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15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P1结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毒株在基因型内和基因型间均具有较强的交叉中和能力,毒力较强,对小鼠具有高致病和致死能力,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较高的滴度和稳定性。该毒株可用于柯萨奇病毒A6型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价或保护性评价,提高疫苗免疫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还可用于制备柯萨奇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

A6)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能够导致手足口病。早期,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71, EV

A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

A16)占主要流行地位,且绝大多数的重症及死亡病例与EV

A71相关。但近年来,随着EV

A71疫苗的推广,CV

A6和CV

A10导致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CV

A6已经成为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中和抗体检测是开展CV

A6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免疫原性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中和抗体效价检测的准确性与使用的检测毒株密切相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CV

A6流行株均属于D型,分为D1、D2和D3,D3亚型又可细分为D3a和D3b型(Song Y, Zhang Y, Ji T, Gu X, Yang Q, Zhu S, Xu W, Xu Y, Shi Y, Huang X, Li Q, Deng H, Wang X, Yan D, Yu W, Wang S, Yu D, Xu W. Persistent circulation of Coxsackievirus A6 of genotype D3 in mainland of China between 2008 and 2015. Sci Rep. 2017 Jul 14;7(1):5491.),建立符合疾病流行特征的基因型标准检测毒株,固定检测用毒株代次,提高疫苗中和抗体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于保障疫苗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免疫原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有柯萨奇病毒A6型的标准检测毒株,也未有用于疫苗保护性评价的攻击毒株。
[0003]另外,由于小鼠对临床分离获得的毒株易感性普遍较差,只有个别临床分离病毒能够使小鼠感染,多数均为鼠适应突变病毒株。Yang Lisheng等(Yang Lisheng, Mao Qunying, Li Shuxuan, et al. A neonatal mouse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antibodies and vaccines against coxsackievirus A6[J]. Antiviral Research. 2016,134:50

57.)发表了关于CV

A6疫苗和抗体评价的乳鼠模型。CV

A6感染1、3、7、14、和21日龄BalB/c乳鼠,通过腹腔注射,每只乳鼠约注射105TCID
50
,观察20天。结果显示只有1日龄乳鼠4天内100%死亡,3日龄甚至更大日龄乳鼠均无临床症状。故而以1日龄BalB/c乳鼠作为动物模型,腹腔注射100μl,观察20天,LD
50
为1.33*103TCID
50
/只。因此,筛选可用于柯萨奇病毒A6型感染动物模型构建的毒株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与该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相关的生物材料。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含有该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或其生物材料的产品。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上述毒株、生物材料、产品的用途。
[0008]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P1结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09]在所述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基因组中,以上所述的P1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0]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含有P1结构蛋白以及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其中,所述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 4、5、6、7、8、9和10所示。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的基因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1结构蛋白以及序列如SEQ ID NO. 4、5、6、7、8、9和10所示的非结构蛋白。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1结构蛋白与序列如SEQ ID NO.4、5、6、7、8、9和10所示的非结构蛋白组成的融合蛋白。
[0013]优选地,所述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的基因组中,P1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的编码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 11、12、13、14、15、16和17所示。
[0014]以上所述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在所述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的基因组上的排列顺序为(5
’‑3’
):P1结构蛋白编码基因、2A蛋白编码基因、2B蛋白编码基因、2C蛋白编码基因、3A蛋白编码基因、3B蛋白编码基因、3C蛋白编码基因、3D蛋白编码基因。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以及如SEQ ID NO. 11、12、13、14、15、16和17所示的基因顺次连接组成的重组核酸分子。
[0016]以上所述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的基因组序列还包括5
’‑
UTR序列和3
’‑
UTR序列,5
’‑
UTR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3
’‑
UTR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互补序列所示。
[0018]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R01170631,该毒株已于2021年7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柯萨奇病毒A6型,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32。
[0019]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R01170631的基因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1结构蛋白以及序列如SEQ ID NO. 4、5、6、7、8、9和10所示的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其基因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亚型为D3a型。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具有较强的毒力,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特征在于,其P1结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株还含有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所述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4、5、6、7、8、9和10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毒株的基因组中,P1结构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非结构蛋白2A、2B、2C、3A、3B、3C和3D的编码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1、12、13、14、15、16和17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特征在于,其基因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互补序列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柯萨奇病毒A6型毒株,其特征在于,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532。6.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以下(1)

(8)中的任意一种:(1)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1结构蛋白;(2)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P1结构蛋白的核酸分子;(3)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如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互补序列所示的核酸分子;(4)含有(2)或(3)中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盒;(5)含有(2)或(3)中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载体;(6)含有(2)或(3)中所述核酸分子的重组微生物;(7)含有(2)或(3)中所述核酸分子的细胞系;(8)检测(2)或(3)中所述核酸分子的引物或探针。7.一种柯萨奇病毒A6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改梅顾美荣胡家垒胡月梅赵丽丽谢学超陈磊马廷涛刘建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