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27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内胎车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凸模座、凹模座、凹模垫板、上模板、燕尾键和凹模挡板,上模板通过螺栓与凹模座的一端相连接,凹模座设有内孔,凹模座的内孔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燕尾键,所述凹模的外表面设有与燕尾键相匹配的开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与凹模垫板之间设有凹模调整垫,所述精整型腔在内径和外径方向均设有开口,使精整型腔成为开放式型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开放式型腔和凹模调整垫的组合结构使精整形模具对挡圈的厚薄适用性更广泛,进而完成对挡圈的圆度、平面度、弹性和开后尺寸的精确调整。弹性和开后尺寸的精确调整。弹性和开后尺寸的精确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无内胎车轮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无内胎车轮结构一般由挡圈、锁圈、密封圈和轮辋组成,轮辋由槽圈和内轮缘组焊而成。为了实现挡圈与轮辋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往往在挡圈与轮辋的结合处设有复杂的曲面,以提高吻合度,一般挡圈的生产是先经型材轧制,再经卷制、切割、焊接、修磨、精整形等工序完成,由于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属于带开口的弹性挡圈,其配合面比较复杂,一般包括基准面、支撑面、轮胎靠面和凸缘体等,其中精整形工序对挡圈的质量影响很大。
[0003]见图4,是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截面示意图,其截面包括基准面(a)、轮胎靠面(b)、基准背面(c)、支撑面(d)、凸缘内弧(g)、和凸缘体(e),基准面(a)和轮胎靠面(b)相交,基准面(a)和基准背面(c)相邻,支撑面(d)与撑邻面(f)成直角相邻,凸缘体(e)用于实现对轮胎的托持。
[0004]申请号201310247235.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件式小型工程车轮用锁圈制造工艺及专用模具,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工序:卷圆,利用卷圆机将条料型钢卷制成圈料;焊接,将圈料的端口处焊接在一起,形成封闭圈坯;修磨,对焊缝处进行修磨;精整形,利用专用模具对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整,使工件成形;切口,在焊缝处对工件进行切断;铣撬口,利用铣床在切断后的工件上铣削撬口,形成工件半成品;热处理,将工件半成品放入履带式连续淬火回火炉内进行热处理,制成成品锁圈。
[0005]申请号200910118388.4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式工程机械车轮用锁槽圈制造工艺及精整模具,属于工程机械
;其制造工艺包括如下工序:卷圆,将长料卷制成螺旋状圈料;切断,将螺旋状圈料按预制锁槽圈的规格切断形成单倍尺圈料;粗整,将单倍尺圈料整形形成单个整圆状圈坯,使锁槽对齐;焊接,对整圆状图坯的断口进行焊接,形成封闭圈坯;铣渣,除去封闭圈坯焊口处的焊渣,形成半成品锁槽圈;精整,利用精整模具对半成品锁槽圈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整,制成成品锁槽圈。
[0006]现有的精整形模具均为密封式型腔,当挡圈的厚度过盈时,密封式型腔没有余料出口,所以无法纠正这种瑕疵,而当挡圈的厚度不足时,无法充满型腔,精整形模具也起不到精整形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开放式型腔与凹模调整垫相结合,使精整形模具对挡圈的厚薄适用性更广泛,能满足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生产要求,提高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质量。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凸模座、凹模座、凹模垫板、上模板、燕尾键和凹模挡板,上模板通过螺栓与凹模座的一端相连接,凹模座设有内孔,所述内孔外宽内窄,凹模座的内孔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燕尾键,所述凹模的外表面设有与燕尾键相匹配的开槽,所述凹模与上模板之间设有凹模垫板,凹模垫板通过螺栓与上模板的内侧相连接,与凹模相对应的下方设有凸模,凹模与凸模之间组合后形成精整型腔,所述凸模向下与凸模座相连接,凹模座的另一端与凹模挡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与凹模垫板之间设有凹模调整垫,所述精整型腔在内径和外径方向均设有开口,使精整型腔成为开放式型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凹模调整垫的厚度为1.5~5.5mm,凹模调整垫的厚度的选择与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公差成正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挡板的内径小于凹模的外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凹模沿凹模座的内孔滑动的范围是从凹模垫板到凹模挡板之间,滑动距离为55~70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凹模的型腔壁与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凸缘和轮胎靠面轮廓相吻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凸模的型腔与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凸缘内弧、撑邻面、支撑面、基准背面的轮廓相吻合,所述撑邻面为水平状态。
[0015]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与凸模的直径尺寸公差为
±
0.01mm。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采用开放式型腔与凹模调整垫相结合的结构,使精整形模具对挡圈的厚薄适用性更广泛,当挡圈过厚时,开放式型腔可以通过空间延展将厚度消除,当挡圈过薄时,开放式型腔能够进一步缩小以适应挡圈的尺寸,直到型腔与挡圈完全接触。
[0018]2)可与摩擦式压力机配套使用,由于挡圈的截面尺寸在一个区间内波动,通过凹模调整垫进行调整,挡圈的尺寸大则增加凹模调整垫厚度,挡圈的尺寸小则减少凹模调整垫的厚度,从而满足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生产要求,进而完成对挡圈的圆度、平面度、弹性和开后尺寸的精确调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取放料状态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挡圈精整形放置状态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适用的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截面示意图。
[0023]图中:1

凸模;2

凹模;3

凸模座;4

凹模座;5

凹模垫板;6

上模板;7

燕尾键;8

凹模挡板;9

开槽;10

精整型腔;11

凹模调整垫;12

螺栓;13

螺栓;14

螺栓;15

螺栓;16

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见图1

图3,是本技术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凸模1、凹模2、凸模座3、凹模座4、凹模垫板5、上模板6、燕尾键7和凹模挡板8,上模板6通过螺栓15与凹模座4的一端相连接,凹模座4设有内孔,内孔外宽内窄,凹模座4的内孔壁上通过螺栓12连接有燕尾键7,凹模2的外表面设有与燕尾键7相匹配的开槽9,凹模2可沿燕尾键7滑动,凹模2与上模板6之间设有凹模垫板5,凹模垫板5通过螺栓13与上模板6的内侧相连接,与凹模2相对应的下方设有凸模1,凹模2与凸模1之间组合后形成精整型腔10,凸模1向下通过螺栓14与凸模座3相连接,凹模座4的另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凸模座、凹模座、凹模垫板、上模板、燕尾键和凹模挡板,上模板通过螺栓与凹模座的一端相连接,凹模座设有内孔,所述内孔外宽内窄,凹模座的内孔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燕尾键,所述凹模的外表面设有与燕尾键相匹配的开槽,所述凹模与上模板之间设有凹模垫板,凹模垫板通过螺栓与上模板的内侧相连接,与凹模相对应的下方设有凸模,凹模与凸模之间组合后形成精整型腔,所述凸模向下与凸模座相连接,凹模座的另一端与凹模挡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与凹模垫板之间设有凹模调整垫,所述精整型腔在内径和外径方向均设有开口,使精整型腔成为开放式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精整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调整垫的厚度为1.5~5.5mm,凹模调整垫的厚度的选择与组合式无内胎车轮专用挡圈的公差成正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尤荣廷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衡业汽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