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624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该介质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以及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其中:第一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信息记录层包括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以便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一个包括第一信息记录层的一个被用于在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激光穿过的区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光学上记录信息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和光学信息记录装置。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和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及用于该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已经开发出光盘、光卡、光带等作为允许在光学上记录信息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其中,光盘作为允许以高密度记录大容量的信息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已经引起了注意。一种类型的可重写盘是相变光盘。用于相变光盘的记录层根据激光的加热条件和冷却条件被可逆地改变到一种非晶状态或一种结晶状态。记录层在处于非晶状态时和处于结晶状态时具有不同的光学常数。因此,在相变盘的情况下,根据要记录的信息在记录层上有选择地形成两种状态中的一个,并利用所得的光学改变(即,在透射比或反射比中的改变)。因此,可以执行信息记录和/或再现。为了获得这两种状态,将信息记录如下。用脉冲类型的激光(称为“记录脉冲”)以使记录层的温度升到等于或高于熔化点的功率照射光盘的记录层。在激光通过后,记录层的熔化部分迅速冷却成非晶状态中的一个记录标记(mark)。或者,用聚焦的激光以使记录层的温度升到等于或高于结晶点但等于或低于熔化点的一点的功率照射记录层。然后,记录层被激光照射的部分变成一个晶体状态。光盘是一种可与其他光盘互换地安装在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上的记录介质。因此,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需要稳定地执行在多个光盘上的记录或从其再现。由于由生产时的分散和/或时间上的改变而引起的其不同的热特性,即使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光盘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记录标记状态或可能被记录标记之间的热干扰不同地影响。这可能产生不同的记录条件,包括用于光盘的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的最优边缘位置。为了在不受这种记录条件中的变化的影响的情况下稳定地记录信息,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在在光盘上记录信息之前获得记录条件。具体地,在在光盘上记录信息之前,光盘记录和再现装置采用一个特定数据模式(称为“测试”信息)执行测试记录,再现该测试信息,并测量再现信号,以便获得记录条件。这个过程被称为“测试记录”。光盘具有一个由测试记录使用的区域,被称为“测试记录区域”。一个可重写盘具有一个在一个特定部分预先形成的只再现区域。只再现区域包括凸起和凹下相坑(phase pit)。在只再现区域中,记录不需要被重写的信息,例如,关于光盘本身的信息或地址信息。这个区域也被称为“凸凹(emboss)区域”。通过形成一个记录标记而记录信息的区域被称为“记录和再现区域”。在记录和再现区域,记录有可能被重写的信息。普通的可重写光盘在其径向的中心部分具有一个数据区域,在相对于数据区域向内的部分具有一个引入区域,在相对于数据区域向外的部分具有一个引出区域。通常,在引入区域和引出区域中提供一个用于记录光盘的管理信息的区域和/或一个测试记录区域。近来,对于具有更高记录密度的光盘具有强烈的需求。响应于这个需求,提出了一种在盘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两个或更多信息记录层的多层记录介质。信息可以记录在每一个信息记录层上。在这样一个多层记录介质中,每一个信息记录层常常具有不同的记录特性。这需要为每一个信息记录层执行测试记录。这种测试记录的一个例示方法在日本公开文本No.11-3550中进行了公开。然而,常规方法不考虑下面的现象。当在多层记录介质的远离激光入射表面的信息记录层(远离激光入射表面的信息记录层将被称为“第二信息记录层”)上执行测试记录时,第二信息记录层受到接近激光入射表面的信息记录层的状态的影响(接近激光入射表面的信息记录层将被称为“第一信息记录层”)。当激光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一特定区域时,用于在第二信息记录层上记录信息的激光可能变得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记录将不能提供精确的记录条件。信息记录层的光透射比根据信息是否记录在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和再现区域中而变化。因此,到达第二信息记录层的激光量根据第一信息记录层上激光的光点中的未记录区域和已记录区域的比而变化,光点是在为第二信息记录层上的测试记录使用激光之前形成的。其结果是,不能获得精确的记录条件。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未记录区域的光透射比可以被认为等于只再现区域的光透射比。然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已记录区域的光透射比与只再现区域的光透射比不同。因此,当在第二信息记录层上执行测试记录时,到达第二信息记录层的激光量也根据第一信息记录层上的光点中的只再现区域和记录和再现区域的比(以及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已记录区域和未记录区域的比)而变化。与在测试记录时一样,当信息(例如,用户数据信息)被记录在第二信息记录层的记录和再现区域中时,第二信息记录层受第一信息记录层的状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也不能被精确地记录,这降低了用于再现所记录信息的信号质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一个具有两个或更多信息记录层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精确地获得最优记录条件,另一个目的是在一个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两个或更多信息记录层的每一层上精确地记录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以及,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第一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只再现区域和一个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测试记录区域。只再现区域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测试记录区域的位置为使得只再现区域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一个包括第一信息记录层的一个被用于在测试记录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激光穿过的区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层和第二信息记录层相互分隔开的分隔层。第一信息记录层的被用于在测试记录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激光穿过的区域可以从第一信息记录层的对应于测试记录区域的区域的外端向外延伸长度δ,长度δ被表示为δ=d·tan(sin-1(NA/n))其中,d是第一信息记录层和第二信息记录层之间的厚度方向上的距离;n是分隔层的折射率;以及,NA是用于将激光聚焦到测试记录区域的物镜的数值孔径。第二信息记录层可以具有一个从测试记录区域的末端延伸至少长度δ的数据记录区域。第一信息记录层的被用于在测试记录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激光穿过的区域可以从第一信息记录层的对应于测试记录区域的区域的外端向外延伸长度δ’,长度δ’被表示为δ’=d·tan(sin-1(NA/n))+δm其中,δm是第一信息记录层和第二信息记录层之间的最大位置偏移距离。第二信息记录层可以包括一个从测试记录区域的末端延伸至少长度δ’的数据记录区域。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以及,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第一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规定区域。第二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测试记录区域。规定区域和测试记录区域的位置为使得规定区域包括第一信息记录层的一个被用于在测试记录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激光穿过的区域。规定区域完全处于一个已记录状态或一个未记录状态。规定区域在处于一个未记录状态时可以是一个记录禁止区域。规定区域在处于一个未记录状态时可以是一个镜像区域。规定区域在处于一个未记录状态时可以是一个引入区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可以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该介质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以及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其中:第一信息记录层包括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第二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上述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以及上述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以便上述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之一包括第一信息记录层中的、用于在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所述激光可穿过的一个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9-13 277775/20001.一种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该介质包括要由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一信息记录层;以及要由已经穿过第一信息记录层的激光在其上记录信息的第二信息记录层,其中第一信息记录层包括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第二信息记录层包括一个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上述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以及上述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以便上述只再现区域和第一记录和再现区域之一包括第一信息记录层中的、用于在第二记录和再现区域中记录信息的所述激光可穿过的一个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形成用于将第一信息记录层和第二信息记录层相互分隔开的分隔层,形成第一信息记录层中的、用于在第二记录和再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鸣海建治西内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