束孔120对准以通过红色激光束,而当装载蓝色激光盘片时,物镜103与光束孔120对准以通过蓝色激光束。如图3所示,镜头支架104以轴118为轴心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转90°。为了旋转镜头支架104,循迹线圈108被施加电流以产生电磁力。由于电磁力必须大于磁体110和金属片114之间的吸引力以旋转镜头支架104,施加到循迹线圈108上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能够在光轴上对准不同类型的镜头以读取不同类型的盘片,例如CD/DVD和蓝色激光盘片。然而,镜头支架104的90°旋转使得镜头支架104具有较大尺寸。此外,光轴和物镜101或103之间的对准可能因为镜头支架104的旋转而发生偏离。进一步,镜头支架104上的平衡重物116降低了光学拾波致动器的灵敏度。尤其是,这种灵敏度的降低使该光学拾波致动器很难应用到高速光学存储装置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一种能够充分避免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该光学拾波装置中的致动器可以被推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该光学拾波装置中的镜头间的距离与致动器的位移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该光学拾波装置中的镜头彼此成180度角排列以通过移动致动器将多个镜头中预期的一个置于光轴上。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该光学拾波装置中的镜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以通过移动致动器将多个镜头中预期的一个置于光轴上。本专利技术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该光学拾波装置中的线性驱动单元与致动器接合以使致动器在镜头和光轴之间沿直线往复而无偏离。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性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被部分地说明并且部分地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对随后的实施例的考察将变得清楚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被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文字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而被实现和获得。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以及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相一致,正如在此所表达的及主要地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拾波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镜头以将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聚焦在盘片的轨迹上的致动器;和推动整个致动器从而将多个镜头之一置于激光路径上的线性驱动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光学拾波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镜头以在盘片的轨迹上聚焦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的镜头支架;与镜头支架有预定距离的框架;连接在镜头支架和框架之间的多个吊索;和在直线方向上推动镜头支架和框架的线性驱动单元,从而根据盘片的类型将多个镜头之一置地光轴上。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前面的一般描述和随后的详细描述应该理解为举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用于对所要求的专利技术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提供的附图是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被结合及构成本申请一部分,该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解释。在图中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双镜头的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透视图;图2为图1描述的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说明图1中描述的轴型光学拾波致动器的一个物镜的移位的透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表明第一物镜的操作;图6为图5中描述的光学拾波装置的侧面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表明第二物镜的操作;图8为图7中描述的光学拾波装置的侧面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显示了线性驱动单元;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显示了线性驱动单元;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显示了线性驱动单元;和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具有多个镜头的光学拾波装置的平面图,其中显示了线性驱动单元。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以详细详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说明。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拾波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镜头以将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聚焦在盘片的轨迹上的致动器;和推动整个致动器以将多个镜头之一置于激光路径上的线性驱动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2-19 10-2004-00110971.一种光学拾波装置,包括具有多个镜头以将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聚焦在盘片的轨迹上的致动器;和推动整个致动器以将多个镜头之一置于激光路径上的线性驱动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性驱动单元使致动器沿直线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波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致动器运动从而根据盘片类型将多个镜头中适当的镜头对准盘片的轨迹的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器被推动与镜头间的间距相同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动器包括支撑镜头的镜头支架;具有安排在镜头支架周围的线圈、磁体和磁轭的磁路;用于支撑镜头支架的多个吊索;和用于支撑吊索并与镜头支架分离的框架,该框架与磁轭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5的光学拾波装置,其特征在于,线性驱动单元与框架的预定侧面接合。7.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仁好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