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940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壳体(10)具有一中心轴线(C),以及分别位于中心轴线相对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5a,15b)。在壳体内设有一记录介质(20)、一支承并转动记录介质的驱动电机(22)、一头部(24)、一支承头部以便运动的滑架(26)和一个掣子机构(32)。记录介质被设置成在第一区域侧与中心轴线偏心,掣子机构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头部致动器具有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内的轴承部分(52);一个从轴承部分伸入第一区域内的臂;一个从所述臂延伸、设置在第一区域内并支承头部的悬架;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内,转动所述臂的驱动器(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用作记录介质的圆盘的圆盘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圆盘装置如磁盘装置、光盘装置等已广泛用作计算机的外部记录装置和图象记录装置。作为圆盘装置的一种实例的磁盘装置一般具有一个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这种壳体容纳用作磁记录介质的磁盘、一个主轴电机、磁头和一个磁头驱动器。主轴电机用作支承和转动磁盘的驱动装置。磁头用于在磁盘上写入信息及从磁盘读取信息。磁头驱动器支承磁头以便相对于磁盘运动。另外,壳体容纳一个音圈电机、一个基底部件等。音圈电机使磁头驱动器摇动和定位。基底部件具有一个磁头集成电路及类似物。一个用于通过基底部件控制主轴电机、音圈电机和磁头的有关操作的印刷电路板用螺钉固定在壳体外表面上。一个用于将磁盘装置连接于外部装置的界面连接器(I/F)焊接在电路板的端部上。例如,按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0-210058号,设有一个薄卡状磁盘装置,它可以装载到例如一台个人计算机的卡槽中。与传统的磁盘装置比较,这种卡状磁盘装置必须制得更薄、更小。为此目的,各构件安装在一板状底座上,一支承框架沿底座周边固定,一板状顶盖安装在支承框架上。一印刷电路板设置在底座相反侧,电路板上的I/F连接器由专用固定构件设置并固定在支承框架上。近来,磁盘装置已进一步减小了尺寸,以适于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小型电子设备的记录装置。但是,在磁盘装置小型化中,其基本构件不能减少数目,因而难于在小尺寸底座上保证令人满意的安装空间。磁盘装置中的印刷电路板和电子元件通常使用叠置连接器或类似物彼此电连接。但是,这些连接器相对较高,它们构成减小包括电路板的整个磁盘装置厚度的障碍。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情形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小型化的圆盘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具有一中心轴线,以及分别在该中心轴线相对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一个盘状记录介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第一区域侧与中心轴线偏心;一个驱动电机,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并转动记录介质;一个头部,为记录介质处理信息;一个头部致动器,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头部以便进行运动,使头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运动;以及一个掣子机构,其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将头部致动器锁定在一个旁位上,所述头部致动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区域内的一个轴承部分;一个从轴承部分伸入第一区域的臂;一个从所述臂延伸、位于第一区域内并支承头部的悬架;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并转动所述臂的驱动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一个设置在壳体内的盘状记录介质;一个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并转动记录介质的驱动电机;一个为记录介质处理信息的头部;一个头部致动器,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头部以便运动,并使头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运动;一个叠放在壳体外表面上的控制电路板;一个安装在控制电路板上的第一连接器;以及一个连接于第一连接器和驱动电机的第二连接器;所述壳体具有一个储存凹槽,该储存凹槽在壳体外表面上开口,伸入壳体内,并容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按照本专利技术,如上面所详述的那样,可以提供一种圆盘装置,其中记录介质与壳体的中心轴线偏心地设置,使元件可在壳体中高效布置,从而使圆盘装置可进一步小型化。附图说明包括在说明书中并作为其一部分的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连同上面的概述和下面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硬盘装置(下文中称为HDD)的立体图;图2是HDD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HDD的壳体和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HDD的控制电路板侧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HDD的壳体和控制电路板侧的剖视图;以及图6是沿图1中VI-VI线截取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对照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应用于HDD的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HDD包括一个基本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10和一个控制电路板12。壳体10容纳下文讲到的各构件。