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的刻录聚焦点的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827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光驱的刻录聚焦点的调整方法。其简述如下:移动光学头中的聚焦物镜使其激光聚焦点于复数个预定点。并于该些预定点利用一固定功率的激光写入试写数据。读取该些试写数据并根据读取结果选择其中一预定点为刻录聚焦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且特别是有关于光驱中找出最佳刻录聚焦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当光驱电源启动后,光驱即开始进行光驱的起始程序(Start UpProcedure)。在此起始程序包括初始化系统参数、补偿信号偏移、判断盘片种类以及将光学头的激光聚焦于盘片上(focusing on)。光驱完成起始程序后即进入待机状态(stand-by)以等待主机(host)的命令。当光驱接收到主机(host)发出的写入数据命令时,光驱会依序进行下列步骤(1)从主机存取数据(get data from HOST),亦即将欲写入的数据存放在光驱的内存(DRAM)中。(2)调整找到光学头的最佳写入激光功率,此为一般所称的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因光学头的最佳写入激光功率与盘片本身品质及制程有很大的关系。在此步骤中,光学头会利用复数个功率的激光写入光盘片中的试写区(PCA,power calibration area)。光学头再利用读取用的激光读出该些试写数据(trial write data),并由读取该些试写数据所接收的信号经过计算得到最佳写入激光功率。(3)寻轨(Seek Position)。此步骤是由伺服系统(seeking servo)会先进行跳轨(seeking)的动作,亦即将光学头移动到伺服系统指示的目标轨(target track)上。待伺服系统确定光学头在目标轨时,就开始进行数据写入。其中以上所述的激光聚焦于光盘片上(focusing on)及OPC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其是决定光驱写入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光学头所发出的激光没有聚焦在光盘片上或者是OPC步骤并没有适当的调整找到最佳写入激光功率时,很容易就发生盘片写入品质不良的问题。而因光储存技术快速发展,现今光盘片可分为许多种类,诸如CD-ROM、CD-R、CD-RW、复合式CD(Hybrid CD)、单层DVD、双层DVD、DVD-R、DVD+R、DVD-RW、DVD+RW、DVD-RAM等等。因为不同种类的光盘片其数据格式及物理特性皆不同,光驱本身必须有不同的读取数据方式。例如更换光学头激光波长(CD780nm DVD650nm),亦或是放大某些特定的信号。也因此光驱本身光学结构愈趋复杂。现有可读取DVD盘片(PC产品皆是向下相同,所以也可以读CD盘片)的光驱通常其光学头会配置二种不同波长的激光。当读/写DVD盘片时,即利用波长为650nm的激光读/写盘片;反之当读/写CD盘片时,则利用波长为780nm的激光读/写盘片。基本上DVD激光因其波长短等特性再配合数值孔径(NAnumericalaperture)大的聚焦物镜,所以其打在盘片的光点(spot size)比较小。也因此DVD盘片的轨距(track pitch)比较小,盘片也得以写入较CD盘片多的数据量。但DVD光学系统(包含DVD激光、聚焦物镜、分光器及光栅等)也因此比较敏感(high sensitivity)。只要稍微的震动或是倾斜,都会影响DVD光学系统进而造成DVD读/写品质不佳。另外,DVD光学系统其中的光学物镜组所造成的像差(如光路产生像差、非点像差及球面像差等)也是影响聚焦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在DVD光学系统,聚焦(focusing)品质非常重要。现有光驱判断激光是否聚焦在盘片上是利用聚焦误差信号或解读预刻讯号(wobble signal)品质来判断。以下就聚焦机制做详细的说明。图1为光驱中光学读取头(Pick Up)聚焦机制动作示意图。激光二极管1用来产生激光,产生的读取功率的激光经过分光器(Beam Splitter)3及物镜(Object Len)5后产生一聚焦点9。聚焦制动器(Focus Actuator)11则控制物镜5上下移动,进而改变聚焦点9的位置。聚焦点9打在光盘片7后产生的反射光经过分光器3将反射光导至光检测器13上。从光检测器13上可得到控制激光聚焦的光学信号,例如聚焦误差信号(Focus ErrorSignal)、射频信号(RF Signal)、射频位准信号(RF Level Signal)或是子光束加成信号(Sub-Beam Add Signal)等等。