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00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包括上壳体以及可拆卸固定在上壳体内的下壳体,上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高频冲击组件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控制电路板分别与高频冲击组件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控制连接。将此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安装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的角落,当车子落水后,浸液微动感应开关受到水的自重压后导通,导通信号给控制电路板,由控制电路板自动打开高频冲击组件对玻璃进行击打,从而击碎玻璃,使得人员能够及时从落水车内逃生。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车辆人员涉水后逃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车辆涉水后儿童无法正确使用破窗器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安全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破窗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

技术介绍

[0002]破窗器是一种安装在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它一般安装于汽车等封闭舱室内容易取到的地方。当汽车等封闭舱室出现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下,可以方便取出并砸碎玻璃窗门以顺利逃生。
[0003]现有的技术中,破窗器大多数为车窗手动或半自动破碎锤,多数安装在车窗旁边的立柱上或存放在车子储物箱内,一旦车子进水打不开车门时,需要人工拿起破碎锤,敲碎车窗玻璃进行逃生。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5]1、现有手动逃生锤在车体内进水后,由于水的阻力大,在水中挥舞逃生锤,逃生锤对车窗产生的冲击力较小,从而导致手动逃生锤无法敲碎车窗问题;
[0006]2、当车辆出现撞击并浸入水中,若成人遭受到撞击出现昏迷的状态,随车儿童无法正确使用逃生锤;
[0007]3、半自动逃生锤一般放在储物箱或其它位置,当车子落水或涉水后无法快速找到,使得落水人员无法及时的从车内逃脱,增加了遇难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其直接粘贴在车辆的前、后挡风玻璃上,解决了逃生锤存放在车内不易找到的问题。当车子落水或涉水后,此破窗器能够自动打碎车窗,无须人工操作,使得落水人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全逃生,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车辆人员涉水后逃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车辆涉水后儿童无法正确使用破窗器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安全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0]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包括上壳体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壳体内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高频冲击组件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高频冲击组件以及所述浸液微动感应开关控制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浸液微动感应开关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所述安装壳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
[0012]所述第一触点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触点固定在所述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上,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可接触分离。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触点电连接有第一引线,所述第二触点电连接有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第二引线分别穿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高频冲击组件包括电磁铁、冲击锤体、弹簧以及驱动钢板,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电磁铁与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所述冲击锤体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0015]所述驱动钢板设置在所述电磁铁的上方且与所述冲击锤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冲击锤体的外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钢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的顶部连接,所述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冲击锤体远离所述驱动钢板的一端收缩在所述下壳体的通孔内;
[0016]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磁铁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冲击锤体的一端穿出所述外壳时,所述驱动钢板与所述限位开关抵接。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冲击锤体远离所述驱动钢板的一端呈锥形设置,所述冲击锤体呈锥形的一端固定有钨钢头。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双面胶层。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的上方可拆卸固定有电池仓盖。
[002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将此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安装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的角落,当车子落水后,浸液微动感应开关受到水的自重压后导通,导通信号给控制电路板,由控制电路板自动打开高频冲击组件对玻璃进行击打,从而击碎玻璃,使得人员能够及时从落水车内逃生。
[0023]当车子落水或涉水后,此破窗器能够自动打碎车窗,无须人工操作,使得落水人员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安全逃生,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车辆人员涉水后逃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车辆涉水后儿童无法正确使用破窗器的问题,极大的提升了安全性,具有极强的经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展示浸液微动感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1、上壳体;11、电池仓;12、电池仓盖;2、下壳体;21、双面胶层;22、太阳能板;3、控制电路板;4、高频冲击组件;41、电磁铁;42、冲击锤体;421、钨钢头;43、弹簧;44、驱动钢板;45、限位开关;5、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1、安装壳体;52、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53、空腔;54、第一触点;541、第一引线;55、第二触点;551、第二引线;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包括上壳体1以及可拆卸固定在上壳体1内的下壳体2,上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3、高频冲击组件4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控制电路板3分别与高频冲击组件4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控制连接。
[0030]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下壳体2底部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双面胶层21。呈环形的双面胶层21能够使得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紧紧吸附固定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的角落,保证了破窗器工作的稳定性。
[0031]下壳体2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太阳能板22,太阳能板22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将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紧紧吸附固定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的角落后,太阳能板22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电池中,从而使得电池的电量能够时刻保持充足的状态,保证在车辆落水时破窗器自动打碎玻璃。
[0032]参照图1,上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电池仓11,电池仓11的上方可拆卸固定有电池仓11盖。电池仓11便于存放电池,电池仓11盖能够有效的保护电池不受外界的损害,并且整个电路系统及电池都是密封的,只有浸水微动感应开关能与水接触。
[0033]其中,参照图3,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包括安装壳体51,安装壳体51上设置有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52,壳体内开设有空腔53,空腔53内设置有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第一触点54固定在安装壳体51的内壁上,第二触点55固定在压力高弹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包括上壳体(1)以及可拆卸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内的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3)、高频冲击组件(4)以及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所述控制电路板(3)分别与所述高频冲击组件(4)以及所述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液微动感应开关(5)包括安装壳体(51),所述安装壳体(51)上设置有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52),所述安装壳体(51)内开设有空腔(53),所述空腔(53)内设置有第一触点(54)与第二触点(55);所述第一触点(54)固定在所述安装壳体(5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触点(55)固定在所述压力高弹防水透气膜(52)上,所述第一触点(54)与所述第二触点(55)可接触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54)电连接有第一引线(541),所述第二触点(55)电连接有第二引线(551),所述第一引线(541)与所述第二引线(551)分别穿出所述壳体与所述控制电路板(3)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水自动触发高频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冲击组件(4)包括电磁铁(41)、冲击锤体(42)、弹簧(43)以及驱动钢板(44),所述电磁铁(41)安装在所述下壳体(2)内,所述电磁铁(41)与所述下壳体(2)上开设有同轴设置的通孔(6),所述冲击锤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韩陈熔曹路杰任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史瓦森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