电路板12搭接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上。壳体10和电路板12各具有约32mm的长度L和约24mm的宽度W。当两者接合在一起时,所得到的结构具有约3.3mm的厚度T。构成HDD的本体的壳体10包括尺寸基本相同的一个第一壳10a和第一个第二壳10b。第一和第二壳10a和10b基本是矩形金属结构,具有在其各周边部分上设立的侧壁。第一和第二壳10a和10b彼此面对布置,使其周边部分相对。一个带状密封构件16缠绕第一和第二壳10a和10b的周边部分。该密封构件连接两壳的周边部分并密封其间的间隙。因此,所形成的壳体10呈矩形箱体形状。第一壳10a的底面构成矩形安装表面11。壳体10的4个角部,包括安装表面11的角部,以圆弧状被倒圆。因此,可防止缠绕壳体10的周边部分的密封构件16被壳体的角部损伤,并可防止密封构件的提升而使气密性变劣。如图2和3所示,壳体10具有分别在其纵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的相对两侧的第一区域15a和第二区域15b。在壳体10中,多个支承柱18设置在壳体的周边部分上。每个支承柱18具有借助橡胶或类似物的弹性构件固定在第一壳10a的内表面上的近端,支承柱基本直立在第一壳10a的内表面上。相应于每个就位的支承柱18,一个螺纹孔形成在安装表面11内并延伸入支承柱。壳体10内装用作信息记录介质的例如0.8英寸的磁盘20、一个主轴电机22、一个磁头24和一个滑架26。主轴电机22用作支承和转动磁盘的驱动电机。磁头24用于在磁盘20上写入信息及从磁盘读出信息。滑架26支承磁头24相对于磁盘20运动。另外,壳体10内装一个音圈电机(下文中称为VCM)28、一个斜负载机构30、一个螺线管掣子32、一个基底部件34等。VCM28使滑架26转动及定位。当磁头24移至磁盘20的周边部分时,斜面负载机构30将磁头24保持在离开磁盘20的位置上。螺线管掣子32将滑架26保持在分流位置上。基底部件34具有磁头集成电路(IC)或类似物。主轴电机22安装在第一壳10a上。主轴电机22具有一枢轴36,该枢轴固定在第一壳10a的内表面上,并在其上基本直立。枢轴36的延伸端部借助一个从外部拧入第二壳10b的固定螺钉37固定在第二壳上。因此,枢轴36受到第一和第二壳10a和10b的双重支承。一个转动体借助轴承(未画出)可转动地支承在枢轴36上。该转动体在第二壳10b侧的端部构成一个柱形毂部43,磁盘20共轴地装配在该毂部上。一个环形夹圈44装配在毂部43的端部上,从而固定磁盘20的内周缘部分。因此,磁盘20被固定在转动体上,并受到支承以便随转动体整体转动。一个环形永久磁铁(未画出)固定在转动体第一壳10a侧的端部上,与转动体共轴地设置。主轴电机22具有一个安装在第一壳10a上的定子铁心和缠绕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定子铁心和线圈被布置成横过永久磁铁外的间隙。如图3所示,主轴电机22的枢轴36的中心和磁盘20的中心位于第一区域15a中,与壳体10的中心轴线C偏离一个偏心矩S。主轴电机22和磁盘20相对于中心轴线C稍许向第一区域15a偏移。偏心距S被调节至壳体10的宽度W的5%至6%,例如,在本例中被调节至约1.2mm。构成磁头致动器的滑架26包括一个轴承组件52,该组件固定在第二区域15b中第一壳10a的内表面上。用作轴承部分的轴承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10),具有一中心轴线(C),以及分别在该中心轴线相对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5a,15b);一个盘状记录介质(2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第一区域侧与中心轴线偏心;   一个驱动电机(22),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并转动记录介质;一个头部(24),为记录介质处理信息;一个头部致动器(26),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头部以便进行运动,使头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运动;以及一个掣子机构(32), 其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将头部致动器锁定在一个旁位上,所述头部致动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区域内的一个轴承部分(52);一个从轴承部分伸入第一区域的臂(58);一个从所述臂延伸、位于第一区域内并支承头部的悬架(60);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并 转动所述臂的驱动器(28)。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4-30 2004-1367721.一种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矩形箱体形式的壳体(10),具有一中心轴线(C),以及分别在该中心轴线相对两侧的第一和第二区域(15a,15b);一个盘状记录介质(20),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在第一区域侧与中心轴线偏心;一个驱动电机(22),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并转动记录介质;一个头部(24),为记录介质处理信息;一个头部致动器(26),其设置在壳体内,支承头部以便进行运动,使头部相对于记录介质运动;以及一个掣子机构(32),其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将头部致动器锁定在一个旁位上,所述头部致动器具有设置在第二区域内的一个轴承部分(52);一个从轴承部分伸入第一区域的臂(58);一个从所述臂延伸、位于第一区域内并支承头部的悬架(60);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内并转动所述臂的驱动器(2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致动器(26)具有一个支承框架(62),该支承框架在与臂(58)相反的方向上从轴承部分(52)延伸,所述驱动器(28)包括一个安装在支承框架上的音圈(64),以及一个设置在第二区域(15b)内且与音圈相对设置的轭架(6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斜面负载机构(30),该机构在第一区域(15a)内设置得靠近记录介质(20)的周边部分,将头部(24)保持在一个离开记录介质的位置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基底部件(34),该基底部件设置在第一区域(15a)内,电连接于头部(24)。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盘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隆弘佐藤俊邦志水纯宫崎秀之奥富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