请参考图2,此为现有利用聚焦误差信号方法判断聚焦的示意图。聚焦开回路控制做聚焦搜寻的动作,使得聚焦点由远至近接近光盘片38(即聚焦点往方向56移动),将所搜集到的聚焦误差信号(focusing errorsignal)记录起来,可形成如图2所显示的S型曲线(S-curve)示意图。当聚焦点离光盘片38无限远的时候,反射光很微弱,所以其聚焦误差信号极小。当聚焦点逐渐接近光盘片38中各材料层时(以第一记录层42为例),聚焦误差讯号逐渐检测到反射光束,并于正峰值处有最大的正值聚焦误差FE_PK1;而接下来随着聚焦点继续移近第一记录层42,聚焦误差开始减小,并于合焦点位置得到零交越点52的聚焦误差信号;随后聚焦点仍继续移近第一记录层42,而聚焦误差信号在经过极小值FE_BT1之后会逐渐回归零值(刚好为一S型曲线)。如图2所示,在聚焦点经过三种材料层时(塑料层40表面、第一记录层42及第二记录层44),分别会有S型曲线S0、S1及S2出现。通常光驱利用聚焦误差信号及辅助射频位准信号来判断是否巳聚焦。所以当光驱检测聚焦点在S型曲线的零交越点(即52及54)且射频位准信号的振幅(RFL_PK1及PFL_PK2)大过一门坎值(threshold)即判定激光巳聚焦于记录层上。也因此光驱可进行接着的寻轨及数据写入动作。然而现有利用各S型曲线的零交越点及射频位准信号来判断是否聚焦的方法并不适用于DVD光学系统。因为DVD光学系统要求较CD光学系统更精确的聚焦。所以如果DVD光学系统与CD光学系统采用相同的聚焦机制时,写入DVD光盘片的品质通常都不佳。因此需要一更有效将激光聚焦于盘片的方法,以改善现有DVD光盘片写入品质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借此解决在DVD光学系统中因无法精确聚焦造成写入品质不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首先移动光学头中的聚焦物镜使其激光聚焦点于复数个预定点,并于该些预定点利用一特定功率的激光写入相对应的试写数据。读取该些试写数据并根据读取结果选择该些预定点其中之一为刻录聚焦点。附图说明图1为光驱中光学读取头聚焦机制动作示意图。图2为现有利用聚焦误差信号方法判断聚焦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4为激光聚焦在光盘片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因DVD光学系统对于聚焦品质要求的原因,本专利技术提出。为了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请参考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步骤100提供复数个焦点位置(F1、F2~F5)及一激光功率Pw。步骤110于F1、F2~F5焦点位置以该激光功率Pw写入试写数据。步骤120读取该些试写数据。步骤130计算所有该些试写数据,以求得一最佳试写数据。步骤140以该最佳试写数据所对应的焦点位置做为刻录聚焦点。此流程通常在做OPC之前执行。请参考图4,其为激光聚焦在光盘片上的示意图。实际上的激光光束有一定的颈宽。激光聚焦在盘片上时,最佳的状况是其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光驱的刻录聚焦点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移动光学头中一聚焦物镜使其激光聚焦点为复数个预定点,并于该些预定点利用一特定功率的激光写入复数个相对应的试写数据;读取该些试写数据;以及根据读取结果选择该些预定点 其中之一为一刻录聚焦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驱的刻录聚焦点的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移动光学头中一聚焦物镜使其激光聚焦点为复数个预定点,并于该些预定点利用一特定功率的激光写入复数个相对应的试写数据;读取该些试写数据;以及根据读取结果选择该些预定点其中之一为一刻录聚焦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读取结果是选择该些试写资料中β值最大所相对应的预定点为该刻录聚焦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读取结果是选择该些试写数据中射频信号凹坑峰值最大所相对应的预定点为该刻录聚焦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读取结果是选择该些试写数据中译码错误率最小所相对应的预定点为该刻录聚焦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