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吸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07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门吸能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向同侧隆起形成若干个吸能罩,所述吸能罩顶部中心位置向所述基座方向凹陷开有铆接孔;所述吸能罩顶部与所述吸能罩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圆弧面上一体成型或熔接有若干个第一侧板;所述基座内壁边缘沿所述吸能罩的开口一端隆起形成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基座通过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凸边的端口位置靠近任意所述吸能罩一体成型或熔接有锁座。解决了现有吸能装置与汽车车门内腔壁安装不稳固易脱落,吸能效果不佳及吸能装置易磨损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吸能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门吸能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碰撞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通常需要在车门内设置针对车辆侧面碰撞的吸能装置,它一般位于车门护板的右下部,即乘员的髋部位置,由于髋部是人体比较薄弱且重要的部位,其对应的门护板所在位置较突出,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的时候,如果不能起到良好的吸能作用,将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目前常见的吸能装置有PU材料发泡成型的实心吸能块和PP材质局部结构未经弱化的空心腔体吸能装置,前者在受到碰撞力时,由于是实心吸能块,因此无法进行很好的收缩,起不到很好的吸能效果,且成本较高,后者整体刚性较强,在发生侧碰时,吸能效果较差,同时由于安装不稳固容易在发生侧碰时脱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成本较低,吸能效果较好且能稳固安装的汽车车门吸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吸能效果较差,无法稳固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门吸能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门吸能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向同侧隆起形成若干个吸能罩,所述吸能罩顶部中心位置向所述基座方向凹陷开有铆接孔;所述吸能罩顶部与所述吸能罩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圆弧面上一体成型或熔接有若干个第一侧板;所述基座内壁边缘沿所述吸能罩的开口一端隆起形成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基座通过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凸边的端口位置靠近任意所述吸能罩一体成型或熔接有锁座。
[0005]基座上有三个吸能罩,吸能罩的顶部与吸能罩侧壁连接处的圆弧面上设置有第一侧板,设置第一侧板增大了与汽车车门内壁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对吸能罩顶面的直接磨损,同时吸能罩顶面向内凹陷开有铆接孔,使吸能器的安装更稳固,基座内壁边缘沿吸能罩开口一端隆起形成有凸边,在车门受到侧碰时,先经过凸边的缓冲,再通过吸能罩进行吸能处理,可减少对乘客的伤害,基座上安装有锁扣,可将吸能器凸边这一面也固定住,避免车门发生侧碰后,吸能器挤压变形后无法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而导致吸能器的吸能效果的下降。
[0006]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为三角形,所述基座的三个角圆弧化。
[0007]基座设计为三角形,且将基座的三个角圆弧化,使设置在基座上的吸能罩与车门内壁贴合更加稳固,三点受力使受力更加均匀,汽车发生侧碰时增大吸能罩的能量吸收,减少传递到汽车门护板的能量,从而保护乘客安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板端面与所述吸能罩顶部位于同一平面。
[0009]第一侧板端面与吸能罩顶部设置在同一平面,当汽车发生侧碰时,在第一侧板的
作用下使吸能罩能更加平稳地贴合在车门内壁上,增加吸能器的吸能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吸能罩为腰形罩体。
[0011]将吸能罩设置为腰形罩体,吸能罩的顶面也为腰形,且吸能罩顶面与吸能罩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在吸能罩与车门内壁接触时可以有效减少磨损,增加吸能罩的耐用性。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吸能罩为三个,三个所述吸能罩呈品字排列在所述基座上,下面两个所述吸能罩对称设置,上面的所述吸能罩横向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0013]三个吸能罩呈品字排列,分布在基座的三个角上,可形成较为稳定的力学结构,较好地保护人体髋部。
[0014]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与所述锁座相对的所述吸能罩顶部朝外一侧向所述基座方向凹陷形成梯台,所述梯台与所述吸能罩侧壁通过拱形面过渡连接,所述拱形面上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顶部与所述梯台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梯台与所述吸能罩顶面通过弓形面过渡连接,所述弓形面上设置有第三侧板。
[0015]基座上与锁座相对的吸能罩上设置有梯台,其目的在于与汽车车门内壁的其他机构零件配合,形成稳固的安装结构,由于汽车车门内腔的位置有限,在保证吸能效果的情况下,也能与其他部件形成较好的配合,拱形面上的第二侧板和弓形面上的第三侧板为了使梯台与吸能罩顶面在于汽车车门内腔壁更加稳固的接触,不易产生变形。
[0016]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内壁上设置有网状内筋,所述内筋与所述吸能罩开口端侧壁和所述凸边内壁相连。
[0017]在基座内壁上设置有内筋,内筋的作用在于保证基座的受力强度,内筋与吸能罩的开口端侧壁相连,使吸能罩更好地稳固在基座上,保证吸能罩的吸能性。
[0018]作为优选,所述锁座与所述凸边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肋板。
[0019]在锁座与凸边的连接处设置有肋板,使锁座更稳固的连接在基座上的凸边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吸能罩上分别设置有铆接孔,同时凸边连接有锁座,因此吸能器的两端面能与汽车车门较好的固定安装,避免在汽车车门受到侧碰时固定不牢而脱落;2、基座内壁沿吸能罩的开口端方向隆起有凸边,在汽车车门受到侧碰时,凸边先进行缓冲,然后再经过吸能罩的吸能处理,提高吸能器的吸能效果; 3、吸能罩的顶面与侧壁之间过渡的圆弧面上设置有第一侧板,增大与汽车车门内壁的接触面积,避免在受到侧碰力时直接对吸能罩的顶面造成磨损,起到保护吸能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汽车门吸能器的工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汽车门吸能器的仰视图。
[0023]图中:1、基座;2、凸边;3、吸能罩;4、第一侧板;5、铆接孔;6、锁座;7、梯台;8、内筋;9、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汽车门吸能器,包括基座1,基座1向同侧隆起形成若干个吸能罩3,吸能罩3顶部中心位置向基座1方向凹陷开有铆接孔5;吸能罩3顶部与吸能罩3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圆弧面上一体成型或熔接有若干个第一侧板4;基座1内壁边缘沿吸能罩3的开口一端隆起形成凸边2,凸边2与基座1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凸边 2的端口位置靠近任意吸能罩3一体成型或熔接有锁座6。
[0027]基座1设置为三角形,基座1向同侧隆起形成三个吸能罩3,吸能罩3设计为腰形,三个吸能罩3呈品字分布在基座1上,下面两个吸能罩1对称分布,上面的吸能罩1横向分布,吸能罩3的顶部与吸能罩3的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圆弧面上设置有第一侧板 4,第一侧板4的顶端与吸能罩3的顶部位于同一平面上,吸能罩3顶部中心位置向基座1 方向凹陷开有铆接孔5;基座1内壁边缘沿吸能罩3开口一端隆起形成凸边2,凸边2与基座1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凸边2端口位置靠近任意吸能罩3设置有锁座6,锁座6与凸边2连接处设置有两个肋板11,基座1的吸能罩3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门吸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向同侧隆起形成若干个吸能罩,所述吸能罩顶部中心位置向所述基座方向凹陷开有铆接孔;所述吸能罩顶部与所述吸能罩侧壁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圆弧面上一体成型或熔接有若干个第一侧板;所述基座内壁边缘沿所述吸能罩的开口一端隆起形成凸边,所述凸边与所述基座通过弧面过渡连接,所述凸边的端口位置靠近任意所述吸能罩一体成型或熔接有锁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三角形,所述基座的三个角圆弧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端面与所述吸能罩顶部位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吸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罩为腰形罩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吸能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鸣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嘉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