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87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属于汽车前副车架技术领域,包括:主框架,其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左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右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左纵梁的左溃缩段和右纵梁的右溃缩段在汽车遭遇碰撞时进行有效溃缩吸能,降低对乘员的伤害。左纵梁的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和右纵梁的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在汽车遭遇碰撞时不仅能进行有效的溃缩吸能,还能在折弯处向地面方向发生折弯,避免在溃缩时损伤机舱内的电动机和减速箱。机舱内的电动机和减速箱。机舱内的电动机和减速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前副车架
,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和持有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汽车前副车架是汽车底盘系统重要的承载元件,也是汽车底盘最大的结构件。汽车前副车架通常布置在汽车前舱,用于承载转向器、摆臂、稳定器、发动机等悬置结构。
[0003]同时,汽车前副车架还需要缓和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载荷,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因此,前副车架不仅需要满足各零部件的装配需要,而且需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各向载荷输入下不至于发生变形,提高底盘整体性,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高速行驶能力并提升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0004]汽车前副车架不仅作为汽车底盘关键承重件,连接悬架连杆与车身,减小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同时汽车前副车架还有一个碰撞性能重要作用。随着碰撞安全法规越来越严,以及电动车续航里程持续提高,电池变重,导致车辆越来越重,对碰撞安全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传统的仅靠车身碰撞吸能已经不能满足要。
[0005]汽车前副车架作为碰撞第二路径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汽车前副车架作为传递碰撞力的第二路径,需要满足一定的溃缩及吸收能量的结构来缓解碰撞力对车辆的危害。但是现有汽车前副车架碰撞吸能不足,难以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现有汽车前副车架碰撞吸能不足,难以保证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的问题。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包括:
[0008]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
[0009]所述左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所述右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溃缩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用于溃缩的波浪形褶皱,所述右纵梁为空心结构,所述右溃缩段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用于溃缩的波浪形褶皱。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折弯段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水平段和第一下水平段,以及将第一上水平段和第一下水平段连成一体的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上水平段的前端与左溃缩段的末端连接;
[0012]所述右折弯段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以及将第二上
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连成一体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上水平段的前端与右溃缩段的末端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的末端向远离右纵梁的方向延伸,所述右纵梁的末端向远离左纵梁的方向延伸;
[0014]所述后横梁为由中部向两端截面逐渐增大的管体结构,所述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的末端和右纵梁的末端焊接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纵梁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固定点,所述右纵梁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右固定点,所述左固定点和右固定点之间形成“八”字形结构。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固定点为贯穿所述左纵梁末端的上下端面的左管柱,所述左管柱的两端设有将左管柱固定在左纵梁末端的定位环;
[0017]所述右固定点为贯穿所述右纵梁末端的上下端面的右管柱,所述右管柱的两端设有将右管柱固定在右纵梁末端的定位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前端且向左延伸的左三角支架,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右纵梁前端且向右延伸的右三角支架;
[0019]前钢梁,所述前钢梁位于所述主框架的前端且与主框架间隔设置,所述前钢梁通过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与主框架固定连接。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钢梁包括呈“〔”形结构的钢管梁,以及固定在钢管梁两端相互平行的左溃缩盒和右溃缩盒,所述左溃缩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左安装板,所述右溃缩盒的末端固定设有右安装板;
[0021]所述左三角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左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左固定板,所述右三角支架的前端面固定设有与右安装板可拆卸连接的右固定板。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三角支架和右三角支架的后端面均设有溃缩引导槽和/或溃缩孔。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梁的横截面为“日”字形结构,所述左溃缩盒和右溃缩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左溃缩盒和右溃缩盒与钢管梁焊接连接,所述左溃缩盒和右溃缩盒的侧壁上均设有溃缩引导槽和/或溃缩孔。
[002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由于本申请的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设置了主框架,该主框架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左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右纵梁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溃缩段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
[0026]因此,本申请的主框架是由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以及固定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相互焊接成整体的矩形框架结构。左纵梁的左溃缩段和右纵梁的右溃缩段在汽车遭遇碰撞时进行有效的溃缩吸能,降低对乘员的伤害。左纵梁的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和右纵梁的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在汽车遭遇碰撞时不仅能进行有效的溃缩吸能,还能在折弯处向地面方向发生折弯,避免左纵梁和右纵梁在溃缩时损伤机舱内的电动机和减速箱。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左三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左溃缩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左折弯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左纵梁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左纵梁;2、右纵梁;3、前横梁;4、后横梁;5、左三角支架;6、右三角支架;7、前钢梁;8、左固定点;9、右固定点;10、左溃缩段;10a、波浪形褶皱;11、左折弯段;11a、第一上水平段;11b、第一倾斜段;11c、第一下水平段;20、右溃缩段;21、右折弯段;51、后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相互间隔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纵梁(1)和右纵梁(2),以及固定位于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2)之间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3)和后横梁(4);所述左纵梁(1)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左溃缩段(10)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左折弯段(11),所述右纵梁(2)的中部由前向后依次设有右溃缩段(20)和具有向地面下榻趋势的右折弯段(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为空心结构,所述左溃缩段(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用于溃缩的波浪形褶皱(10a),所述右纵梁(2)为空心结构,所述右溃缩段(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设有用于溃缩的波浪形褶皱(10a)。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弯段(11)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一上水平段(11a)和第一下水平段(11c),以及将第一上水平段(11a)和第一下水平段(11c)连成一体的第一倾斜段(11b),所述第一上水平段(11a)的前端与左溃缩段(10)的末端连接;所述右折弯段(21)包括高差平行设置的第二上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以及将第二上水平段和第二下水平段连成一体的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上水平段的前端与右溃缩段(21)的末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的末端向远离右纵梁(2)的方向延伸,所述右纵梁(2)的末端向远离左纵梁(1)的方向延伸;所述后横梁(4)为由中部向两端截面逐渐增大的管体结构,所述后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左纵梁(1)的末端和右纵梁(2)的末端焊接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级碰撞吸能钢制前副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固定点(8),所述右纵梁(2)的末端设有与车身连接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右固定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丰闵斌云丁亚康吴炜付斌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