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纵梁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74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铝合金车身高速正面碰撞工况中前纵梁根部撕裂导致前纵梁变形失稳问题,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及汽车。该前纵梁,包括: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其中,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焊接固定,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另一侧端面用于与车身的前壁板焊接固定。车身的前壁板焊接固定。车身的前壁板焊接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纵梁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纵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情况下,铝合金车身前纵梁中段与后段的是通过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连接,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前纵梁中段1分别与前纵梁后段2和前壁板3焊接,主要受力位置在前纵梁中段1与前纵梁后段2的焊接处。结合图1来看,在高速正面碰撞工况中,载荷从前纵梁的前段向后传递,前纵梁中段1与后段2的焊接位置会承受剪切力,由于MIG焊抗剪切能力较差,在剪切力作用下,MIG焊容易失效断裂,前纵梁中段1因失去有效支撑而向上弯曲,导致前纵梁变形失稳,发生折弯,无法充分变形吸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铝合金车身高速正面碰撞工况中前纵梁根部撕裂导致前纵梁变形失稳问题,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及汽车。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包括:
[0006]前纵梁中段和前纵梁后段,其中,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上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前纵梁后段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焊接固定,所述前纵梁后段的另一侧端面用于与车身的前壁板焊接固定。
[0007]其中,所述前纵梁后段与所述前纵梁中段匹配的一侧端面以及所述前纵梁后段与车身的前臂板匹配的另一侧端面均为斜面。
[0008]其中,所述前纵梁中段和所述前纵梁后段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0009]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前纵梁,还包括:前臂板,其中,所述前臂板与所述前纵梁后段上背离所述前纵梁中段的另一侧端面焊接固定。
[0010]本专利技术有下列优点:
[0011]通过改变前纵梁中段与前纵梁后段的连接位置,将MIG焊的位置从前纵梁中段下方改为前纵梁中段后方。这样,当正面发生碰撞时,MIG焊受力情况由剪切力变为压力,MIG焊抗压能力较强,可以避免MIG焊发生剪切失效,保证载荷从前向后传递,前纵梁受力连续且稳定,防止前纵梁发生折弯,变形模式可控,能够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前纵梁中段与前纵梁后段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前纵梁的变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前纵梁与前臂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前纵梁变形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前纵梁中段与前纵梁后段的连接方式等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3至图5,本实施例新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其包括前纵梁中段1和前纵梁后段2。本实施例中,将前纵梁后段2向上延伸设计,使前纵梁后段2分别与前纵梁中段1和车身的前壁板3焊接。在装配后,前纵梁后段2的上端面和该前纵梁中段1的上端面齐平。结合图3和图5来看,将前纵梁后段2向上延伸后,前纵梁中段1靠近前纵梁后段2的三角区的较薄处所承受的剪切应力由前纵梁后段2向上延伸的这一段进行了分担。
[0019]在正面碰撞工况中,载荷从前纵梁的前端向后传递时,前纵梁中段1与前纵梁后段2的焊接位置主要承受压力,前纵梁中段1靠近前纵梁后段2的这一段不易撕裂,前纵梁整体变形稳定,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能。
[0020]本实施例中,前纵梁后段2上与前纵梁中段1焊接的一侧端面为斜面,前纵梁后段2和前壁板3焊接的另一侧端面也为斜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中段(1)和前纵梁后段(2),其中,所述前纵梁后段(2)的上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1)的上端面齐平,所述前纵梁后段(2)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前纵梁中段(1)焊接固定,所述前纵梁后段(2)的另一侧端面用于与车身的前壁板(3)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后段(2)与所述前纵梁中段(1)匹配的一侧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廖天俊崔泰松张彬曹迎春张诗锟吴建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