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片刻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27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片刻录机,其包括一外壳、一光学读写模块及一传动模块,其中光学读写模块及传动模块皆配置于外壳内。此外,外壳包含一底壳与一上盖,且上盖的内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凸出以及一第二凸出。借由上盖的内表面上的第一凸出及第二凸出可以稳定光盘片刻录机内部的流场,进而使光盘片能稳定地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盘片刻录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稳定内部流场(flow-field)的光盘片刻录机。
技术介绍
光盘片具有储存容量大、保存容易、保存期限长、成本低廉与资料不易损害等优点,因此目前已逐渐取代一般传统的磁性储存媒体而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光学储存媒体之一。一般来说,使用者会使用只读光驱(CD-ROM)来读取这些光盘片中所记录的数据,但只读光驱并无法将数据记录在光盘片上。因此,同时具备数据读取与记录功能的刻录机(CD Recording Device)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图1A绘示为现有32倍速光盘片刻录机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1A,现有光盘片刻录机100主要是由一外壳110、一光学读写模块120、一传动模块130以及一前面板160所构成。其中,外壳110包括底壳112及上盖150,而光学读写模块120与传动模块130是分别配置于外壳110内。此外,前面板160是与上盖150以及底壳112连接,且前面板160通常具有一进/退片口162,以利加载或退出光盘片。另外,在现有光盘片刻录机100中,为了使上盖150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制造者通常会在上盖150的外表面154上冲出结构性强化凹槽154a以及154b。一般而言,光盘片刻录机100的写入模式可分为多种,如固定线性速度模式(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Mode,CLV Mode)、固定角速度模式(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Mode,CAV Mode)、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one-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Mode,Z-CLV Mode)、部分固定角速度模式(Partial-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Mode,P-CAVMode)等,而在高倍速刻录机中,以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Mode)的应用最为广泛。以32倍速、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刻录机为例,一般是以16倍速、24倍速(光盘片上约10分钟的位置)以及32倍速(光盘片上约30分钟的位置)分段进行刻录。当光盘片刻录机100以32倍速写入至光盘片上约44-48分钟的位置时(此时光盘片的转速约为每分钟7600转),由于光盘片的高速旋转会在光盘片刻录机100内部产生不稳定流场,而光盘片刻录机100内部不稳定流场与光盘片之间的耦合效应,会让光盘片发生振颤(Flutter)或是变形,使得此处的写入品质(writing quality)变差,进而造成光盘片在其44-48分钟位置上的数据存取失败。图1B绘示为现有32倍速、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光盘片刻录机在刻录时,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的测量结果。由图1B可知,光盘片刻录机100的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皆有一明显的峰值。然而,若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太大,则表示此时的写入品质变差,进而造成光盘片在长度44-48分钟处的资料存取失败。因此,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的值愈小,光盘片的写入品质愈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盘片刻录机,其可改善光盘片刻录机内部的流场,以有效提高光盘片刻录机的写入品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盘片刻录机,此光盘片刻录机包括一外壳、一光学读写模块以及一传动模块。其中,外壳包括一底壳与一上盖,而光学读写模块及传动模块是分别配置于外壳内。承上述,光学读写模块包括一光学读写头,且光学读写头适于沿着一寻轨路径往复移动,而传动模块适于使一光盘片以一旋转轴为轴心转动。值得注意的是,上盖具有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上盖的内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凸出以及一第二凸出,其中第一凸出与第二凸出是位于寻轨路径的上方,且第一凸出较第二凸出靠近旋转轴。此外,第一凸出的高度较第二凸出的高度低。本实施例中,光学读写模块更包括一固定基座、一组导杆以及一第一驱动马达。其中,固定基座是配置于外壳内,而一组导杆是配置于固定基座上。此外,光学读写头是配置于一组导杆上,以沿着寻轨路径往复移动,而第一驱动马达用以驱动光学读写头沿着寻轨路径往复移动。本实施例中,传动模块包括一第二驱动马达、一下夹持件以及一上夹持件。其中,第二驱动马达是配置于外壳内,而下夹持件与第二驱动马达连接。此外,上夹持件则配置于下夹持件上方,且下夹持件适于与上夹持件共同夹住光盘片。承上述,下夹持件与上夹持件例如是借由磁力吸附的方式共同夹住光盘片。本实施例中,上盖的外表面上例如更具有至少一结构性强化凹槽。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出例如为一条状凸出,且条状凸出的延伸方向与寻轨路径垂直。此外,第一凸出分布于距离旋转轴30-40毫米的区域上,第一凸出的高度为0.8-1.2毫米。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出例如为一条状凸出,且条状凸出的延伸方向与寻轨路径垂直。此外,第二凸出分布于距离旋转轴45-55毫米的区域上,第二凸出的高度为1.6-2.4毫米。依照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光盘片刻录机例如更包括一与底壳及上盖连接的前面板,而此前面板通常具有一进/退片口,以利光盘片进出。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于光盘片刻录机的上盖的适当位置上设计第一凸出及第二凸出,以在光盘片高速旋转时,稳定光盘片刻录机内部的流场,进而提高光盘片刻录机的写入品质。附图说明图1A绘示为现有32倍速光盘片刻录机的分解示意图。图1B绘示为现有32倍速、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光盘片刻录机在刻录时,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的测量结果。图2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的分解示意图。图2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中光学读写模块及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中上盖的上视图。图3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中上盖的侧视图。图4A绘示为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光盘片刻录机中写入速率与光盘片位置的关系图。图4B绘示为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光盘片刻录机中转数与光盘片位置的关系图。图5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32倍速、区域固定线性速度模式(Z-CLV Mode)的光盘片刻录机在刻录时,第一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1以及第二层RS码译码输出的错误率C2的测量结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中,虽以32倍速光盘片刻录机为例进行说明,但并非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光盘片刻录机必须为32倍速的光盘片刻录机。图2A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的分解示意图,而图2B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光盘片刻录机的光学读写模块及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A以及图2B,光盘片刻录机200包括一外壳210、一光学读写模块220及一传动模块230。其中,外壳210包括一底壳212及一上盖250,而光学读写模块220及传动模块230是分别配置于外壳210内。承上所述,光盘片刻录机200例如更具有一前面板2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包括一底壳与一上盖;一光学读写模块,配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光学读写模块包括一光学读写头,且该光学读写头适于沿着一寻轨路径往复移动;以及一传动模块,配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传动模块适于使一光盘片以一旋转轴为轴心转动;其中,该上盖具有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该上盖的内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凸出以及一第二凸出,其中该第一凸出与该第二凸出是位于该寻轨路径的上方,且该第一凸出较该第二凸出靠近该旋转轴,该第一凸出的高度较该第二凸出的高度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壳,包括一底壳与一上盖;一光学读写模块,配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光学读写模块包括一光学读写头,且该光学读写头适于沿着一寻轨路径往复移动;以及一传动模块,配置于该外壳内,其中该传动模块适于使一光盘片以一旋转轴为轴心转动;其中,该上盖具有一内表面与一外表面,且该上盖的内表面上具有一第一凸出以及一第二凸出,其中该第一凸出与该第二凸出是位于该寻轨路径的上方,且该第一凸出较该第二凸出靠近该旋转轴,该第一凸出的高度较该第二凸出的高度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凸出为一条状凸出,且该条状凸出的延伸方向与该寻轨路径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凸出为一条状凸出,且该条状凸出的延伸方向与该寻轨路径垂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凸出分布于距离该旋转轴30-40毫米的区域上,该第一凸出的高度为0.8-1.2毫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片刻录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忠陈徵君陈伯睿吕惠中
申请(专利权)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