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II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66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OBD

II诊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on Board DiagnosticsⅡ,Ⅱ型车载诊断系统)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使用OBD

II端口传输车辆信息的机动车越来越多,OBD

II诊断装置通过连接车载OBD

II端口来与车辆通信,可以实时获取车辆的性能、故障等信息,从而达到对车辆进行检测和诊断的目的。目前存在车辆使用OBD

II端口,其端口的引脚却没有严格遵循OBD

II标准定义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效率低,常规的OBD

II诊断装置只能诊断严格遵循OBD

II标准接口的车辆信息。如OBD

II标准规定了端口的第6脚和第14脚是CAN通讯脚,第7、14脚为K线和L线通信引脚,第2、10为SAE J1850通信引脚,其余部分为车厂私有定义引脚。对于使用私有定义引脚,或者不使用私有定义引脚,但是其引脚也没有按照标准执行的车辆,市面上的OBD

II诊断装置无法进行车辆信息诊断。
[0004](2)成本高和速度慢,常规的OBD

II诊断装置为了实现非标准接口车辆的信息诊断,需要通过专用线来与车辆进行连接。专用线的制作需要先人工测量车辆OBD端口的针脚电压,通过测量后的电压来判断作为有效的通信线路的引脚,再进行专用线材的制作,而专用线材的制作又会增加物料和时间的成本。
[0005](3)适配率不高,存在可以切换通信线路的OBD

II诊断装置,但是其支持部分通信线路的切换,并不能支持所有引脚自由切换电路到解析电路,如装置可以识别车辆OBD

II端口的第3脚为CAN H和第11脚为CAN L的数据,但对与第3脚为CAN L和第11脚为CAN H的却无法读取。
[0006](4)无法读取SAE J1850PWM和SAE J1850 VPW的信号,存在可以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但是其只能切换至K线和CAN线,但是无法自由切换至SAE J1850 VPW的数据解析。
[0007]目前,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常用的解决是通过机械切换的方式,手动的将非标准车辆的OBD

II端口引脚接入解析电路;或是使用可以自动切换少数非标准OBD

II引脚(不能切换所有引脚)到解析电路的OBD

II装置;或是支持部分线路切换,但只支持K线、CAN线解析,不支持SAE J1850 PWM和SAE JVPW解析的OBD

II装置;或是支持部分线路切换,在电压检测部分没有使用继电器进行保护从而引起数据干扰的OBD

II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在满足对OBD

II标准接口车辆诊断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非OBD

II接口标准的车辆信息诊断的兼容性,提高了车辆诊断的便利,也降低了诊断的成本。
[0009]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包括OBD

II端口、第一阵列继电器、电压检测电路、第二阵列继电器、通道选择器、OBD
数据解析单元和微处理器;
[0010]所述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
[0011]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的各引脚;
[0012]第一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微处理器;
[0013]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到第一通信线路或第二通信线路,由第一通信线路或第二通信线路传输到通道选择器,通道选择器连接OBD数据解析单元,通道选择器和OBD数据解析单元连接微处理器;
[0014]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在继电器导通时接通。
[0015]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阵列继电器,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
[0016]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到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其中两个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由第三阵列继电器各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形成第一通信线路和第二通信线路。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阵列继电器中包括13个继电器,13个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OBD

II端口第1、2、3、6、7、8、9、10、11、12、13、14和15引脚。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阵列继电器包括第一组继电器和第二组继电器,第一组继电器包括6个继电器,第二组继电器包括7个继电器;
[0019]第一组继电器中6个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第1、2、3、6、7和8引脚,第二组继电器中7个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的第9、10、11、12、13、14和15引脚。
[0020]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阵列继电器,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
[0021]第三阵列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
[0022]第二阵列继电器的第一组继电器中,6个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输出端;
[0023]第二阵列继电器的第二组继电器中,7个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到第三继电器和第四继电器第一输出端;
[0024]第一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和第三继电器第二输出端连接并且输出形成第一通信线路,第二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和第四继电器第二输出端连接并且输出形成第二通信线路。
[0025]优选的,所述通道选择器包括第一数据分配器、第二数据分配器、第三数据分配器和第四数据分配器;
[0026]第一数据分配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第一通信线路,第二数据分配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第二通信线路,第一数据分配器的其中两个数据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三数据分配器和第四数据分配器的数据输入端,第二数据分配器的其中两个数据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三数据分配器和第四数据分配器的数据输入端;
[0027]第三数据分配器和第四数据分配器的其中多个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接OBD数据解析单元,将从第一通信线路和第二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OBD

II端口、第一阵列继电器、电压检测电路、第二阵列继电器、通道选择器、OBD数据解析单元和微处理器;所述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的各引脚;第一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连接微处理器;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输出信号到第一通信线路或第二通信线路,由第一通信线路或第二通信线路传输到通道选择器,通道选择器连接OBD数据解析单元,通道选择器和OBD数据解析单元连接微处理器;第一阵列继电器和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在继电器导通时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阵列继电器,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第二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二输出端均连接到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其中两个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由第三阵列继电器各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输出形成第一通信线路和第二通信线路;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在继电器导通时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继电器中包括13个继电器,13个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连接OBD

II端口第1、2、3、6、7、8、9、10、11、12、13、14和15引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阵列继电器包括第一组继电器和第二组继电器,第一组继电器包括6个继电器,第二组继电器包括7个继电器;第一组继电器中6个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第1、2、3、6、7和8引脚,第二组继电器中7个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OBD

II端口的第9、10、11、12、13、14和15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电路自由切换的OBD

II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阵列继电器,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控制通断状态;第三阵列继电器中,各继电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在继电器导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志军梁玉书吴祥淼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工邦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