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16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方式,可以提高伺服电机编码器与伺服电机轴连接精度,从而提高了伺服电机运行精度;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的键槽配合方式,充分有效地防止伺服电机轴与编码器发生圆周方向相对滑动,从而可以保证伺服电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加速、减速过快、频繁的正反转导致螺钉松动而产生编码器零点偏移问题。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伺服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避免出现因为伺服电机零点偏移所带来的伺服电机电流偏大导致的电机烧毁甚至更加严重的问题。同时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拆卸,维修,降低了维修保养成本,可广泛地应用于电机编码器安装领域。安装领域。安装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度机床用、机器人用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对电机的转矩平稳性要求很高,对于转速波动要求很高;同时需要提高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转矩密度,降低驱动器的模块电流,减小伺服系统体积。这就需要保证伺服电机位置反馈原件编码器器具有很高的精度,同时需要保证伺服电机零点的可靠性。
[0003]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当前编码器与伺服电机轴的固定方式主流有两种。一种为伺服电机轴为外锥结构,编码器固定端为内锥结构,通过锥面配合,同时在轴尾端加上紧固螺钉,依靠电机轴与编码器固定端的摩擦力来防止伺服电机编码器零点发生偏移;一种为伺服电机轴为外圆柱面结构,编码器固定端为内圆柱面结构,通过圆柱面的配合,同时在编码器侧面加上紧定螺钉防止伺服电机编码器零点发生偏移。这两种结构形式,在电机长期正反转或者螺钉发生松动的情况下,会发生电机零点的大幅度偏移,会造成电机损耗,甚至造成机床、机器人严重的安全事故。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编码器紧固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轴(1)、伺服电机轴安装圆柱面(2)和编码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轴安装圆柱面(2)的一侧面设置伺服电机轴安装平键凹面(3),所述编码器(9)的中部设置贯穿的编码器安装圆柱面(8),所述编码器安装圆柱面(8)内设置有编码器安装平键凸面(6),所述编码器安装圆柱面(8)内设置所述编码器安装平键凸面(6)后的形状与所述伺服电机轴安装圆柱面(2)设置伺服电机轴安装平键凹面(3)后的形状相匹配,上所述编码器安装圆柱面(8)的侧面设置侧面螺栓安装孔(7),所述侧面螺栓安装孔(7)内螺纹连接有侧面安装紧固螺栓(5),所述侧面安装紧固螺栓(5)与伺服电机轴安装圆柱面(2)上的所述伺服电机轴安装平键凹面(3)接触,所述编码器(9)的另一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彪王坤汤欢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大新型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